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玛苔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协因刘基拒绝加入衣带诏密谋、又与曹纯交好之事,对刘基有了成见,这个变化,唯有董承、董贵人、伏皇后等心腹之人知道。

朝中的百官,包括侍中荀彧、钟繇、太仆韩融、司徒赵温等重臣在内,都还以为,刘基是刘协看重之人,这一回又立了大功,必会受到重用提拔。

在刘基进殿之后,刘协居高临下,仔细的打量眼前比自己更俊朗、更高大的刘基,然后低下头,拿起尚书台本来重赏加封刘繇父子的奏折。

袁术被押解到许都,已有半个月,刘繇、刘基父子的功劳,尚书台也已经叙得差不多了。

荀彧、钟繇的提议,是晋刘繇为扬州牧,并加封豫章侯,晋刘基为偏将军,封柴桑县侯,另外,再以刘协的名义,从内宫赐百金,缎帛数十匹,许都宅第一座.....。

本来,刘协对这个提议还有些异议。

刘繇从扬州刺史到扬州牧,是顺里成章的事情,就算没有平定袁术的功劳,也应该由刺史升任州牧。

刘基原本是虎贲中郎将,和殿前持戟郎中一个级别,现在升到高一级的偏将军,其实还是被打压了。

要知道,前不久孙策攻略江东,送来了财帛数十担,经众朝臣商议之后,孙策就得了讨逆将军的官职,并被加封为吴侯。

就功劳来论,刘基怎么看都比孙策立的功劳多,尚书台的封赏少了。

但现在,刘基与曹纯阴结,很有可能已经投靠了曹操,刘协倒是觉得,尚书台的这个报奏,大致合适。

不给刘繇、刘基加官封赏,肯定不行,大力提拔刘繇父子,刘协心里也不愿意。

想到这里,刘协提起笔,在诏书上修改了一個地方,然后,将墨迹干了的诏书递到宦官手里。

“刘中郎将,这一次,你率部曲平定了袁术叛乱,并送回了传国玉玺,按大汉律,立功当有重赏,尚书台已经拟了诏书....。”

“荀侍中,你来宣诏......。”

刘协声音慵懒沙哑,大朝会的时辰太早,他也是一早就起床,在董贵人的帮助下,才好不容易穿戴整齐,这龙椅上一坐就是好几个时辰,刘协真是累了。

要是刘基愿意参加衣带诏密谋,那刘协肯定会亲自颁诏,现在,这一切还是交给荀彧好了,他也正好合上眼睛眯一会。

荀彧听言上前,从宦官手里接过诏书,然后又回到殿中宣诏的位置,开始朗读起来。

“.....于朝廷有功者,当重赏之。陛下有旨,晋扬州刺史刘繇为扬州牧,加封豫章侯,晋虎贲中郞将刘基为.......讨逆将军,加封柴桑县侯,赐百金,缎帛十匹,再在许都城内赐宅第一座......。”

荀彧平素宣诏惯了,言调很是平和从容,唯一停顿的地方,就在“讨逆将军”四个字上面。

在他的印象里,尚书台拟的诏令里面,刘基的官职是偏将军,而不是讨逆将军,这两个将军的区别,就是前者是正式编制,后者是杂号将军。

另外,孙策的官职也是讨逆将军,还被加封为吴侯,刘协现在又封刘基为讨逆将军,但却只给了一个柴桑县侯。

这里面是什么意思?

两个讨逆将军,又都封在扬州,彼此还是敌对关系,刘协是要用孙策来压制刘基,这也太儿戏了。

孙策不过是挟势求官而已。

岂能作为依靠。

荀彧心头疑虑重重,在他看来,刘协还是太冲动了,不懂得隐忍,刘基的真实态度,谁也不知道,仅从言行举止判断,太过偏面。

“臣替家父谢陛下。”

刘基从荀彧手里接过诏书,眼光扫过,只见在诏书上,原本的偏将军,被刘协改为了讨逆将军,这个改动,显然是临时起意。

少年皇帝,意气用事,如何能成就大事?

刘基以中年人的心态,来看待刘协所为,心中已是了然,他这一阵子,先是拒绝董承拉拢,又和曹纯走得近,刘协这是恼了。

既然这样,刘基也不惯着刘协,感谢的话,刘繇的他代说了,其他就算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刘协要走的,是一条死路。

他刘基犯不着,跟着刘协送死。

“敬舆,你还年轻,陛下也是为你好.....。”

荀彧听出刘基话里的不满,劝解道。

刘协临时改动诏书,荀彧其实也是不满,在他看来,刘繇、刘基父子有打败袁术、并俘获袁术进许的功劳,再加上送回了玉玺,就算再大的封赏,也是应该。

更不用说,刘繇父子还是宗室,从血缘上来说,也会支持刘协,但现在,因为一些琐事,刘协就表现出不耐烦,并且还削了刘基的官职,这实在是不智。

“诸卿,今日朝会就到此为止,朕也累了,皇叔,你随朕到宫中书房,我们再叙叙中山靖王族谱之事。”

龙椅上,刘协的声音幽远,听在刘基耳朵里,却分明带着淡淡的疏离。

衣带诏密谋之事,虽然是董承发起,但却是刘协暗中授意。

现在,董承已经成功的说服了侍中种辑、偏将军王子服、议郎吴子兰等人,刚才在朝堂上,皇叔刘备的态度也很亲近,估计说服的难度不大。

至于游说其他的朝臣,刘协也已有了些眉目。

以往有曹操在朝堂上,这些朝官唯唯诺诺。这一回,正好曹操出征河内郡,终于有好几个朝中重臣隐隐露出忠于他的意思。

司徒赵温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就是墙头草,不值得拉拢。

侍中荀彧倒是颇有忠君心思,言语间对他这个皇帝也很尊重,要是能把荀彧拉拢过来,尚书台就能掌握在手中......。

刘基看到刘备跟着刘协进了内宫,心中只想骂娘。

他等了这么多天,结果刘协就两句话,把他打发了,这真是日了狗了,早知道是这么个结果,他还不如称病请假,躺在驿舍好睡一场。

刘协起身离开,大殿之中,原本死气沉沉的气氛,在刘协走后,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刘基的身边,也开始围拢了不少朝臣。

让他感到好气好笑的是,这一次,围上来的,不是董承、种辑等忠于刘协的官员,而是赵温、钟繇、程昱等曹操亲信。

小说推荐:《国医》《我在大夏窃神权》《封神:开局被抽龙筋》【耐看小说网】【溜达小说】《华娱调教师》【书彤网】《从鱼》【全本书屋】【笔趣阁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枭雄1990

枭雄1990

落笔生
【放眼世间皆棋子,莫问谁是落子人。】前世陆野轻信身边人,落得惨死狱中下场。回到1990年,面对时代的浪潮,他起于微末,一路披荆,却不似少年郎意气风发。醒掌天下事,睡卧美人床。看陆野如何成为一代枭雄,执棋对弈成为那落子之人。
历史 连载 4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