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连副陈立云。

虽说整个炮组中只有营长范胜辉可以直接参加全部技术会议,但作为一行人中的二把手,加上宿舍也跟对方在一块,他对这门炮的了解程度还是远远超过了几名仅负责操作个别部分的士官。

“艹,电磁炮没有发射药,咱几个这是干啥呢……”

他站起身来,有些尴尬地摘掉帽子,理了理自己的早已被汗水打湿成绺的头发:

“都起来都起来,后面应该还有一轮连发测试……”

他们刚才装填了两个弹夹总共10发炮弹进去,这才打了第一发而已。

旁边另一名上士一边整理衣服一边嘟哝:

“可是我看这落点怎么有点近……”

但凡涉及到武器射击,那肯定得有个靶场,或者最次也是封闭起来的预定落区。

而首发测试虽然不涉及精度考核,也远没有达到这门炮的最大能量,但想也知道肉眼根本不可见的出膛速度,怎么也不至于就飞出去几百米远。

所以这话说到一半,他自己就也意识到问题了:

“等等……”

上士的目光重新投向刚才沙尘腾起的方向:

“所以那是分裂开之后的弹托?”

和脱壳穿甲弹类似,电磁炮弹的弹托在离开轨道之后也会向两边分开,从而打着滚地飞出去,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几十上百倍于流线型的炮弹本体。

自然根本飞不出去多远。

这么看来的话,能到几乎视线尽头的地方才落地,已经相当夸张了。

要知道,就算是以高膛压和高初速作为特点的坦克炮,发射脱壳弹时的弹托也基本都在七八十米左右就能落地。

某些采用复合材料的因为重量更轻,甚至会缩短到50米附近。

单从这一点细节,就能窥见电磁力所蕴含的恐怖能量。

而被这一幕震惊到的,远不止炮兵班组的几名指战员。

还有死死盯着手腕上的表盘,尚未抬起头来的马明伟……

位于控制室最中间的大屏幕上,正显示着从多个角度所拍摄的预定落区监控影像。

尽管炮弹本身并没有装药,只是个钨合金制成的金属坨子,但由于超高速飞行体触地所溅起的砂石,这会儿的图像当中也是烟尘四起,一副好似刮了阵沙尘暴的模样。

而正在侧面数据监控台前面盯着的韩陈峰则已经完成了数据处理,起身开始汇报:

“击发延迟2.5秒,炮口测速结果2263m/s,和预定速度2250m/s相比误差0.58%,符合设计预期,发射组合体在轨道上总计运行0.00575秒,由于轨道柔性所引发的y向角角速度为9.02rad/s,z向角速度为0.73rad/s……”

“……”

当然,能坐在控制室里面的全都是内行,就连范胜辉也是正儿八经大学毕业,又跟着听过不少技术内容,对于电磁炮的发射效果,以及大概射程心里基本都有数,倒是不至于为此而感到意外,更别提其他人。

至于0.58%的速度误差……只能说精确就是我们全电控操作的特性,不爽不要玩。

y向和z向的扰动角速度要比一般身管火炮稍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命中精度,但考虑到这只是个颇为简陋的架子,甚至连热变形补偿都没做,所以似乎也完全可以接受。

真正出乎马明伟预料的,其实是那个2.5秒的击发延迟。

也就是从爆轰管点火,到高能等离子体形成、再到等离子体进入盘式通道发电,最后作用到轨道上形成击发。

整个过程只用了2.5秒。

虽然跟火药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如果不把视野局限在作为“炮”的属性上,那么如此短的反应速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可以跟电学元件储能相媲美了。

要知道,这只是能量释放速度而已。

电学元件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充能时间。

爆轰管当然也要充气,但却可以提前备好,等需要用的时候直接点火释放能量。

而电容或者电感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储能,则会受到很多限制。

如果说,之前马明伟关于大规模连续弹射系统设想还只是个概念的话,那么在刚刚听见韩陈峰汇报的时候,就已经真正开始考虑要如何实现了。

无人机集群作战的可行性暂且不提,这个设想的更大意义在于可以作为重型电磁弹射器的先导,对不涉及到储能和综合电力管理的相关技术,也就是单纯意义上“弹射器”的那部分进行验证,以分摊风险,并缩短整个项目的研发周期——

当年那艘从二毛港口拖回来的航母壳子如今已经基本完成整修,在歼11基础上研制一种舰载机对于如今的华夏航空工业来说也已经不是什么难度很大的事情。

但无论对于海军还是最高决策层而言,一种载机量仅有不到40架、使用滑跃甲板起飞的中型航空

母舰都远远无法达到预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目前上级的计划是做两手打算。

总的原则是,船厂和设计部门的工作不能彻底停下。

如果电磁弹射器能在2-3年内完成技术验证并进入正样研发阶段,那么第一艘全国产航母将直接放弃滑跃甲板,并在1143.6的设计基础上进行放大。

而如果电磁弹射技术长时间悬而未决,那么也不可能再回头去搞蒸汽弹射,只能先建造一艘整体设计与1143.6类似,只进行设备和部分细节修改的保守型号,先把队伍锻炼出来。

也就是说,他手头电磁弹射项目的进度,将影响到未来10年内华夏的海军发展规划……

就在马明伟陷入思索的同时,常浩南已经来到韩陈峰身后,开始检查难以口头汇报的、更加复杂的那部分试验数据。

相比于这门炮本身,他反而更关心隐藏在基座下方、貌似不太起眼的磁流体发电模块。

毕竟根据首长和他的“约定”,这个模块的工作情况直接决定了钧天计划能否迅速立项,也决定了他未来三个最重要的计划能否快速获得充足的研发资源。

“这是根据传感器数据模拟还原出来的弹丸运动情况,从能量输入的曲线上看,在经过扩张段减速处理之后,发电脉冲的持续时间有了明显改善,至少比咱们在怀柔科学城的时候提高了接近一个数量级……”

“虽然相应地,减速之后因为磁流体能量降低,功率峰值也有所回落,但至少说明通过控制爆轰波形态和强度来控制磁流体发电的思路是可行的,或者更长远一些来看,对于闭环核能磁流体发电技术而言,完全可以通过调整等离子体源来影响发电功率,整个控制逻辑跟现有的核电站基本相同,无需引入额外的可操作项……”

小说推荐:《港综警队话事人》《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封神:开局被抽龙筋》《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书仙文学】《白衣披甲》《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书快小说

科幻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七零之漂亮小裁缝

七零之漂亮小裁缝

舒书书
阮溪是一名优秀服装设计师,不想一觉醒来,她成了一本年代文里的同名女配。原主从小被父母不得已放在乡下,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大,而女主则是她父亲战友的遗孤,被她父母在军区亲自抚养长大。十六岁的时候,原主被父母接去军区,在乡下长大的她在女主面前犹如丑小鸭,一直出糗被人笑话。心态失衡扭曲后,她便处处针对陷害女主,一心抢夺女主的一切,包括文里的男主,最终成了一个标准极品女配,下场凄惨。穿书后,阮溪看着家
科幻 全本 71万字
无限恐怖

无限恐怖

zhttty
主人无限恐怖公郑吒自从失去了自己最亲密的青梅竹马后,对这种反复而又无聊的现代生活已经感到十分的厌倦。正在这时,他发现电脑屏幕上弹出了一段信息:“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的……活着吗?”在按下YES后,一切都改变了。他进入了一个恐怖片的轮回世界——主神空间……在主神空间里,只有不停地变强、不停地进化,才能闯过那一关关的恐怖片,才能活下去。郑吒,怎样才能活下去?是杀死与自己对抗的所有人,走向孤独的王
科幻 连载 377万字
替代品

替代品

半截白菜
人人都说闻家小叔闻敛是退而求其次才选择夏言的。毕竟她有那么一个优秀耀眼的姐姐。夏言却成了闻敛退而求其次的替代品。而在一起这一年又一年。夏言在闻敛身上求不到永久的爱,等不到他低头。于是设计了一场惊天逃亡。2年后,闻敛摇下车窗,看到一个蹒跚学步的男孩。眉眼宛如从他脸上印出来似的。他让保镖拦住那踩着高跟鞋,穿着旗袍的女人。咬牙逼问:“谁的?”夏言轻笑,眉眼温柔疏离:“我儿子,他姓夏。”他姓夏。夏言往前走
科幻 连载 69万字
末世第一狠人

末世第一狠人

差不多了
一觉醒来丧尸病毒爆发,全球沦陷人类文明分崩,作为幸存者,活下去是唯一渴求!问:末世怎样才能活下去?答:首先要狠!【非重生】【轻系统】【丧尸】【末世生存】【杀伐果断】【不圣母】
科幻 连载 179万字
末世大佬零元购地狱模式

末世大佬零元购地狱模式

作者贰壹
科幻 连载 306万字
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

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

逆苍天犯大病
我曾是称霸落日森林的哥布林暴君...我曾是一夜打穿圣盆战争的不朽英灵....我曾是最后一枚贤者之石的制作者.....我曾是以凡人之躯屠神的英雄......我曾是开创神话时代的始祖巨人.....这些史诗般的过往铭刻于契约之书,一一变为了叶穹所使用的卡组,当其他人还在为了获取卡牌猎杀魔物,寻找遗骸的时候,他早已踏入一次次轮回当中,而这些轮回的经历,都会转化为一张张神奇的卡牌。
科幻 连载 5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