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朕非汉废帝》最新章节。

如果天子只是随口说一说,那么人们一定会认为天子或是在痴人说梦,或是被方士所欺瞒。

总之所言之事都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

毕竟,天圆地方可比什么“日为天心”“七分汪洋,三分大陆”之类的话要容易理解多了。

然而天子不仅在《地理会要》中将这些内容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还推出一本画了许多舆图的《海国舆图》。

这舆图的轮廓画得非常详细,山川河流湖泊树林,一应俱全,不是普通的方士能够编出来的。

而且,画舆图的方式也与常见舆图不同,大小比例合适,所有标记各有不同,让人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天子还拿了工匠做好的“地球”“月亮”“太阳”来给诸生讲课。

月绕地转,地绕日转,其中的关系讲得明明白白。

文字、舆图和模型全部可以严丝合缝地对上,没有任何出入和纰漏,让人不能怀疑此事的真实。

大约半个月之后,舆图就从蓬莱学宫流向了民间:书肆里的《地理会议》《海国舆图》百钱一册,量大管饱。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过这两本书,参与谈论的人也越来越多,相信此事的人也越来越多。

就连不少不得志的腐儒都加入了其中。

他们翻遍先秦的典籍,拼命地找到只言片语,只想来注释《地理会要》《海国舆图》的合理性。

其中被人引用得最多的自然就是《山海经》。

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到底是何人,在大汉也并无一个定论。

虽然托古为大禹、伯益所做,但是成书的时间应该是战国末年和秦汉之交。

但是,不管作者是何人,《山海经》是一本奇书是毋庸置疑的。

这时的大汉百姓对地理知识没有完整的认识,所以一直将《山海经》当成了真正的地理书来读。

如今,天子推出《地理会议》《海国舆图》之后,这《山海经》又一次以更高的声望回归到了众人的视野当中。

于是,人们自学成才地将《山海经》和《地理会要》进行比对,将两者相似之处合在一起来看。

阿美利加就是扶桑,阿非利加乃“不周负子”山……

参与讨论的人越来越多,在两者之间找到的证据也越来越多。

如果冷静下来细细地推敲,很容易看穿其中的讹误。

但是在东扶桑公司掀起的“出洋淘金”热潮下,这些讹误都被有选择性地忽视了。

更何况,还是那个有力的证据。

天子从少府中拿出了十亿钱投入到东扶桑公司中,这就足以证明《地理会要》《海国舆图》不是随意编造的。

若是没有任何的希望,天子又怎么可能掏出真金白银呢?

要知道这普天之下,恐怕没有人比天子还能赚钱了。

天子总不可能自己骗自己吧?

于是,上到巨室大族,中到寒门庶民,下到泼皮无赖,都开始谈论出洋淘金之事了。

除了《地理会要》《海国舆图》之外,再也没有太多实实在在的东西了。

但是,这仍然是难以阻挡世人探索大海,寻找财富的心——人永远是逐利的,大汉的臣民同样如此。

在孝武皇帝治国的几十年间,大汉从来未海禁过,不管在海上还是陆上,都仍然保持着极强的野心。

朝堂如此,天子如此,天下的百姓自然也如此。

只要向外探索的心没有被禁锢,虽然也安土重迁,但是只要有商机和利益,百姓也愿意冒险前往。

否则,通向西域的商路,怎么可能一直驼铃不断,商旅不绝呢?

鼎新元年的八月份,从长安三辅到关中平原,再到函谷关以东的各个郡国。

议论“出洋淘金”的声音是越来越大。

那些成功入股东扶桑公司的豪猾庶民自然可以慢慢等——等着和天子一道分钱。

但是那些没有抢到入股机会的人却坐不住了。

于是,自然有聪明胆大之徒,开始按照东扶桑公司的条例成制,成立了五花八门的公司。

南交趾公司,广陵公司,蓬莱公司……各种各样殖民公司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有钱有势的巨室大族出钱,身无长物的泼皮无赖舍命,老实本分的良家出力。

不管是郡国府衙还是中央朝堂,对成立公司之事没有任何的阻拦。

只要每年向水衡都尉缴纳占股金半成的“公司税”,就可以拿到出海经商的符传。

民间贸易比官营贸易的规模要小,但是效率却出奇地高。

九月初一,第一支出洋寻找阿美利加的船队,就匆匆忙忙地从泉州出发了。

这支船队由三艘并不适合远洋航行的旧式楼船组成,水手总共有两千余人。

他们没有沿着大汉东南海岸线向南航向,而是义无反顾地径直向东航行——目标就是《地理会要》中的阿美利加。

三艘高大的楼船里,不仅装了两千多个水手,还带有茶叶、瓷器和丝绸——准备用来和阿美利加的殷人交换黄金。

除了《地理会要》《海国舆图》之外,他们手中就只有罗盘可以依赖了。

这样仓促的准备,这支船队的前途自然是凶多吉少,能够安然回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是他们仍然出发了。

这将会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无数的传说。

在这支船队的身后,还会有更多的船队和税收,它们会劈波斩浪,驶向大洋,去寻找《地理会要》中提到的“七大洲”。

纵然九死一生,也不会停下脚步。

……

民间江湖的这些变化,自然会源源不断地传到刘贺的耳朵里。站在高高在上的未央宫,刘贺将民间这种狂热看得格外清楚。

在蓬莱横帆船和六分仪普及推广之前,出洋远航一定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这些抢先出海远航的人,莫说是找到新大陆,就是想要中途折返安然归来,恐怕也难于登天。

不知道有多少高大的楼船,会在阴晴不定的大洋中被风浪撞得粉碎;不知道又有多少大汉热血男儿,落个葬身鱼腹的下场。

但身为天子,刘贺并没有下诏阻止此事,反而让《长安月报》对这些事例进行了连篇累牍的登载。

而且他亲自为那第一支出海的船队题了匾,称赞他们是大汉的“海上夸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浴火重生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历史 连载 286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