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你想封王吗?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最新章节。
p纷纷喝彩,跟随项羽的二十五名壮士心潮澎湃。
唯独项梁不再是以前的项梁,见项羽对秦二如此不敬,先是心中骤然泛起寒意,觉得项氏的未来危机重重。
好在他又考虑到秦二没有因为韩信孤傲就诛杀他,应该也不会因项羽桀骜就起杀心……吧?
再想到韩信还有一重帝夫的身份,二者不能并论,项梁又忧虑起来。
只是如今始皇帝在位,现在又不能归秦,若行劝阻之事倒像是杞人忧天。
………
嬴云曼知道经开区的曝光会给她省下多少事。
以后她想要把百姓迁移到某个地方,只要加上“经济开发特区的名义,为后代计的百姓会不惜代价来获取迁移的名额。
而且无论发展初期有多困难,这些百姓也不会逃离。
这也将成为她分化贵族阶层的重要筹码。
嬴政想的东西却完全不同。
从天幕对大秦的态度不难推测:大秦未能延绵万世。
后世帝王为何会允许淮阴百姓为信王母守墓?
【散朝后秦二就韩信擅自离军的问题私下予以斥责,韩信以没有延误军机为由反驳。】
【代入一下秦二,拳头硬了。】
【就算知道兵仙不是故意挑衅,他这个迷惑行为就是很讨打!】
【195的身高你去打一个试试看?】
【“高大
【话说是不是秦二本就不多的好脾气在兵仙身上耗没了,才会对小良子那么恶劣?】
【这倒不是,羽哥降秦后给她找的麻烦也不少。】
【她自己选的两个天级可不得容忍度高一点。】
【“自作自受。】
【所以小良子就不该藏那么好,上了天榜说不定也能得到优待。】
韩信身高195?
嬴云曼默默瞥了眼旁边的祖龙——坐着都比她高一大截。
这高度不是她的理想型。
她不喜欢仰着头跟人说话。
一直知道韩信高大,却不知道这么高大的嬴云曼陷入了短暂的疑惑。
难道她以后也会长得很高?
至于韩信的迷惑行为——
他要是知道自己错了,又怎么会去做呢?
他当然是觉得这么做没错,才去做的啊。
觉得没错,被斥责了肯定要反驳啊。
作为旁观者,嬴云曼能说风凉话,设身处地的话当她没说。
………
张良无奈。
项羽韩信又没像他一样因博浪沙刺秦被通缉,自然不需要刻意隐藏身份。
不对,被天幕误导了。
项羽为人他有所耳闻:和韩信一样心胸狭隘。
秦二容忍他们,更像是不得不忍:不容忍则必致君臣离心。
如此看来,秦二对他“恶劣”,是因为再恶劣,他也得顾全大局。
张良更无奈了。
………
项梁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下来。
秦二是不世出的圣君,连张良这种刺杀过始皇帝的人都能得到善终,她又怎会为难羽。
没了反秦的紧迫感,项羽和族亲大声嘲笑着韩信的无知。
这是没有延误军机的问题吗?
这是没把秦二放在眼里!
项梁放下的心又悬起来了。
【于是秦二反问韩信:如果你的部下不听从你的指令,以没有延误军机为由擅自离军,你会怎么处置?】
【“当斩。”】
【哈哈哈哈哈哈兵仙他是真耿直!】
【也是真宽于律己,严以律人。】
【我记得后文是秦二被韩信气笑了,就取消了封侯仪式,让他速回闽南。】
【取消仪式算什么惩罚?又不是取消封侯。】
【就是,好歹赐几十鞭刑以儆效尤啊!】
【这你就错怪秦二了,对于兵仙这种重誉的人,取消仪式可比肉刑严重得多。】
【“这不淮阴侯吗?你封侯的时候怎么没仪式的呀?”】
【平白低同爵一头。】
【哇,诛心!】
韩信如遭雷击。
先前他也认为没有贻误军机,就是可以去咸阳请赏。
就像在南昌亭长在吃了数月的饭,只因亭长不再资助他,他就认为对方是个小人。
他甚至打算等到功成名就还乡之时,赐亭长一百钱来羞辱他做好事有始无终。
可只要像秦二所说的那样置身于对方的处境,却会看到
全然不同的一面。
“信,受教。”
………
看来韩信虽然固执,却不是不会反省的人。
嬴云曼轻易就看出这是什么情况:
退朝后再私下斥责,说明当时她对韩信的态度极其谨慎。
南越巴蜀未归、项羽降秦不久随时可能跳反,这时候确实不能与韩信交恶。
取消封侯的仪式,是对臣子极其严重的羞辱。
只有在韩信认错认罚的情况下,她才会如此处理。
瞥见祖龙微微颔首,嬴云曼突然冒出个诡异的念头:
她爹该不会信了天幕上的“宠”字?
以为她会见色起意、因私废公、要美人不要江山……
在看到她切实处置韩信后才放心?
越想越像这么回事,而且这么想的肯定不止祖龙一人——
嬴云曼对此有六点要说:“……”
【兵仙下凡这形容是真贴切,在此之前谁能想到用兵如神的韩信在**上像个弱智。】
【弱智这个词就过分了,用秦二给的评价就行。】
【低情商:弱智。】
【高情商:幼稚。】
【其实也只有在知道兵仙幼稚的前提下,看殿前请封才会觉得好笑还好嗑。站在当时群臣的角度,那可就是将军对帝王的试探,只是秦二足够强势,压住了韩信的野心。】
【所以后来秦二改革军制时,就有很多人暗中联系韩信,告诉他**的时机到了。】
【然后兵仙的迷惑行为又又又来了:他既不**也不上告!】
【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都不能算试探了,这是最纯粹的找死。换作其他任何君王,韩信都必死无疑。】
秦人不知道“弱智”是什么意思,但知道幼稚是指“年纪小”。
所以这句话是在骂兵仙在**上跟小孩子一样。
“见知不举者与同罪,韩信此举确实……难以理解。”
在天幕的熏陶下,不少秦人说话都染上些后世人的习惯。
**,那是死罪。
知情不报,那也是死罪!
………
嬴政这次没有被韩信激怒,毕竟跟“稚童”计较毫无意义。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