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听到这里,连杨仪都没法反驳了。

李衡继续说道:“擅自把全部的粮食拿出来,是我的不对,我应该跟父亲说一声,如果他知道缘由,一定不会反对。”

说到这里,诸葛亮终于说话了,他淡淡说道:“此事是你家事,我们就不多问了。”

诸葛亮心如明镜。

李如寄并不是有公心之人,李衡真要是跟他说这件事,他必然不会答应。

这也是人之常情。

粮食是非常宝贵的,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就这么全部拿出来,确实为难人。

李衡为了做事,没跟李如寄商量,直接全拿了。

这种行为,在诸葛亮这些年的治国中,遇到的数不胜数。

在诸葛亮看来,程序上有问题,结果上是好的。

诸葛亮以法度治军,做到上传下达,军令畅通,自然极其重视程序。

但诸葛亮又知道,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完成结果。

那么当完成了结果,而没有遵从程序的时候呢?

这就对上级领导有要求了。

李衡说道:“此事虽小,但却也能引申到诸多事务上,下级官员自作主张,虽然完成了任务,但若其他官员纷纷效仿,岂不是乱了法度?”

本来不准备再继续过问这件小事的诸葛亮,倒是有些惊讶,没想到李衡还能延伸到吏治上。

杨仪说道:“吏治极其复杂,并非济安你一句遵循法度,就能治理好。”

“杨长史所言极是,整个官僚的治理,需要法度统一调令,也需要下级在统一调令中灵活处理,更需要法度以外的条文补充,例如当下级面临的实际情况和上级规定的有冲突,该如何执行,条文的补充应该鼓励下级有一定的自主权尽快办事,有了好的结果当赏,若是没有好的结果,下级承担所有责任。”

费祎面色一动,未料到李衡这年纪轻轻,居然还知道这些?

这话听起来简单,但其中的利害权衡却牵涉到多方。

李衡又补充道:“但有一点例外!”

诸葛亮问道:“什么例外?”

“军中例外。”

“为何军中例外?”

李衡又道:“凡军中事务,当严谨行事,不可随意自作主张,即便军机在前,有获胜把握,亦不可能随意出动。”

这一次换诸葛亮亲自问了:“为何?”

李衡答道:“军中无小事,诸军不听调遣随意行动,这一次获胜,若受赏,下一次必有人效仿,下一次未必保证获胜,下下次亦未必保证获胜。”

这句话一下子就击中了诸葛亮的内心。

这和他的理念简直不谋而合。

实际上历史上的名将,基本上遇到过这类问题。

例如岳云有一次擅作主张,打赢了金军,回来却被岳飞惩罚了。

李衡继续说着:“我汉军在人数上弱于魏国,取胜之法,绝不是一两场局部的胜利,那种小胜,对我军毫无意义……”

“我提醒你一句,你的职位是织染署丞。”杨仪打断了李衡的话,“你没有打过仗,也没有治理过州郡,纸上谈兵谁不会呢?”

李衡连忙说道:“杨长史教训得是。”

杨仪继续说道:“做好该做的事情,不要想其他的。”

“是是。”

一边的李如寄捏了一把冷汗,这小子这几个月怎么老是谈一些奇奇怪怪的轮调?

连拿家里的粮食,都能延伸到国家大事上!

诸葛亮问道:“济安,这曲辕犁现在改造了多少了?”

“丞相,已经改造了至少三百有余。”

诸葛亮不动声色,心中却颇有些惊讶,短短十数日,竟已经三百有余。

三百曲辕犁,按照每户一把来算,每户平均耕种五十亩地,可以覆盖一万五千余亩地。

根据三国北方产粮,一亩地一年的总产可直接食用粮食差不多1.5石(180斤)左右。

曲辕犁有两大好处:

一是犁地更深,增加的农作物产粮,大概能增加20%,从之前的一亩地180斤,可以增加到216斤。

如果一个劳动者一天吃一斤,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多月的口粮。

二是从原来的三人两牛,变成了一人一牛。

在同样的时间内,三个人困在一亩田,变成了一個人一亩田,这无疑大大提高了犁总田的速度。

但其中的现实情况是牛的数量可能不够。

综合下来,从整体看,犁田的效率大概提升了两倍。

这对于现在诸葛亮施行屯田大有好处。

汉军抵达关中屯田,是从零开始耕种。

季汉的屯田其本质还是军农合一,一旦开田时间缩短,意味着可军事化训练和出兵的时间增多。

李衡说道:“丞相,请进一步说话。”

诸葛亮点了点头,走进了造纸所,跟着李衡到了他的办公署厅。

杨仪和费祎也跟着来了。

倒是李如寄在外面溜达,他对这些全然不感兴趣。

李衡说道:“丞相,若是我们都换做曲辕犁,一户人平均算三人劳作,可以耕出九亩地,但可能因为缺牛,平均一户一天耕五亩地,十天能耕完五十亩。”

“如此大大提高了开田的进程,我们完全可以在关中稳扎稳打,和司马懿打持久战。”

“济安,还需要我强调多少遍?”杨仪又严肃地说道,“这些问题不需要你来想……”

诸葛亮却打断了杨仪的话,说道:“诶,威公,让他说下去。”

李衡行了礼,说道:“下官斗胆,假设我军总兵力三万,若是要这三万人全部在关中吃饭,汉中的粮道只做预备储存,我军后勤无忧,就能和魏军在此对峙下去,以待时机。”

“至于需要多少粮食,下官也测算了一番,若是能在关中种十万亩田,其中五万亩为军屯,每年收获八万石,可供两万大军吃一年。”

“另外五万亩为民屯,同样收获八万石,按照规矩,其中四万石交上来,可以再供一万大军吃一年。”

“如此测算,在关中屯田十万亩,可以解决三万大军一年的粮食。”

杨仪说道:“济安如此测算未免有纸上谈兵的嫌疑?”

“没错,确实是纸上谈兵。”李衡看着杨仪,当场承认,但他继续说道,“十万亩地理论上需要2000户人家来种,相当于一个县的人口,用一个县来养三万大军,理论上可行,但实际远远不够。”

诸葛亮问道:“为什么?”

“粮食运输虽然近,但也有消耗,而且有时候可能遇到减产,最重要的事,县里的人也要吃,按照实际情况,至少要五个这样的县才能保证三万大军在关中的粮草。”

诸葛亮的目光一直落在李衡身上,眼睛一眨不眨。

李衡继续说道:“可能实际情况比下官遇到的还要糟糕,一县人口可能少于1万人,但按照我的推算,至少还需要一万户来种地,至于设几县,下官愚钝。”

杨仪看了一眼诸葛亮,见诸葛亮没有说话,但是眼中却亮起了光,随即目光落到李衡身上,语气也变得温和了,他问道:“一万户来屯田,就需要五十万亩田。”

“是的。”

杨仪问道:“开五十万亩你可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而且汉军此次来的可不止三万。

画凌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2万字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浴火重生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历史 连载 286万字
枭雄1990

枭雄1990

落笔生
【放眼世间皆棋子,莫问谁是落子人。】前世陆野轻信身边人,落得惨死狱中下场。回到1990年,面对时代的浪潮,他起于微末,一路披荆,却不似少年郎意气风发。醒掌天下事,睡卧美人床。看陆野如何成为一代枭雄,执棋对弈成为那落子之人。
历史 连载 478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2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