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腾下来手上的钱不见多,但每一项投资都运转良好,还养活了这么多人,做老板的成就感还是挺足的。
这一晚,她久违地做了个好梦,在梦里还见到了祖父。
*****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中,米线作坊新来了一批务工的流民,由鲁大负责培训管理他们。如今鲁大已经成了王大崔的副手,他实在太能干,以至于王大崔暗暗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焦虑来。
鲁大倒是聪明,知道如何拿捏王大崔,他既不奉承,也不张扬,而是适时提醒王大崔,你是米线作坊的股东,而我只是一个打工的,我再能干也是给你打工,你担心什么呢?
领悟过来后王大崔就放下了戒心,有个能干的副手他乐得轻松。每日里东逛逛,西瞅瞅,做个甩手掌柜,日子不要太滋润,以至于新来的流民他都没空亲自查验身份,只叫鲁大将人领去培训合格就上岗。
与之相对的是香料工坊这边新招募的员工虽都是原先山下的流民,大家都知根知底,但静尘还是很负责地跟每个人都签了保密契约。
香料工坊以小组为单位计件生产,产量高的小组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额外的奖金,相应的产量低于平均产值的小组也会被扣钱。
工坊这边的活虽然不比山下的米线作坊轻松,但干活的基本都是女人、老人和半大的孩子,工作氛围比山下可好太多了。加上香料工坊给员工的福利是每人每月一套洗护用品,自己要是用不完还能拿去卖给村里和外头的农妇,大家都很喜欢这份工作,干起活来可卖力了,生产效率那是一日高过一日。
农场那边武大娘子说自己孵化小鸡比买鸡苗更省钱,王文茵便支了一笔钱让她买了几只母鸡和一只雄鸡自然□□产蛋,还盖了一个保温的鸡棚。
上次开完会后,武大娘子跟她男人商量决定还是先给农场打工,这样既有固定工资,干得好年底还有分红。她坦率告诉王文茵,自己想等农场运作起来,手头又有了积蓄后再入股。王文茵倒是无所谓,只要武大娘子愿意好好干,她怎么都可以。
王文茵本想叫武大娘子再顺便孵化一些鸭子,这样鸭子既可以在水稻田里吃虫子,再顺便把杂草也给除了,实现稻鸭共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她很想吃后世著名的“北京烤鸭”。
虽然《食珍录》中记载“北京烤鸭”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宫廷名菜“炙鸭”,但王文茵问过吃货赵四郎,汴京城中售卖的炙鸭大都口感干柴,跟后世鼎鼎大名的“酥不腻烤鸭”相去甚远。她不禁狠狠心动,若是自己的农场能养肥鸭,岂不是可以去汴京开一家“全聚德”烤鸭店?【注1】
结果没想到武大娘子说鸭子最好在过完年开春后再孵化,因为那个时候气候由冷转暖,农作物开始生长,孵化的雏鸭有了丰富的饲料,更利于生长,产蛋。【注2】
好吧,看来想吃“酥不腻烤鸭”还得等来年。
岂知王文茵这边还在为吃不到肥美的烤鸭而惆怅,隔日文安世居然就送来了四只肥鸭。
《北宋女子创业记》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