窥真上人很高兴地听了李俪君带来的新消息。他也跟她说了近两日长安城里的新情况。

与二红那边听来的消息不同,长安城里这两天并不是太平无事的。

武道人在城中其实还有手下,平日里藏起来了,听说他死在宫中的消息,便暗地里兴风作浪,甚至还四处散播谣言,说圣人“病”得太突然,恐怕有古怪,东宫太子要继位的消息也出得太快了,恐怕早有准备,云云。还有人打起了寿王府的主意,在寿王面前说三道四。

寿王自打元配正妃被夺之后,就已经彻底断绝了成为储君的希望,这几年一直是富贵闲人。新君要请宗室亲王上朝镇场子,也没算上他的份。他知道圣人如今是什么情况,却没见着妖道杀人的情形,新君甚至不乐意向他透露那妖道的消息,他总觉得这里头有什么隐秘之事。因此,他一听说皇父病因有问题,就颇为关心,曾经私底下跟家里人议论此事,不知道会不会有所行动。

一直陪伴在窥真上人身边的圆光法师表示:“虽不知道那武道人的同伙想利用寿王做些什么,为了长安城的太平,贫僧还是设法给寿王传了话,告知他害了玄宗的妖道乃是武氏子弟,新君是因此才迁怒到他身上的。如今寿王已是老实下来了,正与家人商议要上书贺新君,好让新君别猜疑他。”

作为武氏女的儿子,面对这飞来横祸,寿王当然知道怎么做才是聪明的选择。倘若他继续表现得不服新君,叫人误会他有意争夺皇位,倒显得他是与妖道有勾结,故意暗害了皇父,图谋大位了。一旦新君存心要对付他,那妖道的出身便足以置他于死地,他当然要赶紧澄清才行。

故意传谣的武道人同伙已经被圆光法师悄悄解决了,另外还有几个趁着城中生乱而浑水摸鱼的散修、妖修,就不必多提了。窥真上人坐镇大雁塔,整个长安城都在他眼皮子底下,谁想兴风作浪,都会被一巴掌拍下去。二红与长安修真圈的人来往不多,还以为城中当真太平无事呢。

对于李俪君带来的邪道怂恿安史二人提前起兵的消息,窥真上人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既然你宗门有嘱咐,你便只管遵令行事去。长安有老衲盯着,不会出乱子。”

李俪君拜谢窥真上人,又谢过圆光法师的辛苦,出得大慈恩寺来,瞧见天色还黑着,便又往分游观去了。

分游观中众李唐宗室修士刚刚收到了李祏发来的飞信,得知他在范阳遇险,还与两位师兄失散,都惊怒不已,纷纷决定要提前动身,一路往范阳去。既然安史大军里头有邪道,还有董真人在,为了避免力量分散,自取灭亡,他们改变了原本打算一人守一城的计划,决定所有人齐齐前往前线。哪怕是奈何不了董真人,也要多杀几个叛将。只要没了人领兵,就算安禄山史思明有几十万大军,又管什么用?

李俪君将李祏安全脱身的消息告诉了他们,还说李祏已经从上清的元婴老祖处得了灵符,会在范阳下上几天连绵大雨,阻止叛军出征。对于李唐宗室修士们的计划,她并不反对,却提醒他们要多多注意安全。为了提高这群炼气高阶修士的战力,她还送了他们十来张符箓,提醒他们可以往南海去信。若是李元恪师徒能回归参战,战胜董真人的把握就更大了。如今已经没有李能与刘金爻了,就算李元恪师徒回归,也不必畏惧任何人。

况且,李祏救下了楼观道的弟子,算是与楼观道结下了善缘。楼观与李唐皇族本来就关系密切,如今再有这份恩情在,李唐宗室修士们想要在南海建宗立派,也有了助力。

李唐宗室修士们便聚在一起商量具体的计划。李俪君瞧见李禗待在角落里,并不参与讨论,便朝他弹了一记指风,示意他跟自己出来。

李禗闷闷地跟在李俪君身后出了屋子,在院子里与她见礼:“四娘子唤老道做什么?”

李俪君也不问他在发什么呆,直入正题:“我问你,你从前被真仙观安排驻守长安,可曾操控过玄宗的日常言行?”

李禗眨了眨眼,虽不明白她为何问这种问题,但还是老实回答:“有是有的,这是为了防备玄宗或哪个重臣忽发奇想,没有照着史书上记载的那般行事,影响了大局。我会利用七彩莲台,把这些纰漏圆上。但那也不过是照本宣科罢了,上头有本子安排下来,该说什么做什么,我都要遵照行事,不许有任何出格之处。我起初老实照着规矩施为,可后来越来越看不过玄宗犯蠢,总忍不住生气,就懈怠了些。

“等杨国忠死而复生那事儿一出,上头怪罪下来,说都是我的错,就不许我再干这个了。不但七彩莲台的掌控权旁移他人,我连观门都出不去了。后来是谁接手了这些事,我也不清楚。原以为是总坛派来监视我的小辈,后来才知道是吴真人悄悄收的弟子得了权柄。就连杨国忠之死,他也没少在其中动手脚,却叫我一个人担了全责。”

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李禗有过经验。

李俪君问他:“要是让你在没有七彩莲台的情况下,操纵玄宗走几步路,说几句话,你能不能办到?能不能确保凡人不会起疑?”

李禗讶然,随即有些警惕地看着李俪君:“四娘子,你想做什么?”

“你以为我想做什么?”李俪君没好气地说,“安禄山嚷嚷着肃宗害了玄宗,篡位夺权,要发大军来清君侧,居然还有人信了他的胡话!既如此,咱们就让玄宗自个儿出来说几句话如何?玄宗自己老病难治,觉得无力继续执掌朝政了,打算把皇位传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去享几年清福,难道不行吗?安禄山若真是孝顺儿子,就该带着一家老小进京来给太上皇侍疾,而不是带着大军来祸祸义父的江山。如果安禄山做不到,那他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任何想要跟着他一块儿起兵的将领军士,都别再厚着脸皮说自己行的是正义之事了!”

李禗双眼微微发亮。他觉得自己能办到。不说他有过操控玄宗的经验,光是他多次入宫与玄宗打交道,对其言谈举止足够熟悉,就有把握自己不会露馅。况且,他总是深恨大唐衰亡,合族惨死。如今他有机会制止安史之乱,至少是有机会降低安史起兵叛唐带来的影响,他怎能不抓住呢?

李禗一改先前的丧气模样,精神奕奕地对李俪君道:“四娘子,我能办到。你只管交给我吧!就算没有七彩莲台,我也能让玄宗开口说出他应该说的话!”他露出一个狞笑,“哪怕这么做会损伤他的元气,让他少活一年半载,那也是应该的。他有机会能弥补自己的罪孽,真乃三生有幸!我肯助他一臂之力,他应该感恩戴德才是!”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玄妙大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山川千野
温柔(?)漂亮的腹黑攻x只对攻低头的龙傲天受晚十二点日更,封面是捏人,已购买商用权,画手@Dd简介:宋礼玉作为一个omega,主要有三大爱好:织毛衣、插花、煲汤。十八岁,突如其来的二次分化,他变成了一......
言情 连载 10万字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半疏
简介:文案:许小华穿到了一本年代文里,成为里头上一世五岁走失,始终未能归家的边缘女配许勉如!原书主要讲述女主许呦呦生父早逝,跟随改嫁的母亲到了许家,成为许家上下皆护在心尖尖上的女儿,倾注诸多心......
言情 连载 161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言情 连载 343万字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二十天明
姜净春是尚书府千金,从小到大皆是金枝玉叶,她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可独独她的表兄,侯府的那个小侯爷顾淮声,她求而不得。顾淮声出身侯府,如檐上雪,窗前月,他是族中子孙最为出色的后生,高不可攀。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姜净春便去学,张扬惯了的大小姐在他面前,素来乖顺。可饶是如此,顾淮声仍旧不愿多看她几眼。气急败坏的大小姐听了闺中蜜友的馊点子,趁他不注意之时,想要去亲他的脸,可不料及,顾淮声偏头,两人亲到了一处
言情 全本 20万字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MM豆
李念意外穿进一本名为《庶子风流》的科举文中,成了伯爵府里的嫡长孙裴少淮。原文中:男主裴少津是庶出,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科考一道上步步高升,摘得进士科状元,风光无两。反观嫡长孙裴少淮,风流成性,恣意挥霍,因嫉妒庶弟的才华做尽荒唐事,沦为日日买醉的败家子。面对无语的剧本,裴少淮:???弟弟他性格好,学识好,气运好,为人正直,为何要嫉妒他?裴少淮决定安安分分过日子,像弟弟一样苦读诗书,参加科考,共复
言情 全本 147万字
我的哑巴新娘

我的哑巴新娘

胡33
简介:褚休女扮男装多年从未有纰漏,直到家里给她说了门亲事。褚休茫然,“虽然我穿着男装但我真的是女人,娶了妻子以后跟她可怎么睡?”谁知嫂子误会她话里的意思,“谁说女人就不能睡了,你又不是......
言情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