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逢喜》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他们也不敢有怨言。
柳氏是昌平侯妾室,出身河东名门,身份尤算尊贵了。
当年崔氏大夫人进门一年昌平侯就纳了柳氏,崔夫人产子后就离京了,家中庶务一直交给柳氏打理。
柳氏远远就瞧见他们夫妻二人一前一后,宁襄面色不悦,裴珩则是跟在后。
就连侯府世子也要看宁襄脸色,更何况她亲生的三郎,庶子不说,又没脾气,要真娶了宁襄,还不得一辈子被压着。
幸好幸好……
柳氏心底腾起逃过一劫的喜悦。
进了厅中,宁襄环顾四周,裴家族亲皆在,唯独不见三郎。
哼,故意支走的吗?
宁襄跟着裴珩向昌平候敬了茶。
昌平候虽是公爹,也敬宁襄身份三分,给了好些贵重的见面礼,又嘱咐了些夫妻同心家庭和睦的话。
侯夫人的坐位是空着的,宁襄不了解裴家私事,只略略看了眼。
柳氏含笑朝宁襄行礼,“妾身见过县主。”
身旁的裴珩道:“这位是柳姨娘。”
宁襄看向昌平侯身侧的柳氏,她保养得极好,肤若凝脂身段窈窕,就算年逾三十,也依旧美目含春。
府中无主母,她一身华裳,想必便是掌管府中事宜的人了。
宁襄略微颔首,如常道:“我初来府中,个中规矩尚未周全,还请诸位长辈见谅。”
宁襄跟着裴珩向各位长辈问安,裴家人皆是客客气气的。
裴二郎裴彧是当朝探花郎,儒雅端庄,生得一副好皮相,就算是成了婚仍有不少爱慕者。
见了宁襄,他十分规矩地垂下视线作揖,“见过长兄、长嫂。”
宁襄回礼时,瞥了眼裴彧,他这般模样亦是她喜爱的。
裴二郎与裴三郎长得有几分相像,或许就是一母所出的缘故吧。
宁襄赞扬道:“早在闺中时,便听闻裴家有两位才华斐然的郎君,接连高中,得陛下器重,如今见了夫君与二弟果然传言非虚。”
闻言柳氏面色一赧,错开视线。
宁襄早已看尽她掩藏的慌乱,果然如她所料,柳氏一个当家人,不可能对婚事毫无作为。
昌平侯则是微怔,继而解释道:“县主有所不知,我膝下有三子,珩儿为长,常年随他舅父镇守西地,难得回京,至于入朝为官的乃是二三子。”
宁襄状若惊诧,“竟是如此,”她朝裴珩垂眸,“还请夫君勿怪。”
裴珩是不爱多话的,听闻宁襄此前不识得他,心里也并未介意。
见她这般乖顺低头反倒有些不习惯,毕竟早些时候她还朝他生气呢。
“无妨。”裴珩如是道。
宁襄才不在乎他的反应呢,继而探问道:“那为何不得见三弟?”
柳氏已然攥紧了袖摆,神色局促。
昌平侯道:“前些日子钦儿外祖染疾,他便赶去看望,故而不在家中,亦不曾与他长兄同去迎亲。”
好啊,竟用探病的由头将人支走。
半月前的年节宫宴上裴三郎还出席了,彼时宁襄还与他说了话呢。
裴家竟敢这般蒙骗她。
裴珩数十年远在边境,宁襄与他不过寥寥数面,他二弟都成婚了,岂会想到他这做大哥还未娶亲,早该是孩子满地跑的年纪了。
宁襄暗自咽了口气,此时不宜将事情闹大,她方才成婚头一日,可不想传出些怀有二心、蛮横泼辣的风言风语。
继而隐忍道:“既如此,儿媳虽方进门,却也是三弟长嫂,该略尽孝心,儿媳即刻请一位医术精湛的医士,再带些珍贵药材去为舅外祖医治,也好叫父亲、姨娘宽心。”
昌平候曾只听闻宁家小女娇惯任性,不曾想竟是这般乖顺识礼,心中也对柳氏为长子安排的婚事宽慰不少。
开怀道:“多谢县主,能得县主这般贤良体贴的儿媳是我裴家上下的福气。”
衔月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