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1805》最新章节。

第273章你干这么多活儿,厂里发你多少钱啊?

朱靖垣看完了东西,就在会议桌的边坐下了,然后招呼林则徐和郝仲义,以及其他的几个工匠和工人一起坐下。

朱靖垣还让郝仲义坐在自己身边,聊天似的问他的情况:

“你叫什么名字?老家是哪儿的?从哪儿来的?平时在厂里干什么?”

郝仲义明显有些紧张,但是本人其实比较爱说话,所以断断续续的说了一大段:

“禀……禀告大王,俺叫郝仲义,老家山东曹州府,从江户那边过来嘞。

“现在主要就是管着第三车间,也就是圆形针织车间,就是管织袜子和毛衣的车间。

“另外还管新技术和产品的试生产,还管带新工人,俺干的活儿可多了。”

朱靖垣有些意外,这个郝仲义经历很复杂啊:

“那你干的是挺多的,你干这么多活儿,厂里发伱多少钱一个月?”

郝仲义颇为自信的说:

“俺现在有基本工钱,有车间主任的职务钱,新产品研制职务钱,还有带新钱。

“这些杂七杂八加起来,俺现在能拿一百零八元银钞一个月,一年将近一千三白元。”

郝仲义这么说,林则徐就稍微有点心虚。

后面的几个工匠和车间主任,现在就更加的心虚了。

他们觉得这个钱拿的有点多,觉得郝仲义不该这么直接显摆的。

单纯的基本工钱,一个月超过五十银钞,就已经不低了。

放几年前,自己哪有机会赚到这么多钱。

主要是刚才林则徐给朱靖垣延介绍的时候,好几次提到了成本问题。

就是因为成本高,所以必须卖高价,所以才难以推广云云。

这些车间主任就担心,朱靖垣由此产生联想,觉得给工人发钱太多了,想办法压工钱。

要是以后拿不到这么多钱了,那肯定是这个郝仲义害的。

这家伙脑子是聪明,手脚也麻利灵活,就是有点大嘴巴,什么都敢说。

结果朱靖垣听了之后颇为惊讶,但是也非常满意的点头说:

“好,好啊,这个收入水平,一家人才能过得比较舒服了。”

林则徐顿时就松了口气,朱靖垣果然还是哪个性格,整天就想着涨工钱。

其他的工匠和车间主任就更加的惊讶了,这口气是完全不介意的意思吗?

这边朱靖垣又继续问郝仲义:

“那你手下管的工人,就厂里的普通工人,能赚多少钱一个月?”

郝仲义想了想说:

“这个得看是哪儿来的人,如果是俺这样的大明人,进厂基本工钱就是十五银钞。

“别管是干啥,别管有没有活儿,最低要发十五银钞。

“和族人、朝鲜人,包括混血的,那就是十二,其他胡人十元。

“然后只要有活儿了,大明人就直接涨到二十,生产线能够流通起来,就是成为熟练工了,就都是二十五银钞。

“和族人和朝鲜人二十,其他胡人十八……”

朱靖垣听了就直接一愣,这工资水平勉强还可以,流水线工人工钱应该还能涨。

但现在更大的问题是,这个理所当然的工钱分配方式,让朱靖垣觉得有大问题。

这些人都在一起干活,干的都是一样的活儿,就是因为出身不同,拿的工钱就不一样。

关键是,这是出身不同而不是能力决定的工钱,折让他们没有机会通过努力抹平差异。

自己支持林则徐搞多族混合的移民区,就是想将他们同时融入大明文化主导的族群。

现在这样按照出身分工钱,会理所当然的造成族群分裂,让他们没办法真正的融合。

工钱上的阶梯差异,会在每个月发钱的时候,提醒他们还不是大明人。

且永远没办法成为大明人,这是从生下来就决定的,没办法在后天改变。

这会让人感觉绝望,特别是在大明文化圈子中,而不是类似天竺的文化圈子里。

但是,也不能直接给所有人相同待遇,否则大明的优势如何体现?

关键是,无缘无故的好,并不会让人感激,也不会让对方珍惜。

只有自己努力争取到的,获得了对方的认同的结果,才是最能令人珍惜的。

朱靖垣考虑过之后,转向另一边的林则徐说:

“工钱这么分配是不行的……”

林则徐下意识的说:

“殿下,属下做过调查,普通工人的工钱不能降,降低了就聘不到移民了……”

朱靖垣愣了一下,然后马上摆手说:

“我不是嫌工钱发多了,我是说这个划分方式不行,甚至可以说觉得你们发少了!

“我的想法是,在蒙县搞一个大明雅言应用能力考试,标准就是能够完全自如的用大明语言生活和工。

“朝鲜人、和族人、南越人、吕宋人、缅甸人、暹罗人,以及大明人与他们族女子结合说所生的后代,只要考核通过,就发一个证书。

“凭借这个证书,可以在大食国墨洲地区享有藩国公民待遇,工钱和大明人一致。

“然后南洋人、天竺人、波斯人、鞑靼人、大食人、奥斯曼人,以及泰西人,他们当地的土著人自己没办法参加这个考试。

“但是他们族的女子与大明人所生的后代,可以参加这个考试并享受同样待遇。”

朱靖垣支持融合,但是融合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讲究范围和目标的。

朱靖垣的建议,让林则徐、牛鉴,以及郝仲义等工人、工匠都吃了一惊。

其他人都在思考的时候,郝仲义最先开口了:

“这样的话,俺弟马上就能跟俺一样待遇了。

“俺弟他娘就是和族,但是他从小跟俺一起长大。

“根本就不会说和语,只会说山东话,山东话也算是大明语吧?”

朱靖垣笑着说:

“山东话当然算,那是中原官话啊,那你想要你兄弟拿到跟你一样的待遇吗?”

郝仲义理所当然的说:

“俺当然想啦!要是大明本土也能这样就好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