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掀翻大宋》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的一套三本来。
《治平杂录》?他拿过一看,竟是陈文昭所作!
他这背篓里还背着《汴京人物志》呢,不正是那陈知府!
他翻开来看,只见里面是陈知府作外朝官时治上之事,有许多富国强民,督农劝桑之法,收集了农耕畜牧,水利等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例,都是任上收集整理,并且经过实试验的好方法。
其中一页写了孵鸡蛋的,真是巧思,当年他在西北做县令时,如果有这个方法,那当地亏欠的税收岂不是就能迎刃而解?
如此好书,怎么今日才看见!
他又把背篓里那本刊物拿出来,见上面陈知府穿红袍戴幞头,一身浩然正气,岂不就是我辈追随之人?
他也做了近十年外朝官了,期间有贬谪有复起,因父亲是元佑党人而不受重用,不如给陈知府投帖自荐?
晁少古心中忐忑,他不认识陈大人,也没亲戚师生同门相熟,搜肠刮肚也攀不上关系,此事能成吗。
不若大胆一试!他又把一套《治平杂录》搬起来放在自己背篓里,打算今天就写自荐贴。
一边的李清照见此景,说道:“陈知府的书卖得真好。”
赵明诚也赞同,“我昨夜也看了,是本佳作,实用得很,若是官场新人观摩此书,可少走好多弯路。”
李清照点头,和丈夫挽臂闲游,“如今废除科举考试,从太学取材,官家之心意在少蒙荫,可寒门学子,只教爱民,无人教如何做官,到任上只诸多磋磨。”
赵明诚也懂此理,“陈知府有师天下之才,他这本书,官员都该买。”
李清照想起他们刚刚完成的《金石录》,叹到:“我二人心血也不止何时能出版刊印。”
赵明诚笑道:“不必着急,我夫妻二人总比那……”
他小声说道:“总比蔡京活得久,等他死了,咱们两个就刊。”
李清照也被逗笑了,两人又买起书来,直把潘朝奉给他们准备的小推车装满才携手而归。
*
蔡京一早起来,神色有些疲惫,他做了一宿的梦,梦见从前的往事。
当年他流放杭州,盖了敞亮的僧舍,为的那是传教的地方,来往人数众多,口碑传的远,好给自家扬名,以待复起。
果然遇到朱冲父子,得以盖起藏经阁,又欲童贯南下,攀附得以复起。
如今陈文昭当了权知开封府事,上来就是盖图书馆,迎合圣上和自己当年兴学的政令,这是要养自己在学子和士大夫中的名声,这还了得……
他还有个会编刊物的学生,也是个颇会钻营的小子,哄的圣上天天看那《汴京人物志》,昨天圣上还说叫他蔡京也上封面,被他婉言拒绝。
还有之前奢侈品税一事,蔡京有些后悔当初为何帮陈文昭说话,若是当时就把他掐死,现在也翻不起风浪来。
可偏偏那奢侈品税还很和官家的心意,以他和官家十多年君臣相宜的默契,他能够预见到官家十分看好这件事。当时想的是有这样一个帮手,是个助力。
蔡京心中警惕起来,是帮手最好,陈文昭这种人若是做对手,是个劲敌,他把持朝纲十数载,靠的就是心狠手辣,把政敌和潜在的政敌都连根拔起。
小说推荐:《这个武神太极端了》【书包中文网】《那年花开1981》《买活》《不正常型月》《男主怀了我的崽》《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我跟他不熟》《沧澜道》《剑阁闻铃》
半截拖鞋大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