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面。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这一段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注解分成两段,第一段是个总标,第二段是个别释。看第一段:
言此第六识心。
这以下的情况是讲哪一个识呢,是讲第六意识的心王,第六意识的心王它能够在这个性、界、受这三种情况恒常地转易。先看这个性:
或时与信等相连,则为善性。
换句话说,不管我们表现在外的一个行为是如何,是如何的粗暴,是如何的具足威仪,只要内心跟信等相连,内心跟善心所相应,那么这个就是善。
或时与根随烦恼相连,则为恶性。
不管你外面表现得怎么地有威仪,内心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相连,这个就是恶。
或时不与善恶相连,但与遍行、别境相连,则便为无记性。
这个是无记,他也不是善,也不是恶,这个是无记。这个无记多分来说都是有覆无记,它是有烦恼,有无明的遮盖,虽然不起贪瞋的烦恼,但是内心的本质还是跟无明、我执、法执相应的。这个叫做有覆无记。
故三性恒转易也。
这个是先说明这个性。说这个第六意识在我们的八识当中它是我们造业的主角,但这个主角它也不完全是善,也不完全是恶,它会变化。别说我们今生是一个出家人,我们的内心多分是善,就是你今生忏除罪障,积集资粮,你下辈子来你不一定会作善,不一定。你可能福报大做一个大国王,遇到这个五欲的境界,烦恼生起活动也可能。你今生是个善人,你下一生也不一定是个善人。要讲得微细一点,你现在的念头是善,你下一个念头不一定是善。就是会有变化,这个体性是会有变化的,我们讲观心无常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内心的本质它不是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这个内心的本质是由因缘有的,不是自生的,不是自然自己生起的。说这个心是自己有独立自主的体性,那么它是善就永远都是善,它是恶就永远是恶,但是它不是。这个内心的本质是因缘有,这个因缘有变化,体性就会有变化,所以讲三性恒转易也。
或缘欲界,或缘□□,或复缘无□□,则三界恒转易也。
这个是讲界恒转易。我们一般人当然在物欲的境界里面活动,就是这欲界的境界,饮食的欲望,男女的欲望,睡眠的欲望。但是有时候我们入定,能够得到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进入定自在所生色,入了□□,或者到无□□,所以他在三界中也会有变化。也可能会从□□掉下来,掉到欲界里面来。所以这个界也是恒转易。再讲这个受:
或时喜受,或时乐受,或时忧受,或时苦受,或时不苦不乐,名为舍受。故五受恒转易也。
说我们今天心情很快乐。你今天看到他很快乐,但是你明天看到他可能不快乐。你昨天吃这个东西很快乐,你今天吃这个东西可能不快乐。这个受也是会有变化,乐受、苦受、忧受、喜受、舍受,这个受也是不决定的,也是因缘有的,而不是自性有的,也是不断地变化。这是讲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我们凡夫的情况,就是一个不定聚,不定。圣人叫正定聚,圣人的心不管遇到任何境界,他的内心都是决定的,决定都是善的。但是凡夫的心就像空中的羽毛,它有时候会往上飞,有时候往下坠,它就是不定。
你看我们上次讲作者略史,讲到这个曲女城,曲女城山中的这个大树仙人,他过去在因地修禅定的时候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禅定过程当中,他有一次在树上入定,出定以后他本来想要下来吃吃水果的,但他发现他的头上有鸟,母鸟产了几只小鸟,就想:哎呀,我要出定以后这些鸟就摔到地上就摔死了。所以他起了慈悲心,忍受内心的饥饿继续入定,使令这个鸟都长大以后飞出去了他才出定。他有这个慈悲心,这个跟善心相应。
后来他从初禅到四禅,禅定成就了以后,他有时候入定,有时候出定。出定了以后看到国王带着他的女儿在山野当中郊游的时候,他也起烦恼的活动。烦恼的活动,其实那个烦恼活动不是很深,禅定的人那个烦恼都是很淡薄的,很淡薄但他就是要娶这个公主作太太。后来每一个公主都不同意,这时候生气了,为什么会生气呢?得到禅定的人慢心很重的。
我们没有禅定不太敢太骄傲,对骄傲不是很敢。有禅定的人他的贪瞋烦恼淡薄,但是那个慢心比一般人重。他想说我是一个有禅定有资粮的人,你们这样子看待我。所以他一气之下,一入定以后,那个定自在所生色一现前,内心一咒愿,就把他这些女儿都变成驼背了。一念的瞋心就能够创造这样的罪业。
我们想,当初你在禅定当中,你要出定,看到小鸟起慈悲心的也是你嘛,后来别人得罪你了,你伤害他也是这一念心。这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子的,就是不决定。他会造五逆十恶,但是他也会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这个第六意识的情况就是这样,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就是这句话。所以凡夫这一念心的确是很难讲的,很难讲的,叫不定聚。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前面是说第六意识的情况是变化,这变化当中呢,这个地方再说明它是动身发语独为最,它能够发动你的身业,发动你的语业,在八识当中是最大的,它的造业力最强。它不但变化性大,而且造业力也强。造了业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引满能招业力牵。创造一个引业,创造这个满业,这个业力就牵引第八识得果报。所以这个第八识去投胎,他自己不能去投胎的,第八识去投胎是由业力决定的。虽然第八识是一个果报主,但是去哪里投胎第八识是不能决定的。谁决定呢?是第六识所创造的引业、满业来决定。这个引业这个引,就是牵引,它有强大的势力能够牵引我们去受这个三界的总报。这个满就是圆满,圆满这个别报,这个业力比较薄弱,受这个别报。这个就是引满能招业力牵。这个业力能够牵引第八识去三界六道里面得果报。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谓身语二业,皆有此第六意识方能动发。
这个身体跟嘴巴,这两个只是个工具,它不能够自己发动业力。是谁发动呢?是第六意识才能发动。你说这个牛车,车子要往东边往西边,车子不能决定,是这个牛决定。这个意思,我们身体造恶造善,嘴巴讲善讲恶,也由第六意思识发动的。第六意识是善,发动的善的身、语;第六意识是烦恼相应,就发动恶的身、语。就是这样,身语二业,皆有此第六意识方能发动,其它的识都不能发动,八识当中只有第六意识能够发动身业、语业。这是一个总标,我们再看别释。
别释分两段,先讲因,再讲果:
谓第六意识与发业惑相应,能造善恶引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总报。
第六意识如果跟发业惑,这个发业惑是贪瞋的烦恼,这个粗重的烦恼,它能够发动善业恶业,能造善恶的引业。这个业,当然这个业是生灭性,诸行无常,业一下子就消失了,但是这个业在造作过程当中,它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刹那就熏习了一种善恶的功能,叫种子。这个功能累积到一定时候,就能够使令我们去招感六道的可乐不可乐的总报。这个是说明这个引业的情况,是由发业惑。假设:
由第六意识与润生惑相应,能造善恶满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别报。
如果第六意识它是跟润生,说这个业不能造善也不能造恶,业的势力很薄弱,它是个无明。由于无明它不是贪瞋,他造了一个比较势力薄弱的善业、恶业的满业,这个业力也是一样,过去以后熏习一种善恶的功能,成熟的时候招感六道的别报。这个是先讲它的因地,它的因地能够造引业,也能够造满业。引业成就六道的总报,满业成就六道的别报。
引业:
一、意乐故重。二,无治故重。
三,邪执故重。四,由事故重。
五,加行故重。
我们看这个附表第五。附表第五我们把这个第六意识所造的引业跟满业的情况,主要是根据《瑜伽师地论》讲这个业,《瑜伽师地论》讲这个三杂染,烦恼杂染、业杂染、身杂染,讲到这个业的时候,它讲到这个有重业跟轻业,也等于是就代表引业跟满业。先看第一个,引业。
这个引业就是说这个业力的势力强大,它能够引导我们第八识去成就三界的总报,叫引,就是牵引的意思。这以下的五种情况都能够成就引业,任何一个都可以,不必具足两个,任何一个都能够成就引业。先看第一个:
一、意乐故重。
你在造这个业的时候有强大的意乐,这强大的意乐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方便时,你在造业之前,或者造善或者造恶,内心充满了期待,等待这一天的来临,在方便时就有这样的期待。根本时,这在造的时候起了很大的欢喜心,你完全没有一点勉强,内心很大的欢喜,正造的时候欢喜。第三个,成已时,造完以后内心念念地随喜,一点都不后悔,做这件事情内心很满意,希望下次能够再继续做,成就以后念念地随喜。假设这三种情况是具足期待心、欢喜心、随喜心,你所造的业那就是很重的业了,就是意乐,强大的意乐在三时表现出来,这个时候是重业,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无治故重。
这个主要是指罪业,这个治就是对治。说你这个人一生当中,乃至没有极少的时候来受持一个学处,就是受持戒法。你这个人从小到大完全没有约束自己的身口意,完全没有约束,你内心要欢喜怎么做,你就一定要做。说这件事情是罪业,我不管,我欢喜就好。就是说,你对你的身口意完全是属于一种放任的状态,那么随你所造的业都是重业。佛法是讲这个意思,说你不对治你自己,这个罪都是重的,无治故重。
第三个,邪执故重。
就是内心有邪知邪见了。前面是讲这个放逸相应,这个是讲邪见。说,你认为鸡鸭鱼肉是天下一道菜,鸡鸭鱼肉是上天创造给我们吃的,所以杀鸡杀鸭是没有罪过的。依止邪见来造业,这个业也是重,因为你在造业的时候没有惭愧心,尽情地造作。邪执故重,邪见也会使令罪业变成重业。
第四,由事故重。
前面的三个,意乐、无治、邪执,都是约着内心的状态,这个是约着外境,说你这个造业的境界是一个上品的境界。什么是上品的境界呢?就是:三宝——你是对佛法僧的境界来造业,你是礼拜呢?或者是去破坏呢?这个业都是重。你对父母的境界这个也是重业,你的父亲母亲。你对师长的境界这个也是重。在畜生当中,大只的众生比小只的众生业重。你说你杀死一只象比杀死一只牛的罪重;你杀一只牛又比一只狗的罪重;杀一只狗又比杀一只蚂蚁的罪重。这个畜生,《瑜伽师地论》是从大小只来判断的,越大只的罪越重。所以,事,就是上品的境界,父母、师长、三宝,这个都会构成引业的,都会影响到你的总报。
五,加行故重。
这个加行从两方面。第一个就是你造业的次数。你造的次数很多次,虽然它是一个很下品的业,但是你今生经常地造作,今天造作,明天造作,造作一生,这个业也不可思议,也会影响你的三界总报,造业的次数。第二个,这个业,你不但自己做,你还劝他人做,你找很多人跟你一起做,这个业也是重,不管善业恶业。不但自作,更复劝他。
这个加行故重,我们可以知道一件事。说我们做定课,每天拜八十八佛,你虽然每天就花四十五分钟,但是你点点滴滴,滴水长流则能穿石,你能够拜他三年五年十年,就不可思议。这个次数的力量也不可思议,所以这个次数也是很重要的,加行故重。
这个是说明引业,这些业力都会影响我们三界的总报。
小说推荐:《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家兄嬴政,谁敢杀我?》《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妖魔乱世,我能模拟修仙》《买活》《沧澜道》《沧澜道》【大黄书】【梦想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