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李老师为之一怔的是,裴瑜现在说的这些内容跟刚开始完全不一样,不再是一些宏观上的大道理了,现在讲的重点是具体怎么在考前真正地把书背进脑子里去。

这下他总算可以确定了,裴瑜不是在装腔作势、夸夸其谈,而是真的有点东西。

出于好奇,李老师在批改完裴瑜的试卷后,特意去各科老师那儿要了裴瑜的其他考卷来看,不得不承认,裴瑜的记忆力是真的好,连课本边边角角的小字注释都能一字不差地写到试卷中,还能在里面加上自己的见解。

当时李老师还觉得,裴瑜纯粹就是天生脑子好使,属于过目不忘的那种人,现在看来不止是这样,裴瑜有一套可行性很高的背书方法。

裴瑜还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很多同学现在可能还是有疑问,o背诵法要求你耗尽脑力去填补字与字之间的空缺,一个字一个字地死磕。

可是像政治、历史这种科目,要背的东西这么多,总不能把整本书都一字不漏地全部背下来吧?这工作量可太大了,考前根本背不完,我们该怎么办?

更棘手的是数学、物理这种理科,有大量推理验算需要,不是光靠背公式就能搞定的,我们又应该怎么办?”

“真的没招了吗?也不完全是。既然不是记忆方法本身出了问题,那就只能是我们选的记忆文本有问题了。咱们得从课本里挑出重点内容,把它精简一下,提取关键词,然后用o背诵法来背,也就是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

不知不觉中,李老师已经把之前带有偏见的预判抛到脑后了。本来他还打算跟校长说,别再让裴瑜这个天才来瞎教一通、误人子弟,现在这个念头已经烟消云散。

但是李老师表面上不露声色,甚至加大力度,故意给裴瑜出了个更难回答的问题,想看看裴瑜还能给他带来多少惊喜:

“裴瑜啊,背是得背,但考试又不光是考你背书,要是只会背却不理解知识点,照样拿不了高分的。你这次能考全校第一,肯定没有背书厉害那么简单吧?”

见李老师又插嘴打断了裴瑜的讲话,曲校长侧头看了他一眼。

他们都是老同事了,这一看,曲校长微微一笑,马上就明白了李老师的目的——老李这是玩上激将法了,在故意激裴瑜呢。不过他也乐得看裴瑜被激得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掏出来。

对这个问题,裴瑜却稍微顿了顿,没有急着回答。

接到系统任务之后,她对这次分享会的重视程度上了一个台阶。就算李老师不用激将法,裴瑜也压根儿没打算藏着掖着。

不过系统知识库中的学习方法实在太多了,分享会就这么点儿时间,她就是想挨个全说一遍,客观条件也不允许她这样倾囊相授啊。

应该从中挑选哪种学习方法分享给台下的师生们,才能从系统那儿捞到尽可能多的奖励,才是她考虑的主要问题。

李老师这一问,倒让裴瑜突然来了新的灵感,她需要一点时间来整理思绪。

“李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裴瑜开口了,语速不紧不慢地接过话茬,“确实像您说的,光会死记硬背哪行啊,关键是得把知识点吃透。即便记忆方法再怎么好,也千万别忘记了以理解为前提。”

说到这里,裴瑜斟酌了一下,然后继续开口。

“前些年,我从边疆回京海市的时候,可折腾死我了,先是坐了一天一夜的马车,接着又换汽车,坐了三天三夜,最要命的是火车,坐了整整四天三夜。”

“这么长时间干坐着多无聊啊,总不能一天到晚都在睡大觉吧,我们车厢里的人实在闲得发慌,不知谁先掏出一包瓜子,大家就你一把我一把分着嗑,边嗑边闲聊,这才算打发时间。”

“哎,你猜怎么着?这一聊之下,居然发现,我们车厢里坐着一位传奇性的农民妈妈,人家闺女四年前考上了北大,儿子后来也进了清华……”

“哇——”讲台下的同学们纷纷发出长长的惊叹声。

“当时就有乘客好奇地问这位农民妈妈:‘您家娃子一个清华一个北大的,这也太厉害了吧!是不是有啥学习秘诀啊?给大伙儿讲讲呗!’”

“我也非常好奇啊,心说这可得好好听听,我瓜子也不嗑了,连书都合上了,支棱起耳朵等着听她怎么说……”

底下的同学们憋不住了,集体骚动起来嚷嚷开了:

“快说快说,裴瑜姐姐,别吊胃口啦!”

“哎呀急死我了,到底有啥秘诀啊?”

“你倒是说呀,这个农民妈妈是怎么教孩子的?”

“搞快点,别卖关子了!”

裴瑜伸出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同学们冷静一下:“哎呀,同学们别着急嘛。”

“当时啊,这位农民妈妈就挠着后脑勺,老实巴交地说:

‘俺没读过啥书,字认不得几个,也不晓得啥学习秘诀,就寻思着娃上学花那老些钱,可不能打了水漂哇。

所以每天娃放学回来,俺就让他们把老师在学校教的东西给俺说道说道。要是有啥听不明白的地方,俺就追问娃两句,要是娃也整不明白,就让他们明儿个去问老师。这样一来,交两份学费,倒教出来三人,怪划算哩。’”

“这位农民妈妈的教育方法特别简单,就是让孩子把当天学的东西给她讲一遍,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办法,效果居然这么好!”

“哦——”有的同学不明觉厉,打算回去自己也试试看。

“咝,还真别说,我平时给人讲题讲得最多的知识点,考试时回答得最好。”有的同学恍然大悟,决定以后教同学做题时少收点好处。

“哈?就这么简单?”大部分同学半信半疑。

“假的吧,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谁知道这个农民妈妈是不是在吹牛?”有的同学嗤之以鼻。

裴瑜回应道:“对物理学感兴趣的同学们可能听说过,国外有个很有名的物理学家叫做费曼。其实啊,这位农民母亲用到的教学方法,本质上和费曼的学习方法一模一样。管她是不是在吹牛呢,反正这招确实管用就行了。”

李老师就是教物理的,他在台下点了点头说:“你说的应该是查德·费曼吧?

我知道他。费曼可是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很多人说他是'现代的爱因斯坦',他年纪轻轻就参与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

他的《物理学讲义》我拜读过,是英文原版书,看得我比较吃力,但从中收获很大,感触颇多,虽然费曼根本不认识我是谁,但我私下里早就把他当成是我的老师了。”

小说推荐:《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末世第一狠人》《历史直播,开幕暴击》《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全民诸天三十年后》《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大道朝天》《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

超级喵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家老三
关于李老三的小日子:时间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社会。故事线:大学前都是生活琐事和家长家短,平淡搞笑为主。大学开始换风格,和一帮兄弟征战沙场,没有系统,后期脑洞比较大。
都市 连载 114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一杯冰柠檬水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593万字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爽文供应商
关于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宅男电子工程师郑昆,肝得正果,穿越重生到了1972年的香江。看封号网络小说与港娱爱好者、996与007双料大神如何摸鱼躺平
都市 连载 226万字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林中谷
人到三十古来稀,阎王不请自己去。离婚后,陆良突然觉得黄土已经埋到脖子,毕竟都能听到跑马灯的声音。直到他发现,那是来自未来的讯息,于是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在人世间,你我皆俗人。当个俗人也挺好,贪财好色腹黑自私……【非单女主,介意慎入】
都市 连载 124万字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

曲玲珑
一次算计,搭上了两个人的一生,重回七零,祝晓敏要算计回来,第一步,放走那个和自己一样的倒霉蛋,第二步,手撕渣男。可是,事情好像脱出了掌握,倒霉蛋自己又滚回来了,赶都赶不走,那就……收了吧,这辈子我罩着你。好像……又不在自己掌握……
都市 连载 29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