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流言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回到咸阳宫已是酉初时分,朱厚照用完膳,赵婆婆按时过来替太子篦头。
伺候的小太监事先得了吩咐,掩上门出去了。
赵婆婆手里梳着,嘴上也不停,
“您说这三月最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荠菜都没长出来多少,可草桥那头的人已经担着椿芽、黄瓜在西角头叫卖了。那黄瓜还没老婆子的大拇哥粗,闻着却是喷香,你说稀奇不稀奇?俺三姨夫家堂侄女的二表舅在太医院当吏目,听他说,这些个不应天时,吃了伤人...”
朱厚照一边推算着赵婆婆家的拐弯亲戚该管她叫啥,一边琢磨着一会儿怎么开口。
篦完头,朱厚照起身扶着赵婆婆坐在椅子上,躬身一礼。
赵婆婆正在发懵,待瞧见太子朝自己行礼,登时惊得跳起来,“太子这是作甚,折杀老婆子!”
朱厚照说道:“赵婆婆勿怕,俺有些事情想向您请教,还盼着婆婆能替俺解惑。”
“太子万万别客气,只要老婆子知晓的一定禀上。”
“俺听闻,这几年外头传言俺非皇后所生,另有生母。不知这传言都是如何说的?”
赵婆婆听罢,心里“咯噔”一声,这大户人家的阴私最是要命,哪里是好当面说的。
赵婆婆心里慌乱,眼神飘忽,嘴里嗫嚅着:“老婆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哪里知道这些...”
“婆婆放心,此事就是咱们私下说说,再无旁人听到。毕竟传言与俺有关,俺也再无其他人可问,只能求婆婆给俺讲讲。”
朱厚照信不过刘瑾,刘瑾虽在宫里打混多年,人脉不少。但这皇宫里的正经主人毕竟是皇帝皇后,刘瑾忌讳太多。再说他听到的也是别人告诉他的,未必可信。
赵婆婆低头看着手里的篦子,不肯出声。
朱厚照只得低声劝道:“婆婆莫怕,只是些市井传言,俺也并未当真。婆婆只需将听到的说与俺便是。”
说完又是一揖。
赵婆婆继续研究手里的篦子,没有接话。
算了,朱厚照叹了口气,正要送赵婆婆出去,却听赵婆婆幽幽地长出一口气,“太子是君,君有命小民不敢推辞。这几年伺候太子,也看得出您是个厚道人。俺只是怕招来祸事,三虎他媳妇去年刚得了个小子...只盼万一有什么事,您能护着俺家。”
朱厚照点头说道:“俺是个守信之人,既答应了婆婆,那定能护得婆婆一家周全,且安心。”
朱厚照觉得自己这个太子被小瞧了。
再次扶赵婆婆坐下,自己又从一旁扯过来把椅子也坐了。
“老婆子也不知从何讲起,这东一嘴西一嘴的,各种说法都有,当不得真。
不过这闲话里的人却是真的,老婆子还见过,前几年隔三差五地拿着东西在西安门外面等人。
这人名叫郑旺,原是寿陵卫的军余,家就在天寿山南边。这寿陵卫后来改了名字,现下叫武成中卫,寿陵那是景泰爷的陵寝,后来他兄弟复辟又给刨了...”
赵婆婆讲到这里觉得不对,这好像是人家太子的亲戚。不好意思地笑笑,
“人老了嘴碎,太子恕罪。”
刨了就刨了呗,都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做都做了,还管得住人家的议论?
“这郑旺不是个踏实人,整日里游手好闲,和卫所里一众没有正经出息的闲汉到处惹事。
家中全靠他娘子支撑,他娘子姓赵,娘家在白浮社,是个能吃苦的。郑旺只有一女,乳名唤做王女儿,自小跟着她娘种地砍柴,很是懂事。
郑旺好赌,后来赌输了欠了人家银钱,挨了几顿狠打。就想从哪里凑些钱出来。天杀的,想不出来门路,就琢磨着卖了自己女儿。
他娘子哪里肯,死活不让,叫那郑旺打得满脸开花,门牙都打掉了。
这郑旺寻思,既是卖女儿,就要卖个势力人家,以后也有个依仗。就托他那些狐朋狗友在京城里找门路。
先开始是七两银子卖给了东宁伯家做粗使丫头,后来听那些狐朋狗友说起,东宁伯家祖上是鞑子,其实没甚势力。
郑旺后悔了,又找到人家门上要人。他也不想想,东宁伯家再没势力,那也是封了爵的人家,岂能容他这般消遣。郑旺被拿到后院一顿打,右腿叫打折了。
东宁伯府也觉得晦气,银子也不要了,将他和他女儿一起扔了出来。他女儿那时才十二岁,寻了个破门板,拖上他爹回家。
东宁伯府在能仁寺边上,离着阜成门不远。那天阜成门不少人见着了。唉,可怜见的,小小的身板,一边哭一边往城外挪,背上叫绳子磨得血乎乎的。
那郑旺回到家养好了伤,又开始作妖。
他有个朋友姓妥,家里是锦衣卫的,打听到京里沈通政家在买下人,那沈通政据说是皇后的姑父,郑旺就又动了心思。这次把女儿卖了十两银子,分了二两给那京里的朋友,让他照看下女儿。
过了半年,姓妥的找到郑旺,说她女儿被沈通政家送进了宫,他成皇亲了。
那郑旺听了自是大喜过望,赶忙托了他找宫里的关系,看看能不能联系上闺女。
那姓妥的在宫里还真认识个太监,帮他打听下来,是有个叫王女儿的宫女,不过现下已改了名。
郑旺得了消息就进了城,找到他那朋友,求着递个讯儿给他女儿出来见一面。
俗话说,泥人还有三分土性,他女儿却根本不想见他。郑旺没辙,只好回家搜罗些粮食土产,托那太监以他娘子的名义送了进去,他女儿这才回赠了些衣物给她娘。
一年后,那宫里的太监有日突然来找姓妥的,说是王女儿为当今天子生了个儿子,大家这下都要发达了,还嘱咐千万不要外传。
郑旺那狗肉朋友听得心热,当即跑去郑旺家道贺,这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
郑旺此后往皇城跑得更勤快了,但他那闺女始终不见他,他也总进不了皇城的门。自古哪里有进不了宫的国丈,你说可笑不可笑。
还有个蹊跷事,说是有一年仁和公主的儿子曾把郑旺叫去说话,还送了不少东西给他。真真假假的老婆子也弄不清楚,不过自那以后还真有不少人把郑旺当皇亲看待。
这消息流传好几年了,外头传的人也多,老婆子听的大概就是这些。
常言道,流言止于智者。太子不必在意,就当是个话本子听听算了。”
送走了赵婆婆,朱厚照躺床上细想刚才听到的。这事透着古怪,说是谣言吧,可这故事里沈通政、仁和公主、东宁伯可不是假的。
沈通政叫沈禄,还真是皇后的姑父。原是个举人,弘治元年,父皇加恩升为通政使司左通政,现在是礼部右侍郎兼通政使,正三品的高官。
仁和公主更是宪宗长女,父皇的妹妹。仁和公主儿子好几个,常在外面行走的叫齐良,自己也在宫里见过,现在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东宁伯家就不用说了,超品。
如果全是谣言的话,事涉朝廷大员和锦衣卫高官,指名道姓的不太可能流传这么些年,真当锦衣卫吃干饭的?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无限公路就业指南》《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红楼之平阳赋》【异度荒尘小说网】《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你们修仙,我种田》《噩梦使徒》
《中兴大明:朕的特长不一般》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