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啪!”

“啪!”

......

随着城墙上廷杖之声此起彼伏的响起,那些守城兵士皆是一脸严肃,不再似之前那般懒散。

而当王榷德血淋淋的头颅传示众人时,众兵士又是一脸惊恐,身体也不由地站得笔直。

朱元璋默默地看着众兵士,知王榷德的头颅已镇住了他们。

于是他待廷杖执行完毕后,又朝倪元璐道:“倪卿,着你立刻从国库中取出三万金购买粮食。”

“若是让咱再看到兵士没有饭吃,咱就将你的头颅也斩下来,传示九门!”

倪元璐闻言一愣,刚想要开口,却被范景文的眼色制止,并示意他答应。

倪元璐见状,只得躬身答道:“微臣领旨!”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好,你速速去办,若有疑难之处,尽管来找咱!”

倪元璐心中本还有些恼怒,此刻听了朱元璋的话,恭敬地行了一礼,缓缓退下。

“谢陛下!”

这时,胡四六率先跪下高声喊道。

随着胡四六的声音响起,众兵士纷纷下跪,高呼万岁。

朱元璋待众兵士停下来后,又朗声喝道:“咱知道这些日子你们受苦了,不过你们放心,只要有咱在,就绝不会让那些贪官污吏盘剥你们。”

“日后若你们发现有官吏克扣军饷,贪赃枉法的,你们尽可将他们绑到皇城去,咱给你们做主!”

......

朱元璋每说一句,众兵士就高呼一声万岁。

一时间,高呼之声犹如雷鸣,竟让城外不明所以的叛军出现了一阵惊慌。

朱元璋又借安抚众兵士之机,拖延了一会时间,估计王守林已到福德楼后,才看向刘文耀道:“你先将城务交代一下,然后与新乐侯,驸马都尉一起去乾清宫,咱有事和你们商量。”

说着又看了一眼申湛然和黄尼麓,道:“你这两个人暂时借咱用一下!”

刘文耀闻言,立刻躬身道:“陛下此言折煞微臣了,四海之内谁不是陛下的子民,岂劳陛下说借。”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好,那你去吧!”

刘文耀恭敬地行礼后,便快速朝城守的指挥中心走去。

朱元璋这才扶起李国桢,道:“你也去收拾一下,到乾清宫去等咱,咱一会还要向你询问军政之事!”

李国桢含泪点了点头,恭敬地行礼后,踉踉跄跄地退了下去。

随后朱元璋一行顺着登城踏步,缓缓地走下了城楼。

当朱元璋来到城下,见到远处一顶顶的官轿时,脸上又露出一丝不快。

不过他并未多言,只是默默地骑上马,朝正阳门驰去。

众人见状,或骑马、或乘轿,纷纷紧追而去。

朱元璋路上见黄、申二人虽是文人,骑术却十分精湛,对二人更加欣赏。

他通过之前的交谈,知申湛然恭敬有礼,客气中却又暗含几分生疏,反倒是黄尼麓直来直去,让人更觉亲近,于是他借机向黄尼麓道:“你可是擅长火器?”

黄尼麓闻言一惊,有些诧异地道:“陛下怎知草民擅长火器之事?”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咱这鼻子特别灵,刚看到你,就闻到你一身的火药味!”

黄尼麓尴尬地笑了笑,正想着该如何回答的时候,却又听到朱元璋道:“你们皆是一介平民,怎么会与左都督相识?”

黄尼麓见问,便将事情缓缓地讲了出来。

原来他们二人并非刘文耀的门客,而是新乐侯刘炳文的朋友。

三人相识的情景也十分老套,当时黄尼麓学成来京,指望一展所长。

没想到却是处处碰壁,投效无门,就在他准备离去时,却因救助一个孤女引起了恶霸的不满。

当时围观的人不少,不过大家都摄于恶霸的淫威,皆不敢发声,只有年少的申湛然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奈何申湛然气势虽盛,却架不住恶霸的家奴,正当两人勉力支撑时,恰巧新乐侯刘文炳路过。

他知悉此事后,重惩了恶霸,并将二人接到府中疗伤。

这样一来二去,三人竟成了好友。

朱元璋听完他们的讲述,对刘文炳也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

这时,突然听到申湛然发出一声惊疑之声,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

朱元璋顺势望去,原来他们已经来到了正阳门前。

先前拥堵的民众已经散去,只有李若琏和李长儒在城门口交谈甚欢。

朱元璋见状,有些奇怪地问道:“你认识他?”

申湛然闻言,脸上闪过一缕犹豫之色,随后正色道:“他好似草民的一个故人,只是好些年不曾见了,草民也不太敢确认!”

朱元璋何等聪慧,又怎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

于是他一勒马缰,骏马立时发出一声长嘶,引起了李若琏等人的注意。

李若琏见来人是朱元璋,立刻迎了上来,行跪拜之礼。

朱元璋一跃而下,扶起李若琏,道:“李卿,咱让你这三品大员守城门,你可觉得委屈?”

李若琏闻言,又急忙跪下道:“末将此身所有皆陛下恩赐,岂敢言委屈!”

朱元璋笑着扶起他,道:“好,既然如此,那咱就封你锦衣卫指挥使,跟着咱处理一些琐事!”

李若琏有些惊讶地看向骆养性,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恰好听到李长儒的声音道:“难得陛下赏识,李大人你还不快谢恩!”

李若琏刚才与李长儒一番交谈,心中对他十分佩服,此刻听他如此说,立刻跪地谢恩。

朱元璋笑着扶起李若琏后,又对李长儒道:“你且来看看,咱也给你带来了一个老朋友!”

说着,就将申湛然拉了出来。

李长儒见到申湛然,脸色瞬间大变。

随即跪下磕头道:“罪民李琎叩见陛下,罪民冒名实是情非得已,还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听到“李琎”二字时,脑中并没有什么印象。

不过见李琎战战兢兢,心中十分奇怪,又仔细地查阅了崇祯的记忆,才发现在崇祯九年,有个叫李琎的武生曾上书请令江南富家助饷。

当时李琎这个提议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崇祯也颇为心动,不过由于众臣集体反对,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你是上书的武生李琎?”

朱元璋看着李琎,确认道。

李琎又叩首道:“罪民正是上书的武生李琎。”

朱元璋有些疑惑地道:“咱记得并未降罪于你,为何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罪民?”

李琎闻言一愣,随即将事情讲了出来。

原来李琎上书后,立刻在江南引起轩然大波,不少官绅都上书驳斥他。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当时的内阁大学士钱士升,他不仅在朝堂上力争严惩李琎,还暗中指使江南士绅迫害他。

一时间,江南文士对李琎口诛笔伐,不仅驳斥他的上书,还故意曲解他的一些日常琐事。

随即以此为由,或指责他失礼,或训斥他不忠,或驳斥他不孝,凡此种种,不足而一。

李琎当时刚学艺有成,正意气风发之时,并未被流言蜚语吓倒。

而且他相信他的上书于国有利,朝廷纵使不采纳他的建议,也不会降罪于他。

所以尽管他当时已是声名狼藉,却并不惊慌,依然据理力争。

直到他接到一个同窗的传信,说县衙正准备以妖言乱政的罪名捉拿他时,他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也知道这是欲加之罪,根本辩无可辩,便连夜逃跑。

哪晓得江南的那些士绅都恨毒了他,对他一路穷追猛打,不仅有官府的通缉,还有民间的悬赏,让他避无可避。

无奈之下他只得逃来北方,没想到那些人得知他到北方后,竟仍不肯放弃,先后派了不少人来追杀他。

最后李琎只得隐姓埋名,投到沈家做了个佃户,才避过了那些人的耳目,过了些安静的日子。

后他又得朋友相助,本想以李长儒的身份参加科举,待有功名后再为自己伸冤。

却没想到文举比武举更加黑暗,他屡试不中,蹉跎了那些好年月。

朱元璋听完李琎的讲述,沉默了一会,道:“好,你的委屈咱都知道了。”

“咱就封你一个户部员外郎,算是对你这些年的补偿吧!”

随着朱元璋的话音落下,在场之人皆是一惊。

李琎闻言,连连叩头道:“草民叩谢天恩,从今以后,草民定当竭尽全力,报陛下知遇之恩。”

朱元璋扶起他,道:“好了,大敌当前,你也不用再弄这些虚礼,且随咱回宫商讨退敌大计!”

李琎见状,急忙擦拭掉眼角的泪水,同时再次谢恩。

朱元璋笑了笑,接过王承恩递过的马缰,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李若琏匆匆交代后,又找来两匹马,与李琎一起朝皇城赶去。

小说推荐:《长生从御兽师开始》《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青连浮沉录》《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官人官色》《空间渔夫》《谍海青云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朱元璋穿越崇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