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夏天还好吗?》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01—2015—8712
너의여름은어떠니(originallypublishedas비행운inKorean)
©2012byKimAeran(金愛爛)
Allrightsreserved.
FirstpublishedinKoreabyMoonjiPublishingCo.,Ltd.
ThissimplifiedChineseeditionispublishedbyPeople’sLiteraturePublishingHouseCo.,Ltd.in2017byarrangementwithKLManagement.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你的夏天还好吗?/(韩)金爱烂著;薛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韩国文学丛书)
ISBN9787020115518
Ⅰ.①你…Ⅱ.①金…②薛…Ⅲ.①短篇小说—小说集—韩国—现代Ⅳ.①I312.6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75397号
责任编辑仝保民张海香
装帧设计李思安
责任印制王景林
出版发行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址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100705
网址
印刷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等
字数134千字
开本880×1230毫米1/32
印张7.125插页3
版次2017年1月北京第1版
印次2017年1月第1次印刷
书号9787020115518
定价32.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电话:01065233595
译者序
金爱烂是韩国最有代表性的年轻女作家,按照国内通行的说法,她应该算是“80后”作家了。2002年,年仅二十二岁的金爱烂凭借短篇小说《不敲门的家》荣获首届大山大学文学奖,正式亮相韩国文坛。随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相继斩获《韩国日报》文学奖、今日年轻艺术家奖、申东晔创作奖、李孝石文学奖、金裕贞文学奖、年轻作家奖、韩戊淑文学奖等大大小小的文学奖项。2013年,金爱烂凭借中篇小说《沉默的未来》获得最具权威的李箱文学奖,宣告自己跻身于韩国文坛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家行列,并且也成为该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作家。
作为“80后”的年轻作家,金爱烂却不是那种离经叛道的类型,而是顺从地从前辈作家手中接过世态小说的接力棒,凭借细腻真实的描写,刻画出年轻一代的生存困境和喜怒哀乐,不动声色地展示了当代韩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也许正是这样的低姿态,让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以至于每有新作问世,辄有洛阳纸贵的热烈反响。
金爱烂深受读者欢迎,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作品主人公的力量。尽管他们都艰难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却又自信满满,从来不失笑容和希望。那些未成年或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主人公们之所以没在纷繁的生活面前屈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丧失对自我存在的肯定。金爱烂表达“对自我存在的肯定”的独特方式就是对家庭罗曼司的想象力。正因为有了这种想象,他们才不会丧失对自己出生和生长在这个世界上的肯定。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为什么出生?不经意?偶然?《爸爸,快跑》的少女主人公的确是不经意、偶然地降生于世。尽管如此,她还是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说得过去的意义。这种令人怜惜,同时又很了不起的想象非常强大,就连《我的忐忑人生》中患有不治之症的十七岁少年也把自己的孕育和出生瞬间描绘得非常美丽。这样的主人公给予读者以强大的榜样力量,让人面对困难也变得强大。
《你的夏天还好吗?》是金爱烂的第三部小说集,出版于2012年。这时的作家已经步入而立之年,文学想象力和现实感受力已经与初入文坛时不可同日而语。简单地说就是“更现实”,自然也就更无奈。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韩国经济增长乏力,2012—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下滑至2.6%,少子老龄化现象突出,夹在中间层的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于是寻求更稳定工作以应对未来的心理非常普遍。社会现实反映到金爱烂的文学世界里,那就是从前的肯定的想象力,充满希望的前景似乎消失了。比如《水中的歌利亚》的少年对前途和命运的迷惘,比如《三十岁》中的少女,曾经的笑容和希望在现实壁垒之前轰然坍塌,逐渐走向绝望。
当然,金爱烂并没有轻易放弃希望的绳索。《那里是夜,这里有歌》的主人公本来生活就不如意,再加上非法滞留的朝鲜族妻子拖欠的住院费,于是被逼上了绝路。从已故妻子留下的录音带里传出了中国话,“我的座位在哪儿?”这句话代表了他面临的绝望处境。但是,只要他不止于自己的座位在哪儿这个问题,就不算彻底绝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集《你的夏天还好吗?》可以看作是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之下,寻找渺茫希望的艰苦奋斗的记录。
《你的夏天还好吗?》之后,金爱烂又出版了小说集《外面是夏天》,依然延续自己的风格,不疾不徐地咀嚼着日常生活,或在百转千回中呈现生活的温暖,或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内心的伤感,总之还是那个令人期待的金爱烂。
薛舟
你的夏天还好吗?
虫子
水中的歌利亚
那里是夜,这里有歌
一天的轴
角质层
尼克塔酒店
三十岁
作家的话
你的夏天还好吗?
前辈约我见面。我们已经两年没见了。我说今天有事。前辈以不符合前辈身份的口气问,几点?傍晚我要回老家。我磨磨蹭蹭地摸索着手机,又补充说,参加朋友的葬礼。“啊……”前辈答应一声,慢吞吞地问,那下午怎么样?
我翻了会儿抽屉,干脆整理起了衣服。尽管是六月,外面却很热。我取下书桌上的收纳箱,统统倒在地上。家里满是往年的灰尘,纷纷扬扬。抽屉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我想把冬天的衣服挪进箱子,再把夏天的衣服装进抽屉。衣服大小不一。体重总是起伏不定。最瘦的时候和现在差了二十公斤。半年前我第二次辞职,身体迅速膨胀。有段时间我总是趴在地板上盯着笔记本,吃着零食上网,或者追看美剧。前辈好像也是从别人那儿得到我的消息,才跟我联系,否则大白天也不会提出那么突兀的要求。我早就讨厌沉重的冬装了,于是兴奋地挑选着夏天的衣服。去年真的买了好多衣服,每个季节都买,什么流行买什么,想买就买。我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而且也发现了打扮漂亮的乐趣。买了衣服就要见人,见了人就要喝酒,喝了酒就要犯错,犯了错就要后悔。这些我都知道。不过,这种模式也让我心安理得,感觉自己没有严重脱离社会语法。当时我对自己的身材很满意。
只有高三那年,我的体重远远超过现在。有一天,我正大口啃着没切片的吐司面包,正在看电视的爸爸突然大喊:
“别吃了!”
平时家人之间很少说话,大家都目瞪口呆地盯着爸爸。爸爸的斯文和温顺远近闻名。无论是以前还是在那之后,我几乎从没和爸爸说过话。算起来,爸爸认真跟我说过的唯一一句话就是“别吃了”。相反,妈妈却鼓励我吃任何东西。现在每到节日,妈妈仍然在亲戚面前夸我:“这孩子一起床就吃年糕,水都顾不上喝。”不管我是四十八公斤,还是七十公斤,妈妈都说现在这样正好。面对父母的反应,我的态度也很淡漠。直到那时,我还以为自己的赘肉是婴儿肥。
夏装没有期待的漂亮。都是看一眼就兴冲冲买下的衣服,现在看来很奇怪。流行怎么那么快就过时了?这还没过多久啊,皱巴巴堆放的衣服便暴露出我寒碜的趣味和购物史,真让人郁闷。去年还得意扬扬穿在身上的是什么呢?无论如何,现在必须挑出参加葬礼的衣服。我在裤子和短裙之间纠结不已,最后选择了垂到膝盖的黑色A字裙。幸好有同样颜色的衬衫,用作换季期间的吊唁服装应该没什么不妥。其实,我还有不少黑衣服。
前辈是最早带我走进棒球场的人。他还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弘益大学的独立文化,大学路小剧场的冷清多么令人愉快。他是那种每个集体都会有的亲切又有人气的男人。我从没见过像前辈那样的理想男人。我尊敬他,愿意和他说话,如果他不介意,我还愿意跟他上床。哪怕他有怪异的性取向,我也会说“男人热爱自由,我喜欢服从”,然后紧闭双眼随他而去。当时我对男人有着莫名其妙的偏见。我以为世界上有两种男人,一种是无趣的好男人,另一种是有趣的坏男人。后来我才知道,世界不是平的。我也是很晚才醒悟,其实我喜欢的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能够分清人世的复杂和坎坷的男人。当时我感觉前辈是既善良又令人愉快的唯一的异性。尽管自己各方面都不尽如人意,我却摆脱不了早熟而且自负的女大学生的傲慢,总觉得同龄的男孩子都是废物。
遇到前辈是在新生欢迎会的时候。当时我在太多的人、太差的空气和太多的商品中间不知所措。当然,校园的草木和春夜凉爽的空气足以令我心动。现在我依然相信树木喷出的植物防御物质“芬多精”里掺杂着爱的灵药。否则,那么多新学期的青春怎么可能同时兴奋得不知所以呢?繁殖期的年轻人喷发出的能量深情而青涩,露骨却又新鲜。我喜欢在新的城市里迎来二十岁。哲学系人的目光、语气和脸色也让我心生好感。那个年龄似乎理应如此,我总是陷入莫名其妙的忧郁。我喜欢自己的忧郁,甚至期待有人了解这种忧郁。迎新会那天,我悄悄溜出聚集在草地上的人群,也是这个缘故。我想通过自己的不在,让别人知道我存在的事实。我离开聚会,却没有溜回家,而是在人文学院附近徘徊。尽管我不喜欢撒娇、忸怩作态,然而我还是期待有人像寻找隐秘画卷似的发现我,在我额头画个爽快的大圆圈。可是前辈就在那边,在黑暗的人文学馆通道上。走廊尽头的转弯处,站着修长而朦胧的轮廓。我不知道他是去卫生间,还是去看信箱。关键是前辈认出了我。
“你,是美英?徐美英。”
“啊?嗯。”
我惊讶于前辈竟然知道我的名字,同时也隐约感到不安。难道是因为我太胖,引人注目?刚才我在真话游戏中说了个非常龌龊的笑话,结果铩羽而归。
“听说你来自云山,那是我爸爸的故乡,所以记住了。”
“啊,是的。”
“你怎么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