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课后,谭老师让五个学生自由创作一朵牡丹,用以检测她们这几天学习的成果,作品必须在第二天的课前上交。
“你做什么色调的?”刘文文问陶枝。
陶枝看着眼前五颜六色的蚕丝线,想了想道:“橙色吧。”
刘文文犹豫了一会,“那我做朵粉色好了。”
李静选了中规中矩的大红色,不做渐变,她塑形做的好,成品出来后倒也很不错。
另外两个学生一个做了梦幻彩虹色,一个则做了渐变紫,用色都十分大胆,成品效果也很出彩。
“年轻就是不一样啊,什么都敢尝试。”李静笑着打趣了一句。
刘文文做的粉色在修花型时出现了一点失误,但她也懒得再改了,最后只剩了陶枝一个人在教室,她手生一些,做的也就慢了点。
忙完已经快到七点,卓烨在五分钟前给她发过信息,说在门口等她,果然出了院子后便看到他站在一丛翠竹之前,挺拔的身形,与身后景色相得益彰。
卓烨看到她,迎上来两步,跟着又朝她伸过手来,那一刻陶枝以为他要牵手,当即心跳如擂鼓,直到卓烨从她手里接过她提来上课的工具袋才暗自松了口气。
卓烨注意到她脸上的神情,想到什么,最后不动声色地笑了笑,“今天下课比平时晚?”
陶枝有些窘迫地摇了摇头,“今天的作业我做的比较慢。”
“听起来好像挺难。”卓烨拐着弯安慰,陶枝侧头看了他一眼,很快又移开,“确实有点难。”
两人并着肩走,早春的苏城湿冷,陶枝将手放在外衣口袋,卓烨看着她微微低垂的小脑袋,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慢慢来,别着急。”
手心的温度带走了一部分逼人的寒气,暖意从头顶的位置直接流窜到心脏,陶枝不经意地缩了下脖子,脸上升起一阵热意。
“晚上吃什么?”陶枝赶紧寻了个话题。
“听说附近有家私房菜不错,走路可能要十分钟,去吗?”卓烨问她。
陶枝点头:“去吧。”
苏城地处江南,素有小桥流水、吴侬软语之称,白天时陶枝没怎么出来走动过,但晚上的夜景却是百看不厌的,青砖白瓦廊前挑灯,自有一番别味的风情。
就是在这样的景色里,跟自己喜欢的人走在一起,总有一种他们在约会的错觉,陶枝时不时偷看旁边的人一眼,夜色的衬托下,卓烨的侧脸格外的俊朗。
十分钟的路,很快就走到了,私房菜馆在一座雅致的院子里,两人坐在外间,可以看院落里的假山和流水。
菜都是现点现做的,上的有些慢,陶枝坐在长条的木凳上,看廊边种的几株不知名的小花,颜色是很少见的浅蓝。
“这是附地菜,可以吃的。”卓烨说道,陶枝好奇他怎么连这都知道,随后见他晃了晃自己的手机,才知道是现查的。
“花挺好的。”陶枝笑了笑,跟着又指着另外一株爬在架子上,开紫白色小花的植物问道:“那这又叫什么?”
“豌豆。”这次卓烨直接就回答了,陶枝一听,凑近仔细看了看,还真是豌豆,以前季珍会常买豌豆嫩苗来做汤,但上面的豌豆花她却是第一次见。
大自然的色彩丰富多样,饶是再好的调色师也不得不甘拜下风,陶枝看着小花清雅的紫色,有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调出这么好看的颜色就好了。”
“有差别才是艺术家个性的表述吧。”卓烨说道。
陶枝愣了愣,没想到他还会有这样的见解,“可我是俗人,不是艺术家。”
“不是说艺术也来源于生活吗?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俗人,所以艺术家也是俗人啊。”
陶枝想了想,觉得对,又好像不对,最后只能笑笑:“你哪来这么多歪理。”
卓烨伸手赶走一只扑到桌面小灯上的飞虫,“我只是比较善于思考。”
陶枝盯着他的动作,而后将目光移到他脸上,神情略严肃道:“那你是说我不爱动脑筋?”
“我可没这么说。”卓烨笑着反驳。
他们总是能聊着聊着就变成争锋相对,幸好有服务员过来上菜,才中止了接下来的闹剧。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糖醋小排,扑鼻的酸香味很勾人的食欲,关于动不动脑筋的事瞬间被陶枝抛到了脑后。
私厨的招牌菜向来不会让人失望,陶枝一连吃了好几块方才过瘾,“你怎么发现这里的?”
“朋友介绍。”卓烨慢条斯理地放下筷子,跟着提起一旁的紫砂壶,给陶枝的杯子里添了些热水,“今天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陶枝反应过来他问的什么,如实回道:“比昨天好很多了。”
“我记得你以前没这么大反应。”卓烨说,语气平淡的像在谈论天气。
“在芫城的时候确实不会这样,可能这边太湿冷,也点水土不服的原因吧。”陶枝也是极其自然地解释。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青梅竹马吧,哪怕说起这种私密的事情,也半点没觉得难为情。
吃完饭出来,寒气又更重了些,卓烨打了个车,中途路过一家便利店,他下去了一趟,回来后手里多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个暖手袋和一包暖宝宝,“给你晚上睡觉的时候用。”
陶枝今天其实好了很多,但还是接过,“谢谢。”
吃饭的时候会时不时地给她添热水,处处妥帖,像个贴心男友,但陶枝觉得,现在的卓烨更像是哥哥,因为只有哥哥才不会对妹妹说情话。
而正是这样的关系,让她分外舒适。
第二天上课前,刘文文和李静看到了陶枝做的牡丹,果然是慢工出细活,成品很惊艳,橙色为主色调,白色点缀其间,增加了层次感,叶片用的是极浅的蓝,整体看着雍容华贵,但又不失俏皮可爱。
谭老师很是赞扬了一番,课后还特意将陶枝留下来,“我看你在配色上确实很有天赋,虽然手还有点生,但手艺人嘛,多练练自然就会慢慢的熟练起来,可创意是难得的,这次你虽只跟着我学半个月的课,但我也是惜才的,如果你愿意,以后我其它的课程你都可以优先报名,我可以免学费教你。”
陶枝一时受宠若惊,但更多的是自愧不如,谭老师可以为技艺传承无私奉献,而她却只想着要将所学尽快地转换出相应的经济价值。
“谢谢老师对我的认可,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先要有面包才能有理想这个道理陶枝还是明白的。
谭老师满意地笑道:“好,那接下来的课你加油哦。”
晚上,陶枝将今天受到表杨事转述给卓烨,高兴的像个考了一百分的孩子,卓烨四下看了看,最后在路边摘了朵不知名的小野花,扯了一片花瓣贴在她的额头,“受表杨的孩子应该得到小红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