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周数百年,天子式微,礼崩乐坏。

秦亡之后,废封建、置郡县,贵族政治与封建制度开始了退出历史舞台的进程。

血统与政统合而为一的局面已经结束,一个平民也可以凭借时势将具有神圣来历的第一家族取而代之。

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却是始于汉朝的董仲舒。

董仲舒最终成为几乎所有春秋时期思想资源的集大成者,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的精华熔为一炉。然后罢黜百家,慢慢将儒家之道,根植到包括皇帝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大脑里。

儒家之道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打下了最为显要的地基。

汉观秦朝灭亡,为了使皇权官僚政体摆脱秦朝的覆灭悲剧,而居然坐大,成为梦寐以求的“千年王国”,对“皇权专制主义”进行了一系改革,这一过程中出现“君主立宪”的味道,而两千余年来,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没有走出“君主立宪”的影子。

倘若仅仅在于专制加上以德治国,是不够的。

在我们常常一言以蔽之的”专制主义”的批语下面,观察历史的人自当看见,绝对的专制在历史上,正如绝对的民主,都是不曾有过的。

年少时我曾天真的以为,皇帝想杀谁就杀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看到美女就娶这点好像不难实现,也是我最羡慕的。后来看历史,远远不是那么回事。不然万历皇帝就不会在朝臣面前罢工二十年了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说中国的传统是专制主义,不过相对于欧洲而言。

董仲舒在皇权专制主义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两千年不变的前提下,精尽人亡,完成了儒家对于皇权官僚体制的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制的总纲:“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君权神授论,使这一皇权官僚体制中的统治权变得至高无上,皇帝成为九五之尊,上天的儿子,和大祭司,从此君为臣纲,这些都是“屈民而伸君”的内容,然而第二个问题“屈君而伸天”则道出“君主立宪制”的精义。

君主立宪初期往往是利用宪法制约君主,中国封建宪法存在于天,于道。

儒家对“自然法”的“天”,进行了神秘主义的诠释。在下述几个方面构成了对于君权的事实上的限制:

第一、天人感应论。

第二、三统循环论

第三、灾异论

第四、三纲五常论

第五、两权分离论

君权神授论一方面树立了君王的绝对权威,一方面又在君王的脑门之上高悬了一个大象无形、大音无声的“天”。

由于可以看到中国并非没有所谓的“君主立宪制”

在新宋及明中设想的政制度也没有现实的基础,虽然我与许多人一样爱看这两本书。黄仁宇说过,中国“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

废封建、置郡县,贵族政治与封建制度开始了退出历史舞台的进程。

宗法家族的势力范围却一直没有缩小。

秦汉中央集权之后,官僚集团失去了封建制下的经济实力和地方自治这是拙山河英雄志当前的努力方向,却颇为众多读者诟病,但在民间社会,却凭借宗法家族的实力形成了与政治国家的对恃。

在现代社会属于公共权力范围的事务,有相当大一部分留在了家族内部,没有让渡给皇帝。

政治国家虽然不断在政权下移,但始终没有能够到达县城以下,中央集权、君主集权横行天下的时候,事实上的地方自治程度一直相当的高。

中国封建社会事实一直存在着三种主要形式的权力模式:政权皇权、族权地方自治权、和夫权私法空间,颇有三权分立的意味。

然而两千年的封建时期,皇权一直无法对两种权力进行有限的扩张。比如宗族内的司法权是宋明资本萌芽的一大阻力。因为“家父权”的存在,中国古代社会,个人往往以在家族内部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而非以公民的身分,自然没有家族成员财产私有化一说。

大量的个人权利和大量的财产被“家族审判”所限制着,而无法转移到了公共法庭的管辖之内。

皇权虽然在国家事务上拥有无上的权威,却进入不了私人事务的领域,所以无法形成“私法”。

虽然宋朝开始了对于家族内部司法权的干预,比如禁止血亲复仇和祠堂审判,但是一直到清末,家族内的司法权其实一直在司法实践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君主立宪制”到了后期常常以“虚君议会制”的形式出现,然而董仲舒在两千年前就洞察其中一切。

中国封建时期,君权一直光辉夺目,所以相对于君权的“相权”却不得不议。

董仲舒言“君臣离合”,君王取法于”天”,人臣取法于”地”。取法于天者,就要“高其位”、“藏其形”,取法于地者,则要“暴其形、出其情以示人”,君臣各守其道,谓之“离”,君臣相互配合,谓之“合”。

“君臣离合”就是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将皇帝高高扔在宝座上,国家大事的管理交给职业人士,由并不称职的儒生组成管理层。

“君主立宪”意味的轻重在技术上取决于各个时期“相权”的强弱,也可以说,“君主立宪”的技术与现实体现就是与皇帝相对应的官僚体系。

中国封建史宏观上可以说是君权与相权争斗史。当然君权可以凭借的资源太多,相权往往被打得落花流水。而相权极度薄弱之及,却是社会动荡不堪的时候。

提及这个原因不得不说一说君权如何侵夺相权的。

君权侵夺相权,借助有三:宗族藩屏、太监当道、外戚横行,这么一说,诸位应当明白一二了。皇帝无法事事亲为,管理国家事务,不借助职业管理层官僚体系只得让不借助亲兄弟、亲子侄、只有依靠身边的太监,或者娘舅、表哥来治理国家。如此一事,庞大繁冗的国家体系就让皇帝人为推到崩溃的边缘。

但是在宋朝,并无外戚、宗族、太监之祸,其实那段时期,正如新宋所描述的那样,正是“君主立宪”意味最浓重的时期。王安石变法,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力度,实质上可以看国家权政对宗族权的大规模扩张。虽然说,从汉朝以来,就注定王安石不会成功,但是他的这种努力使有中国社会有一次转向的可能,非是新宋说的那么不堪。

但是宋朝为何会衰败至厮,让人心痛呢。

读宋太祖事,常生感触,常言天再假其十余载寿数,宋朝便不会是这般结局。后来,细思之下,那也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宋代的“君主立宪”缺乏一个很重要因素,这大概也是“君主立宪”永远不会成功的原因。

门阀。

隋唐以来,门阀衰亡,使得门阀政治从唐后期就成为历史名词。

君权神授、相权君授,以不称职儒生所构成的官僚体制来制约君权总是有先天缺陷的,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强大只能依赖于皇帝个人的素质。

当然这极为苛求了,如果让我娶到颜如范冰冰之流的老婆,让我五点就起床、不听老婆话、不照顾点小舅子,简直就是不可能。

李世民之流简直就是异数,并且唐初也能看到门阀政治的影子。

门阀政治的盛时正是历史最黑暗的两晋、南北朝,所以对门阀政治都没有什么好感。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门阀是“君主立宪”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只是要控制好度,让门阀参与官僚体系而非控制官僚体系。

门阀从隋唐逐渐消亡,在唐初时恰好达到那个度,使得君权、相权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老天,功劳都让李世民一人得去了。

如果不能将君权世俗化不让皇帝做上帝的儿子,相权的结构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个少数人得到教育的时代,相权结构的稳定,意味着“君主立宪”的现实意义,社会也就相对的稳定。当然对相权的结构、宗法制度还有许多问题要得到解决,一起来拍砖。: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薄雾[无限]

薄雾[无限]

微风几许
【全文完结,出版相关信息请查看微博@风太大我听不懂】【请勿在前面的章节剧透,我看有读者要气炸了】超忆症,患上它的人能清楚记得人生中的每一个细节,大到世界转折,小到脑海中产生过的每一道想法。他们过目不忘、求知若渴,使得他们极易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天才。传说季雨时就是这样的天才。另外,传说他是个Gay,长得还很漂亮。他要去支援天穹七队的消息一经传出,就炸开了锅。谁都知道七队队长宋晴岚一身匪气,深度恐同。不
其他 连载 42万字
天倾之后

天倾之后

佛前献花
我们的世界被污染了。超凡生物的出现,鬼怪的传说,修行与进化,奇物与术的碰撞,跨界的大门被打开,有人争渡,有人逃离......这一切的开端都在天倾之后。
其他 连载 224万字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

悲剧的单子魏车祸了,醒来后发现世界过了两百年,更悲剧的是,他仍然有花痴病。(花痴病:对握手、拥抱都难以忍受,具体见百度)“非常抱歉,我们无法医治你的病。”“等……等一下!现在连艾滋病都能痊愈了更何况区区一个花痴病!”“呵呵。”木有办法,单子魏只好重操旧业做一个安静的游戏工作者。但是,现在的游戏好像有点奇怪……【系统:亲爱的玩家,以下是你在本次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设定。设定1:你喜欢和生人握手。设定2:
其他 连载 33万字
仙逆

仙逆

耳根
顺为凡,逆则仙,只在心中一念间……请看耳根作品《仙逆》
其他 全本 999万字
神秘复苏

神秘复苏

佛前献花
“我叫杨间,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死了......”一张诡异的羊皮卷,一只窥视黑暗的眼睛,这是一个活下来的人经历的故事。——————
其他 连载 622万字
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风月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其他 连载 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