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陈沅在国外的时候,去盛产燃油的国家,低价储存了很多油,火珠里两个油池都存满了,但总有用完的时候。
而且汽油也有保质期,即便是在空间这样密封,恒温的环境里,汽油最多也只能保存二到五年,以后该怎么办。
末世来临,开着车在外面行驶也有些招摇,不如自行车。自行车不需要燃油,用人力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丢了坏了也不心疼。
刚好,她们宿舍群每天晚上,都交流购物进度,陈沅就在群里询问了一嗓子,哪里有报废的共享单车。
江然人脉广,消息渠道灵通,很快就打听到了,好几处报废的自行车坟场。
陈沅跑去一看,好嘛,真的跟坟场一样,成片成片的自行车,随意的堆放在地上,密密麻麻的数都数不清。
她找到负责人,用极低的价格把这些自行车全部买下,找了两个修车师傅,用每辆十元的修车费,要他们修理。
不要求美观,不用喷漆,只要能骑就行。但要快,必须在一个星期内修好,陈沅给他们一些定金就离开,等一星期后再来取货。
反正这些自行车破破烂烂的,堆在这里也没人要,她也不担心有人会偷,就转身走了。
她还要去买发电机,燃油的,燃气的,还有人力发电机全部都要。
还有太阳能发电板,能折叠的太阳能电池板,有了这些,即便停电,只要有太阳,就可以发电。
陈沅拦住一辆计程车,把自己要买的东西给司机说了,司机就拉着她,径直来到这个城市最大的电器市场。
电器市场很大,里面的货物很丰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除了陈沅原先计划的,还买了便携式取暖烤火炉,便携式燃气炉,还买了酒精块,酒精炉,打火机。
还去副食批发市场,买了许多品种的干果,松子,夏威夷果,腰果,开心果,碧根果,还有各种瓜子。
这些干果可以打发时间,还是优质的蛋白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富含油脂,可以为人体提供热量。
还买了巧克力和奶酪,各种牛奶酸奶,奶粉,豆浆粉,还有麦片,藕粉,葛根粉,白糖红糖和冰糖。
还买了各种调料,花生酱,豆瓣酱,香辣酱,火锅料,烧烤料,麻辣鱼,酸菜鱼,麻辣香锅,不管什么调料,她都直接横扫,反正安南市距离这里很远,即便她扫货的样子有些疯狂,也不碍事。
陈沅租赁了一辆小货车,拉着这些东西,回到电器市场的时候,她要的货老板都给配齐了,还特意腾出了一间小型仓库给陈沅用。
刚好方便陈沅存货,陈沅很是感谢,把副食类的货物也先暂时存在这里,等晚上没人的时候,再过来收进空间。
一切事情做完,陈沅赶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一点了。但她习惯性的拿出手机,继续下单,把自己白天没想到的小东西,都一一补齐。
陈沅还没买完,手机上就推送了一个他们本地的新闻,陈沅点击下单的手,来不及收回,就点在新闻上,那条新闻随即就在屏幕上展开。
陈沅本来要关闭新闻,却在看到标题的时候,手指顿时就停住了。
安南市考古专家在小凌庄附近的山上,探测到一处深埋地下的古建筑,现已开始采挖。
视频中显示的画面,正是那天陈沅从石窟中出来时,看见的那座山。
看来她当初送到市局的报告,引起了地方的重视,安南虽然是三线城市,但也是中转枢纽,经济重镇。
在古代也是比较重要的城池,地方志上应该有对小凌庄的介绍,一个大规模的寺庙,地方志上应该也有记载。
只是不知道她在报告上面说的极寒末世,他们会不会信,这个陈沅就无能为力了。
但石窟的现世也从侧面,昭示了陈沅报告的真实性,即便地方上不相信,应该也会做一些相应的准备,这就足够了。
陈沅一边想,一边无意识的观看着视频中,大家在挖掘石窟的画面。
里面有考古专家,也有从当地雇佣的人,一起齐心协力的挖掘,有个熟悉的身影从画面中一闪而过。
陈沅连忙把进度条拉回去,眼睛盯住屏幕,仔细的看,不放过一帧画面,终于从众多的人群中,找到了那个有些熟悉的人,正是送给她佛珠手串的老大爷。
老大爷说过,这串佛珠是在山上捡到的,应该和这座石窟有些关系,而老大爷就住在附近的村庄里,所以才会出现在这座山上。
陈沅本来困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此时却豁然坐起身,精神百倍的把老大爷的身影放大,保存,现在有了照片,再找人就容易多了。
陈沅也不买东西了,放下手机立即翻身去睡,争取明天早点起来,去寻找老大爷。
虽然陈沅睡的有点晚,但多年上学打工养成的习惯,还有现在时刻绷紧的神经,还是让她早早就醒了过来。
听到汽车的引擎声,韩庆生他们才知道陈沅昨天晚上回来了,可是还没看见她,就又听见她开车离开的声音。
虽然有了老大爷的照片,但那附近有好几个村庄,要一一寻找,需要汽车代步。
一百多公里,陈沅开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她调出手机里的照片,逢人就问。
那老大爷年纪大了,在村子里生活多年,认识他的人肯定很多。
有些年轻人不认识,但陈沅问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当即说道:“这不是小凌庄的老张头吗?小姑娘,你找他干啥。”
“哦,有人托我找他有点事,谢谢你了啊,大爷。”
陈沅说着,从车上拎出来一小桶花生油,递到老人的手里,不等他拒绝,就开车走了。
来到小凌庄,陈沅把车停在村外,小凌庄村子很大,村里的房子大半都是很多年前建造的,有些老旧,因此住户分布的很零散。
不像他们圣井村,因为靠近市区,经济比较繁荣,有很多新盖的房子,都是有规划的,横直竖平的。
但这样乱七八糟的布局,倒是方便了陈沅,她打听到张大爷,居住在村尾,那里寥寥几户人家,还相隔很远。
陈沅走到附近,看四周没有人,就闪身进入空间,点击使用隐身衣,才走进他们家中。
张大爷正在院子里剥玉米,现在都有脱粒机了,但小凌庄地处偏僻,那些机械很少来这里,而且老大爷也是为了省钱,就自己用手剥,他的手更加的苍老。
他的儿子儿媳也快五十了,比陈沅她妈也没大几岁,可看起来却老了很多。没见到老大爷的孙子孙媳,应该是在外地打工。
院子里只有一个二三岁的孩子在玩耍,应该是张大爷的重孙,他的重孙女有六七岁了,爬在院子的石桌上做作业。
老大爷一边剥玉米,眼睛余光却一直关注着他们:“小宝,跑慢点,小心摔倒了。大妮,头抬高点,靠本子太近,对眼睛不好。”
一家人虽然贫穷,却其乐融融,陈沅欣慰的看了一会,就进入房间,悄悄在里屋放了很多东西,有米面粮油,一些脱水蔬菜,还有方便面,挂面,龙须面,这些比较方便。
陈沅没有给他们特别多,一来是因为他们的房间比较小,这些已经堆满了,而且过多的物资,或许还会给他们带来危险。
现在既然知道了地址,以后她再来就是了,临走的时候还留下了一封信。
告诉他们再有几天,寒流就要来了,可以跟乡亲们说一下,多准备一些柴火,但食物的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陈沅没走多远,一个女人惊呼的声音,从张家的院子里传来。
应该是张大爷的儿媳妇,发现了屋子里忽然凭空出现了那么多的粮食,忍不住惊呼出声。
陈沅也没多做停留,走出村子,上了面包车就回去了。
现在只剩下九天的时间,她还有许多事要办,她回到安南市,先去拿快递。
然后去了屠宰场,说三天后,家里要办喜事,订了十几头猪。
一头猪净肉大约有一百多斤,十几头猪,加起来快二千斤猪肉了,这要待多少桌客,需要这么多的猪肉。但屠宰场的销售经理也没问,毕竟陈沅很大方付了一半货款作为定金。
然后是羊肉,牛肉,还有鸡,都下了定金。毕竟她要的量大,要现在下单,货到以后再联系她来取货。
陈沅是七月十号早上,点亮了空间,也就是说到了八月十号,就会进入极寒末世。
她提前几天多屯一些肉食,水珠里面有冷库的选项,而刚刚宰杀的牛羊肉都含有水分,可以收进水珠中,放进冷库保存。
而且进入极寒,室外到处都是天然的冰箱,那些肉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暴雪极寒,人体需要大量的脂肪来产生热量,肉类是不可或缺的食物,无可替代。
她褥□□基地的钱,早在国外就挥霍光了,从她爸身上薅的羊毛也花的差不多了,好在江然又给了她一百万。
但买完木柴,煤炭,还有自行车,肉类,她卡里的钱也花的所剩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