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之民,他们西进的目的与其说是拯救西凉,不如说是想要在西域抢下几块可以开设藩镇的富庶土地。
如果他们没有办法夺取到富庶的土地,进攻的欲望自然就会大大减弱。
不过现在距离铁木真的焦土战术见效的时候还早着呢
因为他再怎么焦土,也只能摧毁生态本就比较脆弱的沙漠绿洲。
对于碎叶河谷这样有大量由于融雪而来的水源的地区,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所以在未来的几年乃至十几年中,西宋在西域的扩张还会继续。
不过这种焦土战术还是可以迟滞西宋的行动,使得铁木真可以从容的手势西域的力量,转用于小亚细亚岛和东罗马帝国
西历1418年,在镇压了西域各地的反叛,并且将塔剌思、赛蓝、讹打剌等绿洲彻底摧毁之后。蒙古大汗铁木真终于将中亚交给了自己的次子察合台,然后率领主力返回了西方的大不里士。
耶律大石昔日的国都,现在又变成了蒙古波斯帝国的首都。一代天骄铁木真大汗,将会在这里指挥他一生最后的战争对小亚细亚半岛的征服。
一度让东罗马和西欧的基督徒们瑟瑟发抖的西辽帝国,将会在1418年后的10年内,被彻底毁灭。
当一代天骄撒手人寰的时候,留给继承人窝阔台的是一个相当辽阔的大帝国。
包括整个波斯、小亚细亚、叙利亚、高加索山脉、伏尔加乌拉尔河流域、大半个河中之地,都被并入了大蒙古国的土地。
北方的金帐汗国,南方的大食塞尔柱国,全都变成了大蒙古的属国。
而且铁木真还留下了一支相当强大的军队,不仅包括十几个万户的蒙古军融合了相当多的钦察人,还有效仿大石近卫军建立的三万怯薛近卫军
甚至还通过招募地中海和黑海的海盗组建了一支相当强大的海军。
这个庞大的帝国,将会在铁木真死后的一百多年间继续扩张的脚步,最后变成整个巴尔干半岛的主人,还一度攻入了意大利。
整个基督教世界,将会在蒙古帝国的脚下颤抖,而西方唯一的希望,就是在蒙古扩张战争中吸收了西方的人口和东罗马文明遗产的埃及帝国
在铁木真召回自己的和谈使臣的同时,大宋天子赵忻一样做出了和蒙古战斗到底的决定。
对于现在的西宋,这是唯一正确的决定。
因为“利出一孔”的西宋是不能没有战争的,没有战争,国家就会失去目标,“枪大夫”和军户阶层也会失去上升的通道。
这些可是打靶归来的士子,你不让他们上升,他们自己也会向上爬的只是坐在上面的人,搞不好就要挨枪子了。
所以打仗就是西宋维稳的办法,打死除内患,打赢除外敌嘛
当然了,身为西宋的官家,老打败仗也不行的。
因为打败仗不能为军户和枪大夫们取得足够的战利品和土地
所以不能打胜仗的官家,屁股底下的龙椅一定是摇晃的。
不过现在赵忻终于可以送口气了。大蒙古国原来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还是打不过军户兵和枪大夫虽然铁木真用兵的手艺很好,也没让大宋西征军占什么大便宜。
但是那几千颗脑袋和俘虏已经说明问题了论起部队的战斗力,蒙古人还是差一些的。
唔,差是应该的
蒙古勇士怎么能和枪大夫比大宋的丁壮有一千多万口,“枪秀才”以上包括枪秀才不过十余万。百里挑一
蒙古人有这条件吗怯薛军也做不到百里挑一啊,最多就是十里挑一。
而且“枪大夫”也比蒙古勇士富裕,可以负担更加昂贵的装备和训练打靶取士可不仅仅是上升通道,还是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
因为“枪秀才”、“枪举人”和“枪进士”都有一定的免税免役特权。
西宋的巴蜀诸路、荆湖南路和部分荆湖北路地区的基层政权,也是由这些“枪大夫”把持的。
所以打靶取士直接关系到一个西宋百姓的贫富贵贱。因此只要有点身家的西宋百姓,都会不惜血本在打靶上投资
好的火枪,好的火药,永远是西宋国内最畅销的商品
而噼里啪啦的枪声,则在西宋的城市乡村中最常见的噪音。
如果有不了解情况的外邦人到达西宋,听到这种枪声,一定会以为哪儿在打仗呢
实际上,这是西宋的学子们在练习啊
华清宫周围当然是没有人乱放枪的,要不然惊了驾算谁的
心情愉悦的赵忻这个时候正在崇政殿上和大臣们议论着西北的战事,主要是怎么嘉奖功臣。
前线砍了那么多的人头,奖励是少不了的。
不过西宋朝廷是没有钱的没有钱,照样打仗,而且还能让二十万大军跑去几千里外边打仗边屯田。
这就是利出一孔牛逼的地方
当然了,没有钱不等于可以不发奖品,要不然那帮军户老爷枪秀才造反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亦列堡之战,一万几千打败了二十万敌人,怎么都该给个大胜”
赵忻笑呵呵地说:“大胜是团体功劳下面的战士则根据出阵的次数记功,出阵一次就给个小功,两次记中功,三次记大功,四次就记一大一小功,以此类推。该转官就转官,该给阁职给武官的贴职给文官就照给。至于首功指首级功也要重赏士大夫给放恩科,给实职军户出身的赏田庄”
崇政殿这会儿变聚义厅了,皇帝老子在给下面的喽罗大称分金银呢
不过现在西宋这国就是这样分财富分官职的枪大夫的首功只要够多,照样能从秀才打出个县官儿,还能加上贴职,然后上任去捞钱贪污受贿是肯定的与其让不能打的去捞,还不让能打的去贪,至少人家不白捞钱。
没有首功,你丫就是状元,也在家呆着去,没有人认识你,也没有机会得到实缺。
“陛下,兵部账上可以分配的田庄不大够了”兵部尚书毌思丘上奏道,“如果要让西征有功的军户兵将都各有所得,就必须在伊犁河谷地带授田了。”
“在伊犁河谷授田”赵忻问,“有人要吗”
“可以多给一点土地。”
韩佗胄建议道,“照例,关陇、荆楚的授田,一个庄子只有旱田200亩,如果是水田则只有100亩伊犁的田庄可以加给两倍,一庄600亩。另外,再给蜀锦十匹,为举家移居伊犁的路费。”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东宋,你要小心啊
“一个庄子给600亩是不是太多了”
官家赵忻眉头皱皱,仿佛有点肉痛了。
一个庄子那是起板价现在西宋武官持有职田田庄的上限是16个,如果这些田庄都授在伊犁河谷,那就是9600亩。
蒙古人的脑袋看上去挺容易割的,伊犁河谷、碎叶河谷的田土够分吗
另外,赵忻也不能把伊犁河谷、碎叶河谷所有土地都分给军户。因为他还要给自己的儿子碎叶君王赵拡留点土地啊
顺便提一下,西宋的藩王并不是封地的,而是封户的因为除了荆楚,别处的地盘不值钱,封来干什么而且封了也无用。
把藩王往中原熟地上封,给圈个地就行了。因为土地上本就有汉人的民户,王爷去了自然可以威福。
可是要把藩王往外封,光有土地管什么用一光杆藩王,谁听你的到时候别叫人给杀了所以就得封户。也不是封民户,而是封军户。
按照惯例,朝廷每分封一个藩王就要新招募一批“无地军户”。通常是一万户,招募的对象主要是军户的“非长子”和落地的枪大夫在西宋最不缺的就是军户的非长子和考不上秀才的枪大夫。
这种人高不成,低不就。当官的机会渺茫,种地又不甘心,所以就会跟着藩王去外藩闯荡。
而藩王们也要靠他们打天下藩王是封户的嘛地盘还是要靠这些军户去打的
封了一万军户,差不多也就能有一万人的军队。落地的枪大夫和军户的非长子实力也不弱,一万号这样的人,打不了铁木真那样的强敌,欺负一下藩国的地头蛇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除了西宋的七大藩王,除了荆楚王之外,都是封了户然后自己去抢下一块地盘的。
而碎叶王赵拡也不例外,他手下也有一万军户,准备要在碎叶河谷地区抢地盘的。不过这个“抢”,是从土著或鞑子手中抢,不是和朝廷抢。
如果朝廷要在藩王“抢地”的目标区域附近设置州县,就必须和藩王府进行协调,以免发生冲突。
对了,所谓的大理王、疏勒王、高昌王、吐蕃王、于阗王、青唐王,并不是占有了大理、疏勒、高昌、吐蕃、于阗、青唐的全部领地。而是仅仅占有上述地盘的一部分土地,大约就是用一万军户能够牢牢控制的土地。
在那些汉人数量不占优势的地盘上,这些由藩王统率的军户,就是西宋统治得以巩固的基石。
至于藩王造反什么的西宋朝廷根本不怕,只有一万军户的藩王,怎么打得过拥有十几万枪大夫和几十万军户的西宋朝廷靖难之役什么的,在如今的西宋是根本不可能有的。
赵忻心里好一阵盘算,然后才斟酌着说:“碎叶王有一万户,加上他自己的份地,怎么都要圈下上千万亩吧有功的将士又是600亩一庄西域有那么多良田吗”
“陛下,”韩佗胄奏道,“西域的土地和中原不一样,多数都是生地,可以开垦而未开垦,或是曾经开垦而现在荒废。要将这些土地开垦出来,是要花费一点力气的。另外,西域人少地广。除了少数地方好些,大部分地方是很难寻到佃户的。也就是说,授出去的土地根本租不出去,只能由军户自家开发。而一家一户又垦了那么多,只好用来放牧。所以实授600亩,军户所得也比不了关陇的200亩啊。如果给得再少些,只怕不足以抵偿功劳了。至于土地应该是够的。”
“既然如此,那就照此办理吧。”
赵忻点了点头。
应该是够的韩佗胄这个时候并没有想到铁木真会用破坏生态,摧毁绿洲的方式对抗大宋的西征。
不过即便知道,他现在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放赏和西扩。
因为西宋既然选择了“利出一孔”,就必须给下面的人出人头地的机会,要不然肯定会闹出下克上的事情来。
而西宋又没有向东和入海的机会,向南和向北的空间也不大由蒲甘向南是瘴痢之地,由吐蕃向南则道路过于南行。而向北则是漠北苦寒之地,同样不适合授田。
所以西扩就成了比较可行的出路
即便没有铁木真的崛起,西宋的西扩也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西扩的西宋,又会遇上扩张成本高于收益的难题虽然这个成本并不是全部由朝廷承担的,相当部分是由“枪大夫”和军户分担的。
但是扩张的亏损依然会在军户和枪大夫这两个西宋支柱阶层的财政状况上得到反应一旦这两个阶层陷入经济困难,整个西宋的统治基础就会发生动摇。
不过在西历1218年的时候,西宋朝廷这边并不知道自己底下的军户和枪大夫会因为西扩战争而大量破产。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蒙古人会在西域实行坚决的焦土战术
而西宋军户和枪大夫纷纷陷入困境的后果,则是一场新的中原大战因为西进政策受挫后,东进夺取富饶的东宋地盘,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与此同时,西宋的“兄弟之邦”东宋,则满心欢喜的迎来了一个大繁荣的时代。
繁荣的时代是由三个因素促成的,第一个当然是第二次中原大战后的和平红利由于西宋的西扩和大周的华夏优先政策,东宋合众国正处于其成立以来,周边环境最为和睦的时代。
第二个因素则是铁木真战争所刺激起来的北美大开发这两件事儿其实关系并不大,但是在大周共和国和其藩属北美合众国的共同推动下,一个以军工产业为龙头的北美东岸开发的热潮还是出现了。而这个热潮不仅为大周的工商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让东宋的工商业共享了发展机遇。因为东宋工商业在北美东岸的投资,一样可以享受北美合众国的津贴政策。
第三个繁荣因素,则是由于新大陆的黄金、白银、黄铜持续流入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带来的。
物价的温和上涨在大部分时候并不是让人不快的,特别是东宋的本土核心地区的发达的工商业,明显受益于这种程度的通货膨胀。不仅工资显著提升,而且乡村地区也因为经济物种植面积的持续上升,人民变得越来越富庶。
大约从二三十年前开始,来自美洲的棉花开始在江南地区试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收成。江南的纺织业也因此得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不仅有了丝绸,而且还拥有了棉布。
除了棉花,油菜和甜菜也在这个提前出现的大航海时代传入了中国。在东宋的土地上大量种植。食用油和糖的产量也因此大增,其中“江淮糖”还变成了继丝绸、棉布、茶叶、铁器之后,江南地区的五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
随着江南和江淮经济的全面繁荣,东宋民众的饮食结构也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肉类和油脂的消费变得越来越多。
由于棉花、油菜、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天下豪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