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夏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如约而至,琅琊阁大门敞开,迎接着满城的灯火与欢声笑语。
在陪伴陆二和陆薛氏游览琅琊阁的热闹间隙,陆郁雾心中早有打算,她要抓住这个机会去找智仙。尽管身后传来陆紫菀和陆瑶琴的轻声揶揄,她的脚步却坚定地向着目的地迈进。
途中偶遇子业,从他口中得知,自晨诵结束后,智仙便一直静坐于禅房,打坐入定。
她心中明白,此刻打扰他或许不妥,但在内心深处,却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驱使她迫切地想要见到他。
陆郁雾巧妙地躲避着旁人的目光,悄无声息地穿过人群,向着智仙的禅房走去。
院子的门扉轻轻掩着,透过那细微的缝隙,可以窥见智仙静坐于古树下,身影融入了四周的宁静之中。
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金光,轻柔地披在智仙身上,仿佛天界的圣光,在他的头顶缓缓绽放,赋予了他一层神秘的光环。
她静静地伫立在门外,沉浸在这宁静祥和的氛围中,直到耳边响起那熟悉而温和的声音,将她的思绪从远方轻轻拉回。
“郁雾小友,既然来了,何不踏入这宁静的庭院,与我共享片刻的安宁?”
她缓缓抬起眼眸,目光穿越了那层金色的光辉,直直地撞入了智仙那双深邃而温柔的眼眸之中。
“我只是担心,我的出现会惊扰到住持的修行,扰乱这份难得的宁静。”
“贫僧曾言,你的到访,从不是打扰,而是这禅院中的一抹温馨。”
陆郁雾带着一抹灿烂的笑容,坐到了旁边的秋千上。这个秋千,是她十二岁那年,与智仙结下深厚友谊后,她满怀期待地请求智仙亲手为她制作的,它见证了两人之间纯真而坚定的友情。
听到智仙的话语,陆郁雾的脸上绽放出一个温柔而甜美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这份情谊的珍视。
突然,她眼中闪过一丝灵光,仿佛想到令人兴奋的事情,她轻声提议:“今天正值上元佳节,如果住持晚上没有其他安排,不如我们一同去赏灯会,享受这节日的欢乐。”
“对了,您还记得我上次随父亲回乡的事吗?归途中我们不幸遭遇陆大的拦路,幸得你教授的技巧,我才能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感受到智仙关切的目光,陆郁雾轻轻举起双手,指尖相触,仿佛在向天空起誓:“住持请放心,我向来恪守自卫的原则,不过,我还是给了他们一点微不足道的‘小礼物’,让他们记住这次教训。”
陆郁雾静坐在轻轻摇曳的秋千上,目送智仙的身影缓缓站起,步履从容地向她走来。阳光穿透青松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点点星光,轻柔地披在智仙的僧袍上。
蓦地,她的心中涌起一阵悸动。
陆郁雾轻咽了一下喉咙,正想开口说话,却感觉到智仙那宽厚而温暖的手掌轻抚着她的发顶,如同春风拂过湖面,激起一圈圈温柔的涟漪。
“贫僧深信郁雾小友。”
陆郁雾抬起头,目光穿透了那层金色的光辉,直直地撞入了智仙那双深邃而平静的眼眸,仿佛能够洞察世间一切的宁静之海。
“住持,你能推一下吗?”陆郁雾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俏皮,一丝期待。
听到她的请求,智仙微微一笑,缓步走到她身后,一只大手稳稳地搭在秋千的绳索上,准备将这份快乐传递给她。
今日的陆郁雾身着一袭节日的盛装,鲜亮的色彩映衬着她的笑颜。她的发髻轻挽成单螺髻,其间点缀着一根精致的芙蓉簪,尾端的雕刻细腻生动,与她裙摆上绣制的花纹相映成趣,更显她的温婉与雅致。
随着智仙轻轻推动秋千的动作,陆郁雾那清脆如银铃的笑声在空气中飘荡,“再高一点,再高一点!”她的欢笑声似乎与周围的自然和谐共鸣。
智仙微微仰头,目光柔和地注视着陆郁雾,四周的一切仿佛都淡出了他的世界,只剩下她那清脆悦耳的笑声和清晨微风轻拂的凉意。
陆郁雾兴致勃勃,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她都尽情地享受着秋千带来的快乐,她的笑声和欢呼声充满了整个庭院。
当她终于停下秋千,轻轻落地时,她的心中涌起了一丝担忧,担心智仙是否因她而感到疲惫。
“为何不再继续玩耍?”智仙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和关切。
听到智仙的话语,陆郁雾羞涩地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个既俏皮又略带歉意的笑容,“玩得太过投入,似乎有些失态了。”
再次感受到智仙温暖的手掌轻抚她的发顶,他的语气中满是宽容与安慰,“无妨。”
“对了,住持,你可曾有过赏灯的经历?”陆郁雾的目光柔和地投向智仙,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我以往懒散,灯会的热闹,我甚少参与。”
“贫僧向来避嚣就静,这灯会之趣,对我而言亦是头一遭。”智仙的目光温和而深邃,落在陆郁雾身上,“然而,既然郁雾小友如此热情相邀,我自当欣然赴约。”
陆郁雾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智仙身上,久久未能移开,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今夜,就让我们携手同游灯海。”
一丝遐想掠过她的心头,她再次将目光投向智仙,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住持,未来的岁月里,您可愿年年与我共赴这灯会之约?”
“若小友不弃,贫僧愿岁岁年年,与你共赏这人间烟火。”智仙轻声应允,语毕,又轻抚了抚她的发顶,满是宠溺。
陆郁雾仰起头,向着智仙展露出一个灿烂至极的笑容,犹如春日里最明媚的花朵,温暖而耀眼。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庆历六年。陆郁雾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伤,未来的岁月,是否还能如此夜夜共赏灯会,她心中无从知晓。
这念头如同秋千一般,在陆郁雾心中荡起又落下。她轻盈地跳下秋千,目光坚定地望向智仙,“住持,酉时初刻,我将在山下等你。现在,我需先行一步,去寻我父母,免得他们又嗔怪我贪玩。”
“回去罢,郁雾小友。”智仙目送她离去,唇边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直到陆郁雾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视野之外,智仙这才缓缓收回目光。他本想回归内心的宁静,却发现心湖已因她的离去而泛起层层涟漪。
湖面上的涟漪,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一圈圈扩散开来,向着内心深处的宁静之域缓缓推进。
与此同时,在琅琊山的另一角落。
陆二一行在琅琊阁巧遇了前来游玩的欧阳修及其随行,一番亲切地问候之后,欧阳修带着关切询问起陆郁雾的去向。
“我家妹妹去寻住持了。”陆瑶琴含笑望向欧阳修,眼中闪过一丝戏谑,“她与住持向来投缘,说不定这会儿正分享着什么新奇的小玩意儿。”
薛氏目光柔和地落在陆瑶琴身上,带着笑意轻声道,“绿绮,听闻素心提及你已许下良缘?”
陆瑶琴轻轻摇头,对薛氏露出一抹温婉的笑容,“那不过是口头之约,不足为凭。唐郎君此去京城应试,他曾言若能金榜题名,便会前来正式提亲。”
“他是个诚实可靠的青年。”薛氏说着,脸上笑意更浓,“届时还望你能多多留心,或许素心那丫头也能在此遇见她的如意郎君。”
薛氏话音刚落,陆瑶琴的心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智仙那清俊脱俗的面容。
陆瑶琴内心深处有种预感,陆郁雾自从遇见了那位惊才艳艳的住持,她的心,或许再难为尘世中的其他男子所动。
“记得我们上次去求签,签上说三妹命中注定将遇良缘。”陆瑶琴回忆起那支吉祥的签文,眉梢眼角不禁染上了喜悦的笑意,“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预示着她将有一个温馨的归宿。”
至此处,陆瑶琴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和期待,“真想知道,将来是哪位才子有幸,能迎娶我们这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妹妹。”
她的话引起了一阵轻松愉快的笑声,周围的人都被这份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所感染。
“既然我们已结伴同游,何不一同前往山下?”陆二提议,声音中带着一股子热情与决断。
“甚好。”欧阳修率先响应,他的声音里满是愉悦,一路上他滔滔不绝地分享着新年里的趣闻轶事。
陆郁雾步出开化禅寺的门槛,并未重返琅琊阁追寻他们的身影,而是选择了一处幽静之地,安然坐下,静待他们一行人的到来。
在此等候之时,她偶然遇见了同样来此游玩的李家一行,彼此间洋溢着节日的欢喜。
“陆娘子,您为何不继续上山游览?”秦娘子含笑问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友好。
“我已从山上先行下来。”陆郁雾回以温和的微笑,解释道,“今日琅琊阁对外开放,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她带着亲切的笑容,向李家的两位小娘子挥手致意,同时熟稔地从袖中取出随身携带的糖果,温文尔雅地递到她们的手中。
“陆姑娘,您真的不再考虑我家六郎吗?”秦娘子轻声细语,带着一丝期待,“虽说六郎未必能一举夺魁,但他才华横溢,定能在科举中取得佳绩。”
“秦娘子,六郎才华出众,他日必有一番作为。”陆郁雾含笑回应,眉宇间流露出一丝自嘲,“我乃一介凡尘女子,怎敢高攀六郎那般博学多才的君子。”
“哎呀,你这丫头,为了推辞这门亲事竟说出这番话来。”秦娘子面露无奈,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谁人不知你才情出众,文采飞扬。若连你都自称粗鄙,那六郎岂不成了无学之辈?”
“我不过是泛泛之辈,虽读过几卷书,识得几个字,却不敢妄称精通。”陆郁雾面露无奈,语气中带着一丝谦逊,“六郎在诗词歌赋、音律之道上造诣非凡,若与我结缘,岂不是明珠暗投,对牛弹琴。”
秦娘子笑得眼泪盈眶,她端详着陆郁雾那无奈又调皮的表情,打趣道:“你这个机智过人的丫头,六郎真是福分不够,配不上你这么个聪慧的姑娘。你呀,值得一个更出色的郎君。”
与秦娘子在原地闲聊数句,陆郁雾的目光不经意间捕捉到从阶梯上款步而下的欧阳修和陆二一行人。她向秦娘子告辞,然后向前迎接他们。
“父亲、母亲,师傅、师娘。”陆郁雾轻声问候,眼神中带着一丝俏皮,“真是巧遇,没想到在这里被你们撞见了。”
“我方才去视察了正在修建的亭子,连丰山脚下的那座也一并看过,看来那边的亭子会先完工。”欧阳修眉目含笑,语气中带着赞许,“听说琅琊阁的建设也有你的一份功劳,是慧觉方丈告诉我的,这是你的主意吗?”
听到欧阳修的话,陆郁雾有些羞涩地挠了挠头,带着一丝不确定问道:“师傅,您不会觉得我的想法都太异想天开了吧?”
“相反,我觉得甚好。”欧阳修说着就朗声大笑,“也难怪百姓喜欢你,你这法子不就是给滁州招揽游客吗?”
“那还需要师傅鼎力相助才行。”陆郁雾看着欧阳修俏皮一笑,“师傅乃是文学大家,若是做得一两篇诗词歌赋,岂不是让滁州名声大噪?”
“在师傅治理下,滁州名扬四海,这不仅是你政绩的体现,更是你智慧的结晶。如此一来,既促进了地方发展,又彰显了师傅的治国理念,岂不是一举两得?”
听到陆郁雾的这番话,欧阳修再次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眼中满是对这位弟子的赞赏和喜爱。
一行人欢声笑语,沿着山路缓缓而下,其乐融融。陆二热情地邀请了欧阳修一家到府上共进晚餐,连同老夫人郑氏也一同被迎请而来,共享天伦之乐。
“素心姐姐,这锅里烹煮的肉闻起来真是香气扑鼻,我似乎从未尝过。”欧阳发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小声地询问,“这是羊肉吗?”
“这是鸡肉。”陆郁雾温柔地注视着欧阳发,轻声回应,“这叫做鸡肉卷,如果你觉得美味,离开时可以带一些回家,好好保存,下次还能继续享用。”
“不必这么宠爱他,男孩子应该多吃些苦。”薛氏含笑望着欧阳发,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看看素心,她自十岁起便能独当一面,撑起整个食肆。”
“娘,您忘了,我才五岁呢。”欧阳发嘟着小嘴,一脸委屈地望着薛氏,那模样既可爱又让人忍俊不禁。
见到这一幕,陆郁雾忍俊不禁,她轻轻地拍了拍欧阳发的小脑袋,语气中满是宠溺和期望:“没错,我们的小发儿今年才五岁呢,将来要成为像师傅那样的大人物。至于我,就只会做些家常便饭。”
“不会的,素心姐姐也很厉害。”欧阳发毫不犹豫地反驳,眼神坚定,“姐姐只是不擅长诗词歌赋而已,即便如此,姐姐的学识也是渊博深厚。”
听到这番话,陆郁雾心头一暖,她笑着把欧阳发紧紧揽入怀中,一边又将香喷喷的鸡肉卷夹到他的碗里,半开玩笑地说:“发儿,以后你就是我罩的弟弟了!要是你娘再打你,就来找我,我们一起挨打。”
餐桌上的众人被这温馨的一幕吸引,纷纷投来温暖的目光,院落中回荡着一片欢声笑语,洋溢着幸福和喜悦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