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听许良的话

朱元璋对学术上的事情一向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青山论战他并没有予以特别的关注,省得让锦衣卫一天跑一趟,等朱标回来之后,这论战情况他自然也就知道了。

当朱标这时候把论战情况说给他听,朱元璋才发现这论战还是有些不同寻常的,什么儒学科学的辩论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土地兼并,在乎的是工业化,在乎的是朱标的公然表态。

其中最让他心惊的,就是朱标给天下人放出的信号,很明显是有革新之意的,这让朱元璋一时间又惊又忧,这才问出了那句“你想变法?”

这由不得朱元璋不惊,因为这与他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大明的制度设计,他自以为已经完成了,这套制度足够维持大明一直运转下去了,以后的子子孙孙只需要按照自己定的祖制去治理天下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做任何更改。

什么变法,那太多余了,根本不需要这种东西存在,难道俺老朱设计的东西还能不够用?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元璋对自己的这套东西是真的有自信的,他从内心认为这套东西可以让大明长治久安,能让老朱家永享江山,如果谁说要变法,他一定会让对方知道什么叫谨言慎行。

但是现在这个想要变法的人却是朱标,这就让朱元璋十分难受了。

他到了这个年龄了,很多事情都需要考虑朱标的想法,甚至迁就朱标的想法,这种迁就除了父子感情之外,更多的是无奈,你不迁就也不行。

因为朱元璋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多久好活的了,到了这个年龄,即便明天突然一命呜呼,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你能管得了朱标现在,还能管得了朱标将来吗。

他们父子二人一旦在社稷的事情上出现分歧,以前都是朱元璋说啥是啥,但现在是朱标说啥朱元璋都要思虑再三,尽可能想个折衷的法子,实在不行就迁就朱标了。

这实际上是朱元璋走进花甲之年,自觉开始为朱标铺路了。

如果不迁就朱标的想法,到时候朱标继位,他想做什么一样都能做,朱元璋如果不能改变朱标的想法,那就只能迁就朱标,如果朱标真心决定要变法,那朱元璋也是抓瞎的。

他又不可能因为这个去换太子,碰到这种事儿只能头疼。

朱标当然也知道其中的道道,他其实也一直在迁就朱元璋,他现在担任的角色更多的是辅佐朱元璋,很少主动在社稷之事上发出自己的见解,就是不想让朱元璋因此太过劳神。

自己想做什么事情,时候到了自然就能做了,无须着重一时早晚。

而这一次,他也一样不会完全表露内心想法,他笑着向朱元璋解释起来。

“父皇不必担忧,儿臣并非是执意变法,这只能说是儿臣的一个尝试,一着闲棋,我并没有刻意做什么,只是用一句话让天下人都多思考一些治世之法,有没有好的结果这是儿臣自己判断,采纳不采纳,这也是儿臣自己决定,这天下那么大,放置一颗闲子不会有什么大碍。”

朱元璋有些狐疑的看着朱标,他不确定朱标这话到底是让自己安心的,还是真的这么想的。

看了一阵,朱标都是神态自然,朱元璋也只能当做真是如此了,但还是有些不安心。

朱标似乎知道朱元璋心中的疑虑,便更加深入的说了几句。

“儿臣做这个事情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真的觉得有这个现实需求,即便大明现在不去变法,但将来一定会有需要变法的一天,不然大明的长治久安这是无从谈起,现在开始多做尝试和探索,也是为朱家的子孙提前铺路罢了。”

“荒唐!”

朱元璋不能认同这种想法,当即就予以驳斥:“为何一定要变法,朱家天子只要按照祖制治理天下,一定能能大明延续万年,根本不必做这样多余的事情。”

朱标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朱元璋会有这种反应,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

他是不是真的想要变法,这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刚刚那句话,确实是他的内心真实想法,他真的觉得大明迟早是要变法的。

朱标道:“父皇知道那青山论战的三日里,儿臣觉得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吗?”

朱元璋脸色不好看的哼了一声:“伱说!”

朱标咳嗽两声,之后又叹了口气:“儿臣以为此论战最有意义的东西,是许良揭示出了农业社会最根本的内生矛盾,那就是人多地少的矛盾,这个矛盾以已有的所有治世制度和方法都是解决不了的,而这个矛盾解决不了,那么农业社会终有一天必定会走向崩溃。”

朱元璋不以为然:“危言耸听,岂有这般道理,朕设立户籍制度足以让百姓各司其职,如此人人都有养得活自己的生计,大明又怎么会走向崩溃呢,那许良信口胡言说的东西,你怎可这般轻信?”

朱标摇了摇头,论战的具体内容,他之前只是简略的说了一番,所以朱元璋并不知道在许良提出工业化设想之前,就先探讨过农业社会的根本矛盾。

而现在朱标做的事情,就是把许良曾经说过的话,复述给朱元璋听。

朱标还是希望朱元璋能在这个事情上和自己达成一致,而要争取这个就必然要让朱元璋对此有深刻的认知,就如当初自己也是观看论战时被许良点明了这一点之后,才真正起了变法的念头,才有了后面向天下人释放出的信号。

“父皇,这样的内生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土地是恒定的,而人口却会无限增长。”

朱标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就停顿下来,默默地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皱了皱眉,这没头没脑的能说明什么,他还以为许良能说出的会是什么高见来,原来就这?

他开始是不以为然的,但是慢慢的他表情开始有点不太对,似乎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东西一样,有些愣住,再随后他的脸就僵住了,眼神更是蹦出一丝恐惧,他意识到了这句话的正确性了。

土地恒地而人口无限,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正确的不能再正确,也是真正细思极恐的一句话,这矛盾好像真的有点无解

朱元璋一下慌了,他似乎看到了未来无数的百姓因为没有饭吃,然后愤怒的要把朱家从龙椅上拉下来的场面。

小说推荐:《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重回千禧当学霸》《野火》【穿越流小说】《男主的豪门后妈躺赢了》【知乎小说网】《疫病之上》【大闲人小说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为天下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