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在古代开私房菜馆》最新章节。
翌日卖完冰粉,柴玉领着柴旺去了趟杂货铺,买了只小石臼,准备用来捣茯苓粉。
回忆完做茯苓糕所需的东西,柴玉顺便称了一斤糖,买了萝筛蒸屉和笼布,接着又去粮铺买米粉。
粳米时价一斤六文,江米一斤八文,若要磨成粉,每斤工费要三文。
那小二听得柴玉说每样只要一斤,愣了一下,随即道:“每样一斤?小娘子这不是打趣人么?谁家磨粉一回不磨个三五斤的,一斤够几个人吃呐?”
这番阴阳怪气柴玉也没放心上,道:“家里人少,吃不了太多。”
要是往常遇见这种嘴贱的,她宁愿把那几个钱给了乞丐都不会叫他赚了,但这回不行啊,清水镇只有这一家粮铺,就是不耐烦也得忍着。
那小二听罢冷哼几声,到底是量了米拿去磨。
来时又推又挑的,回去倒是轻松多了。
空的桶盆连带着买来的东西一块放在羊角车上,姐弟俩一人推一边。
柴旺把那两袋米粉看了又看,问道:“大姐,咱们买米粉就是要做你说的那个糕点吗?”
“嗯,晒了两天太阳,晌午时应该差不多了。”
想到糕点,柴旺有些忿忿的,“那小二说话实在难听,咱们不叫他挣咱们的钱才对。”
嗯?
柴玉笑笑,道:“这是没法子的事,满镇上只有这一家粮铺,再不痛快也只能梗着脖子买了。”
“不过没关系,等咱家房子修好了,咱也买个石磨,想磨什么粉就磨什么粉,咱不求人。”
“冬里下了雪还能磨豆子煮豆浆做豆腐,想吃什么都有。”
豆腐不是稀罕物,两三文钱就能从豆腐阿嫂那端挺大一块,但从前王氏掌家,哪里舍得花那个钱,多数都是泡豆子做。
尽管如此,大房的孩子也不是每次都能得一碗豆浆一块豆腐的,所以柴旺还挺想那一口。
想到往后都是好日子,手上的劲儿也更足了,一发力,用肚子顶着车把就往前推。
~
回到村里,还没走到村尾去,就看柴红站在屋外招手。看着是在笑的,那应该没发生什么坏事。
来到跟前,没来得及问咋了,柴玉就被拉着到了翻好的菜地,“大姐,地我翻好了,能种了吧?”
翻出的地大约有一米宽两米长,柴玉细细看了一边,见里头确实没有草根,泥块大小也均匀,点头道:“挺好的,晌午咱们去林子里搂些枯叶埋进去,再弄些草木灰和土拌匀了撒上,等一夜就能种了。”
吃了饭稍歇一会儿,再抱着逗一逗小四,柴玉这几日早出晚归的,即便在家也是往山里跑,都没怎么正经抱过这小孩儿。这会儿放在腿上,竟觉很有些份量了。
柴红就笑,“饿了我就喂,每天还能喝上一顿牛奶,要是不胖点就对不起我操的心。”
是了,想想柴红也才九岁,就跟个小大人似的整天照管小四,不是哄睡就是喂米汤喂奶,等小四睡了还要抽空开菜地做饭,也挺辛苦的。
“等房子建好了我去镇上瞧瞧,看哪家木匠铺会做带木轮的车,咱买一个回来,你走哪就把小四推哪,也省得成天抱着了。”
“好啊,那我就省心多了。”柴红笑说。
说笑了会儿,留下柴红在家带小四,柴玉领着柴旺直接在屋后的山上搂枯叶。
没有畚箕,就只能用抱的,好在不远,两个人跑了三趟就抱回来许多。
用锄头挖开上层的土,把枯叶均匀铺上,上面再薄薄盖一层土。剩下的土则倒上草木灰拌匀再铺上去。接着又去山泉处提了多半桶水撒上,静止一夜就能下种子。
往后要是缺肥了,等茅房建好,提几桶粪水一泼就是,保管长得壮。
看着好不容易规划出来的菜地,柴玉心想改天动工时要叮嘱几句,别给毁了才好。
吃过晚饭后,两个都知道柴玉今儿是要做一种糕点的,所以等她开始动手时,就都凑过来看。
晒干的茯苓十分坚硬,一石杵下去纹丝不动。也就是这时代没有粉碎机,不然就这么点茯苓都要不到半刻钟就能打成粉。
捣了没几下,胳膊就开始发酸,看她做的辛苦,柴旺抿唇道:“大姐,我来做吧,你教教我,我能行的。”
柴玉停下动作,笑着把眉一挑,“好啊,你来捣粉,正好我歇会儿。”看你能坚持多久。
其实也坚持了挺久的,至少比柴玉想象的久。
“做这个就跟驴拉磨似的,你别睁眼,就不会觉得太累。”
柴旺果然闭上眼,没几息复又睁开,苦哈哈道:“还是累,这法子不管用呢。”
肯定不管用啊你个傻蛋。
柴玉笑了会儿,才叫他停下,“好了,你歇会儿,换我来。”
捣了两刻钟有余,瞧见石臼底有不少粉末了,柴玉才叫拿了只碗来,用萝筛把细粉末筛进碗里,剩下的大颗粒接着倒进石臼里捣。
好在做茯苓糕不必放太多茯苓粉,不然做出来味道发苦,毕竟是个药材嘛。
头一次做的不多,三种粉按比例放了,然后再加糖拌匀。
加水这步非常关键,不仅要用温水,还得边倒边搅。水多了蒸出的糕不够绵软,水少了则不易成型。
搅好的粗颗粒用手搓松散,到握紧成团,掰开时截面略平整才算好。
蒸屉不大,架在铁锅上刚刚好,柴玉把那块雪白的笼布拿出去搓洗了,接着铺在笼屉上。
“大旺,把萝筛给我拿来。”
搓散的湿粉用萝筛直接过滤在笼布上,再用竹片轻轻按压刮平整,再用刀小心切成小块。这样提前切过一遍的,做好后就不必再切,免得破坏了。
“大旺别捣了,来烧火。”
“好。”柴旺放下石杵,跑去屋角扯了把干草用火折子点燃,接着往石头灶里塞了些树枝子。
“大姐,要蒸多久呢?”
“两刻半就能出锅。”
这回挖的茯苓晒干有一斤多,要是拿来做茯苓糕够用好多回,不过空了还是要再找找,这东西拿来煲汤或是煮水都有很好的功效。
晒干的茯苓跟薜荔籽一样要密封保存,柴玉寻思着明儿去镇上就顺带买两只带盖的陶罐,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东西,一定得好好保存。
蒸到了时辰,柴玉便叫停火。
屋里没个桌子,柴玉只能把笼屉放在日常搁碗筷的石板上。碗筷倒也不用费心找地方放了,直接一人端一个,等着揭笼屉盖子就是。
一阵水汽随着揭盖的动作蒸腾而起,柴玉小心吹开,露出里头雪白的糕点,叫两个小孩看。
“大旺你离远点,口水别滴进去了。”
柴旺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蹲着往后退了一步。
蒸前就切了块的,这会儿也好拿,净了手用筷子夹就行。
柴玉给两人一人分了一块,“趁热尝尝,看味道如何?”
才出锅的茯苓糕白嫩软绵,放在粗瓷碗里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就好像这样好看的糕点合该摆在精致的小碟里。兄妹俩仔细看了又看,才敢下筷子小口品尝。
“好吃!软软的,跟云朵一样的!”
“软糯里带着嚼劲,还有股淡淡的米香。”
柴旺倒是给了个中肯的评价,就是柴红,跟云朵一样是什么鬼?
不过也是好评就是了。
柴玉笑了,“好吃就多吃几块,笼屉里还有不少呢。”
柴红也笑了,伸出筷子又夹了一块吃着。
“大姐,这个糕点也卖吗?”柴旺吃了一块就放下了筷子,他比较关心一块能卖几文,“这糕点叫什么名字?要怎么定价呢?”
柴玉想想道:“这糕点蒸出来色如白玉,不如就叫她白玉糕好了。”
“至于定价……”
决定做茯苓糕时,她就没打算像卖甑糕的老阿婆一样摆摊售卖,而是想往点心铺子送。也不是送成品,而是送方子。
有这个想法后,她也去镇上几家点心铺子看过了,里面大多是各类造型精致的酥点、夹心小饼,或是桂花糕这类常规糕点,并没看见有任何茯苓制品。
这倒也不奇怪,便是在后世,用茯苓制糕点也是从明清时期才开始的,并不是一早就有,所以她不担心卖不出去,不过是多费点口舌多碰几次壁罢了。
至于为什么要卖方子呢?
因为这玩意做起来实在费力,别的不说,光捣粉一项就能把她累够呛。再加上其他步骤,那她一整夜就不用睡觉,只一直守着锅蒸就完了。
还是拿了银子琢磨其他吃食好些,若能成功推销出去,兴许她还能在异时空重新把自己的私房菜馆开起来。
想想就美滋滋。
打定主意,柴玉没说定价的事,“明儿去镇上再看吧。”
柴红一听,以为她明儿就要拿着去卖,当下就摆手,“那我不吃了,这些都留着明天卖。”
“没事,吃吧。”柴玉笑了,指了指笼屉里剩下的茯苓糕,“放一夜就不新鲜了,拿去卖的明早现做就是。”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