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刻钟之后,刘贺终于吃上了今天的第一顿饭,也不知道应该算是早饭还是午饭。

一碗粟米粥、一碗莼菜羹、一碟糟姜、几条蒸肉脯和一杯清茶就构成这顿早饭的全部内容。

身为堂堂的大汉昌邑王,刘贺想要获取更奢侈的食物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但是由于烹饪习惯不同,汉朝实兴的一些美食对刘贺来说和黑暗料理没有太多的区别。

当刘贺皱着眉,把最后一块已经干得有点发硬的肉脯放进嘴里之后,他就下了一个决心:这个月要让工官给他锻造一口好的铁锅,然后他再亲自教膳夫们做几道拿手好菜。

和丰富的烹饪材料相比,多样化的烹饪技术更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刘贺费劲儿地把肉脯咽了下去,还没来得及用手边的茶水把扒在喉咙里的肉丝儿冲到肚子里,禹无忧就走了进来。

“殿下,车驾已经在后门准备好了,我们随时可以出发了。”

“寡人刚刚吃完饭,可否休息一刻钟。”刘贺用商量的语气问道。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望殿下能……”

“走吧,寡人休息好了。”

“唯!”

郎中对侍奉的诸侯王有劝诫之责,虽然这两年刘贺给他们教了不少的东西,却始终没有办法让他们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给刘贺增加了不少烦恼——被唠叨的烦恼。

刘贺并没有直接出宫,而是在一间王宫的一个偏殿里换上了一身麻衣,然后才带着禹无忧来到了昌邑王宫的侧门。

这個侧门的外面正对着一条僻静的小巷,此时既没有车驾,也没有护卫,甚至连车夫都省了。

儒家古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御就是驾车,儒家认为能够架好车就能治理好国家,所以身为儒生的禹无忧自然也就是一个称职的老司机。

此时,门里门外只剩下刘贺和禹无忧两个人,其余的郎中已经被禹无忧安排到诸曹去帮忙了。

之所以要轻车简行,还是因为刘贺身份的问题。身为昌邑王的他,还是要尽可能地在王宫外隐藏自己的身份,招摇过市地前往相府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辆马车很简陋到了破旧的地步,外面看不出任何昌邑王府的标志,里面坐上去当然也不会很舒服。

可刘贺此刻心情非常愉悦,他径直跳上马车,一头就钻进了车厢里。

刘贺的灵魂二十五岁了,身体只有十九岁,不管从哪方面看,都还不算太老,更何况,男儿至死仍少年。

不管刘贺平日里再怎么摆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但是只要能短暂地摆脱诸侯王这重身份,也会感到放松。

如果有得选,刘贺更想当一个仗剑天涯的游侠,而不是做处处都要小心翼翼的大汉昌邑王。

刘贺掀开那摞着层层补丁的车帘,看了一眼王宫那庄严的飞檐,干脆利落地说道:“禹郎中,我们出发!”

“唯!”

昌邑县三月份的风还有一点冷,但是今天的太阳已经升了起来,照在身上,非常惬意。

在一阵阵清脆孤独的铃铛声中,沉重的马车在昌邑县凹凸不平的路上缓缓向前。

昌邑县是昌邑国首县,孝景帝时是山阳国的国都;后来山阳国国除,又复置山阳郡,昌邑县自然是郡治所在地;山阳郡改为昌邑国以后,这里成了昌邑国国都。

经过六七十年的营建,昌邑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城,东西宽度近四里,南北长度三里有余。

整个昌邑县拥有二十余万的百姓,占昌邑国人口的三成左右。

昌邑城和长安城的布局类似,城内大部分空间主要是宫殿、府衙和达官贵人的宅邸,只有北城和北城外才是百姓生活活动的坊市。

昌邑王宫位于昌邑城东南角,中尉府位于东南角,而相府则为靠东北的位置,至于昌邑县本身的县寺则夹在相府和中尉府之间。

因此刘贺这一天的行程,其实就是要绕着昌邑城跑一整圈。

时间紧,任务重,一刻钟都不能耽误。

从王宫到中尉府这段官道就在南边的城墙下,除了偶尔能碰到各曹各官的吏员之外,几乎看不到平民百姓。

所以也就没有太多值得看的东西。

因为人少,刘贺也不怕被人认出来,索性就把车厢前面的帘子掀开了,和驾车的禹无忧聊起了天。

其实,禹无忧进宫并不久,几乎是和“现在的”刘贺同时来到王宫的。

刘贺来到这里时,这具身体的主人不到十五岁,因为缺乏父母的管教,又加上身边有一群恶奴,所以已经开始做出一些癫狂悖逆的事情了。

昌邑国一众属官对昌邑王负有劝诫教导之责,于是就给他挑选了一批儒生当随身的郎中,禹无忧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刘贺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发现禹无忧是这些郎中里的佼佼者,于是就开始着重培养。

一年多的时间,刘贺已经让禹无忧成了自己的左右手。

刘贺翘着二郎腿躺在车里,看着禹无忧挺拔的脊背,突然想起自己这一年多的时间只顾着给他们灌注知识了,却对他的私事不甚了解。

“无忧啊,我记得你好像不是昌邑人吧?”

“嗯,我是长安人。”

刘贺一听长安顿时来了精神,一屁股坐了起来,嘴里那根咀嚼得索然无味的茅根也吐了出去。

“长安?”

禹无忧没有回头,只是“嗯”了一声。

要是在其他地方,禹无忧的行为已经是大不敬了,但在刘贺这里是个例外。

“在周围的郊县还是在长安城。”

“郊县,在下杜。”

刘贺更有精神了,他往前凑了一些,直接问道:“下杜,你熟悉吗?”

“熟悉,我娘舅家就在下杜,小时候每年夏天我都要陪母上大人去省亲的。”

“下杜是个好地方啊,人杰地灵。”刘贺感叹了一句。

“殿下应该从未去过下杜吧,为何对下杜如此关心?”

刘贺自嘲地笑了笑说道:“当然,我连封国都出不去,又怎么能去下杜呢,不过那里有一个我一定要去见一见的熟人。”

禹无忧听出了刘贺的不满,但这不是他能枉自议论的事情,于是索性就没有接话。

反倒是刘贺,心情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他重新从马车新换的垫子下面扯出了一根茅草根,放进嘴巴里嚼了起来,甜丝丝的味道让他重新愉悦起来。

“哪日如果有了时间,我们再去下杜看看。”

“唯!”禹无忧提高声音说道。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朕非汉废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浴火重生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历史 连载 286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2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 连载 686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