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好,我们看补充讲表第二,法执。

这个法,我们先作一个说明。什么是法呢?就是:

轨生义解,任持自性。

这个法它的性质有两个。第一个它有一定的轨范,这个轨范能够使令我们生起我们对它的了解。比如说抚尺,抚尺有它的轨范、它的相貌,它有一定的相貌。第二个它要任持自性,它要能够去保持它这个性质,不能经常改变。这抚尺,昨天的抚尺就是这个样子,今天的抚尺也是这个样子,这叫作法。第一个它有轨范,能够使令我们生起对它的理解;其次,它能够任运去保持它的性质。当然这个法包括了色法、心法,也包括了有为法、无为法,这一切的都是法。

这个法执也是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是分别法执,第二个是俱生法执。先看分别法执,看释名:

谓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

这个分别的法执是由现在,就是现生的外缘力故。这个外缘力就是□□跟邪分别。这个是发生在第六意识,就是由第六意识的分别才有的。第六意识入无想定,这个分别的法执就暂时不起现行了。

看种类:

一、缘□□所说蕴界处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

我们看到外道或世间的学问,说有这个蕴、有处、有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的相貌,我们认为这个相貌是真实的,分别计度执为实法。《成唯识论》是说,□□也包括了小乘在里面了,这个法执。

二、缘□□所说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

举出一个例子,像数论派,数论派说这个自性。前面的蕴处界是指一个有为的,有为法,这个是多数是指无为法。就是这个自性,生起一个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

在禅宗里面,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一个开悟的祖师,说:《楞严经》讲常住真心,这个常住真心是不生不灭的,但是到了坏劫的时候,这个大三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大火生起把须弥山都烧坏了,那么那个时候常住真心坏不坏呢?

这个祖师说:坏,会破坏。这个禅师很不高兴,这个常住真心怎么会被火所坏呢?他就离开了这个祖师,又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问,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从某一个祖师地方来。那个祖师有什么法语呢?我问他常住真心坏不坏,他说坏。

这祖师说,是的,你心中所认为的常住真心是会坏的,为什么?佛陀讲常住真心,那是无我无我所的,那是跟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相应的,没有一种自性执的。那个常住真心不是一个你所想象那么一个独立自主体性的,不是这样子的。你认为有一个常住真心,那是很独立的,它不受因缘改变的,是一个很真实独立的东西存在的,那个东西就是会坏,因为那个是你捏造出来的,那个东西跟真理不相应,是会坏的。

所以这个外道,今天我们并不是说他的名词定义的问题,不是说这个名词讲得好,讲得多玄妙,自性真如都没关系,就是你讲的东西的内涵是不是合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的这种缘生无性的道理,这个是重点。外道也能讲出自性,但是他那个自性是有独立自主体性的,这个问题在这个地方,而这种独立自主的体性多数都是在禅定当中他自己发现的,在禅定当中发现的。事实上,那个都还是因缘所生法的。

所以说□□所说的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不过当然这样的一个自性,已经比前面的蕴处界的执着更加地精妙了,这个法的执着更精妙了,更精致了,但是都还是执着。

看伏断:

此二法执粗故易断,入初地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这都是由第六意识的分别所生的,是比较粗显的,你从前面的资粮、加行位到了见道位的时候,这个时候在禅定当中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这个智慧就能够除灭。

再看俱生法执,看释名:

谓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

这个俱生法执是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就不是今生的分别才有的,无始劫来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就从这个真如开始动了,那一念开始动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执着了。这个执着它是生生世世跟着我们,我们到天上去,它也跟到天上去,到人间它也到人间,恒与身俱,不必等待你的□□、邪分别,它就能够任运而转,故名俱生。

它的种类也是两种。第一个常相续,第二个有间断。这个常相续指的是:

在第七意识,缘第八识的见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

第七意识看到第八识的明了性是如此的微细而相续,就认为这个法是真实的,这个法是不受因缘的改变。

不受因缘的改变,说,你造了重大的罪业,第八识的相续心还是这样,你造了重大的善业它明了性也是这样,它不随顺任何的因缘而有变化,这就是实法。但事实上不是这样,你阿赖耶识是受熏的,你造了善业的时候,它的明了性会变化的,造了恶业它也会变化的,这叫受熏。所以这个是第七意识执第八识的见分以为实法。

第二个,有间断:

在第六意识,缘识所变蕴界处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

这个是发生在第六意识,缘八识所变现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者是总相或者是别相,生起它自心的影像,就把这个自心的影像认为是真实的,就叫实法。

看伏断:

此二法执,细故难断,后十地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

这两种俱生的法执是非常微细的,因为他这个一念不觉的时候才有的,非常微细的,是在初地以后的这个十地位中,十地菩萨他还要数数地入观,修这个法空观,才能够慢慢地慢慢地去消灭。

这个我执跟法执,法执的范围是比较广大了,一定要有法执才会有我执的,说我们一开始一定认为这个五取蕴——色受想行识都是有独立自主的体性,他都不是因缘所生,每一个法都是真实的,然后我们才会认为说在这个五蕴当中有一个主宰性。所以这个我执的范围比较窄,法执的范围比较宽。

在这个小乘的阿毗达磨,阿含经论里面讲到我空,但是不明显讲到法空的,不明显,在大乘讲我空也讲法空的。

所以我们看这个业,看这个业性,诸位也在研究南山律,对于业性,大小乘的看法不同。小乘,特别是有部,根本说一切有部,认为业是有独立自主的体性。这个业,就像你造了罪业以后,这个业是不能改变的,一定要得果报。所以你破了根本罪,一定要到三恶道去,重忏不亡,这个业是有自性的,这个法是有自性的。

但是大乘它认为说,业是被心所保存。所以小乘不建立阿赖耶,就讲到前六识,这个时候你造了业以后这个业就存在法界当中,虚空当中法界当中,这个业你就不能改变了,这个业都是有独立自主的体性的。

但是唯识的思想是认为,你造了业以后,业是以种子的这种方式被第八识保存下来。那么,既然它被第八识保存,而第八识也受熏,你就能够靠你的忏悔的力量来转变它的势力。因为业是被心识所摄持,而心识会变化,阿赖耶识也会变化的。

我们学过唯识就知道,阿赖耶识它受熏的,你生起了善念阿赖耶识也会变化,你生起了恶念阿赖耶识也会变化。因为你生起善念的时候,你第六意识会发动一种善的业力,这个业力它有一种势力会去熏习第八识,它的气氛就会变化了。你发动一个恶业,这个恶业的势力也会熏习阿赖耶,阿赖耶也会变化。这个阿赖耶识一变化里面的种子也会变化。

所以,以大乘唯识的思想,一切法都没有自性,不管是我不管是法都没有自性,都是随着你的因缘。我们看唯识学,它很明显讲到这个因缘观主要是第六意识,它很强调第六意识的力量,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乃至于你到临命终的时候都还有转变的可能。

比如说净土法门那是最明显讲到我空法空了,你看《观经》,观经的下品下生他也不是一个善人,是个造恶凡夫,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这个人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做过好事情的,到临命终的时候,深重地忏悔。因为这个时候地狱的火现前了,地狱的中阴身现前了,下一刹那就到地狱去了,阿赖耶识的种子几乎是要得果报了,那个快要成熟了,已经酝酿到一种程度了,中阴身的火都现前了,这个时候他以惭愧忏悔的心,对弥陀生大皈依的心,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念阿弥陀佛,具足十念,这个时候业就转变了,就是这十句佛号,念念去熏习阿赖耶,那个阿赖耶识本来已经要去变现地狱了,这个时候阿赖耶的势力又改变了,就是火焰化红莲,地狱的火变成金莲花。

所以小乘他很难接受带业往生的思想,因为他认为这个业是如此的真实,是有独立自主体性的,怎么能够改变呢?你造了业怎么能够改变呢?因为他不建立第八识。

所以大乘,我们在上一堂课讲到《百法》: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就是说,在大乘的思想就是你的念头,你动了一个恶念能够创造恶业;但是你动了一个惭愧心,也能够折损你过去的业力。世界上业都可以忏悔的,没有一个业不能忏悔,因为业都没有自性,而净土法门也就是从这个地方建立起来的。

如果业有自性,那么我们跟弥陀的感应道交变成不可能,因为弥陀是万德庄严,我们是业障深重,这件事情怎么能够在一起呢?如果说,业障深重是有自性,万德庄严也是有自性,你想想看,这两个事情怎么感应道交?怎么能够感应道交呢?一定要能念所念性空寂,才能够感应道交难思议。

所以我们一定要很认真地、很深刻地去体会一切法空,你就相信了,我们这一念心跟弥陀的那一念大悲心感应道交是可能的,这件事情是可能的。因为能念所念性空寂,能念的这一念心是业障深重,我们能够念佛的这一念心,哪一个人是圣人呢?念佛的人多数都是凡夫嘛,那一念心具足了烦恼障业障报障,但是它性空寂;所念的佛万德庄严,也性空寂;好,一空无二空,虚空是没有差别相的,所以这一切法毕竟空当中,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大悲心就能够接触,是这样子的。

一切法空,在小乘不是很重视,但是在净土法门倒是很重视这件事。你不能观一切法空,你很难深信净土法门,很难的。因为这个带业往生,也正是建立在一切法无自性。所以这一点倒是很重要的,这个法执。

好,我们恢复到讲义第二十六面。

我们刚刚引用《成唯识论》解释人我相跟法我相,是解释的第一段: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第七意识的心王,因为它恒审思量的缘故,产生了这个我相,这个人我相跟法我相。这个人我相法我相有分别的,有俱生的。这种种我相就跟随着第七意识而转,使令有情的众生日夜处在这个昏迷的状态。

我们再解释第二段: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先看蕅祖的注解。四惑,就是这个第七意识相应的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当然它主要就是我痴,由这个痴产生见,由这个见产生爱跟慢。八大,就是八大随烦恼,这个说过了。再解释这个六转呼为染净依:

前六转识修施戒等诸善行时,由此第七念念执我,令所修善不能亡相,故名染依。若此识转为平等性智,则前六识所修诸行,皆成无漏,名为净依。

这个地方是说明六转呼为染净依。说我们在这个凡夫位,前六转识有时候会起善念,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但这个时候我们没有熏习般若波罗蜜,我们没有学这样的教授,这个时候会有什么问题呢?就是说你第六意识在造善,但是你第七意识那个恒审思量我相随并没有消灭,那么这样子会有什么过患呢?

使令你所修的善业都不能够亡相,不能够熄灭那个我的相貌,这个时候就是染依了。就是说,你修了很多的善业,但是那个善业是从无明所发动的,这个我所发动的。这个时候你那个业力就是一个有漏的业力了,不能够在清净的涅槃里面成就,就是在有漏的地方得果报了。

那么如果说此识转为平等性智,假设我们这第七意识靠着第六意识修我空观法空观转成平等性智,这个时候前六识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个时候不是无明发动的,是由圣人清净的大悲心所发动的,不是无明。这个时候这个业都是无漏的,都是能够成熟众生、庄严国土的,这个叫净依。

所以说前六转识呼此第七识为染净依也。前六识是染污是清净,是谁做决定呢?以第七意识的染净做决定。第七意识是染位,前六识都染污;第七意识清净,前六识都清净。这个是说明第七意识它的影响力,它能够决定前六识的染净。

佛法对这个功德,把它分成两类,第一类叫作增上生,这个生是生命的生,增上生;第二个叫决定胜。说我们起了善念,去做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善法,做了很多慈善的事业,但是我们第六意识不能修我空观法空观,这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发动这样的业力,这样子的果报是增上生。你下辈子能够得到一个天的果报,转轮圣王的果报,但是,不是决定殊胜。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果报享尽以后掉下来,那个果报是暂时的殊胜。

就是说增上了,你的生命由于这样的善业使令你的生命比今生更好了,因为你加上这一分的善业在里面。这个善业的势力能够让你暂时地快乐一下,就是这样子,快乐完了以后就掉下来。

但是你修我空观法空观,它就能够引导你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到这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去了,永远就不再掉下来,就是这个人生命里面永远没有苦恼,就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就是这样的境界,这个以后的生命都是。

一个人成就圣道以后,他未来的生命里面没有痛苦这件事情了,没有这件事情了。他愿不愿度众生是一回事,他成佛的快慢也是一回事,但是他没有痛苦的感受了。入了圣位的菩萨,那个痛苦非常微细非常微细的,那是俱生的。

所以说只有圣道才能讲决定殊胜,这个殊胜是决定的,不能改变的。这种快乐是决定的,那种圣道的快乐是决定的。那么如果我们不修我空观法空观,那这件事情就不决定。你说你到天上去,不决定,不决定是永远快乐。这个差别,凡圣的差别就在于第七意识的我相是不是能够转变,是这个意思。所以讲六转呼为染净依,你的生命是杂染是清净,就看第七意识它的我相是不是被转变。

好,看下一段,丙二,无漏的清净识。我们看颂文: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山川千野
温柔(?)漂亮的腹黑攻x只对攻低头的龙傲天受晚十二点日更,封面是捏人,已购买商用权,画手@Dd简介:宋礼玉作为一个omega,主要有三大爱好:织毛衣、插花、煲汤。十八岁,突如其来的二次分化,他变成了一......
言情 连载 10万字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二十天明
姜净春是尚书府千金,从小到大皆是金枝玉叶,她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可独独她的表兄,侯府的那个小侯爷顾淮声,她求而不得。顾淮声出身侯府,如檐上雪,窗前月,他是族中子孙最为出色的后生,高不可攀。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姜净春便去学,张扬惯了的大小姐在他面前,素来乖顺。可饶是如此,顾淮声仍旧不愿多看她几眼。气急败坏的大小姐听了闺中蜜友的馊点子,趁他不注意之时,想要去亲他的脸,可不料及,顾淮声偏头,两人亲到了一处
言情 全本 20万字
夫君,给我贴贴

夫君,给我贴贴

998
上辈子陆遥只活到三十五岁,因为家庭压力一直没办法出柜,直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再一睁眼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但年轻了十多岁,还多了个肩宽腰窄八块腹肌的夫君。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好事?正当陆遥激动不已时,发现夫君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格外冷淡,还想跟他和离……*赵北川父母双亡,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托媒婆给自己说了门亲事。不需要对方长的多好,只要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就行。媒婆嘴上夸的天花乱坠,结果转头就给他找了
言情 全本 9万字
我见春来

我见春来

遇淮
【全文完,精修ing,感谢支持正版~《陷落春日》求收藏】高岭之花下神坛|互钓|横刀夺爱|雄竞修罗场表面温润实则疯批×钓系怂包1、整个京圈都知晓,沈家小姐是骄矜明艳的野玫瑰。而褚新霁温润冷肃皮囊下藏着雷霆手段,是商界人人敬重的角色。两家交好多年,沈月灼曾视他为高悬明月,而他眼里始终疏离淡漠。她不敢僭越,始终恪守泾渭分明的那条线。直到长辈们极力撮合她和褚家二少爷褚清泽,她得知联姻势不可挡,才鼓起勇气试
言情 全本 8万字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荔枝雨
简介:一觉醒来,孟箬发现自己穿书了。身为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会疯狂嫉妒女主,作天作地,下场凄惨。而书中女主,她的继妹郑婉,只需等着家里的安排,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嫁给一个老实好男人,过上......
言情 连载 27万字
嫁给铁哥们

嫁给铁哥们

衣落成火
言情 连载 3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