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录》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中,秦易珩依旧每日关注着医学堂的建设进度。
从建筑图纸的设计,到一砖一瓦的选用,他都严格把关。
他时常亲临施工现场,与工匠们交流,询问工程进展,叮嘱他们务必保证工程质量。
在秦易珩的不懈努力与精心筹备下,医学堂的轮廓逐渐清晰。
在教育方面,新建的学堂也逐渐步入正轨。
这日,秦易珩来到一所学堂视察教学情况。
学堂内,书声琅琅,孩子们正认真地诵读着经典文章。
秦易珩走进一间教室,孩子们看到他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秦易珩微笑着示意孩子们坐下,然后走到一位老师身边,询问教学进度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老师恭敬地说道:“殿下,孩子们都十分好学,如今已能熟练背诵多篇经典文章,且对其中的含义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对算术、天文等实用之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学堂目前的课程设置中,此类课程较少。”
秦易珩听后,说道:“老师所言极是,这实用之学关乎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民生改善,万不可忽视。本殿下会即刻安排人对学堂的课程进行调整,增加算术、天文、地理等实用课程,聘请专业的老师前来授课。”
从学堂出来后,秦易珩又来到了一处农田。
此时正值秋收时节,田野里一片金黄,农民们正忙碌地收割着庄稼。
秦易珩看到一位老农坐在田边,满脸愁容,便走上前去询问。
老农见是秦易珩,连忙起身行礼。
秦易珩摆摆手,说道:“老人家,不必多礼。您为何在此发愁,可是庄稼收成不好?”
老农叹了口气,说道:“殿下,今年风调雨顺,庄稼本应丰收。可这收成好了,粮食价格却下跌得厉害,我们辛苦一年,卖粮所得却寥寥无几,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秦易珩听后,安慰老农道:“老人家,您先别着急,本殿下定会想办法解决此事。”
回到京城后,秦易珩立刻召集户部、工部等相关部门的官员,商议应对之策。
秦易珩神色严肃地说道:“如今农民面临粮食丰收却低价滞销的困境,此事若不解决,不仅会影响农民的生活,还会打击他们的种粮积极性。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户部尚书上前一步,拱手说道:“殿下,下官以为,可由朝廷出面,以合理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如此一来,既能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农民的利益,又能充实国家的粮食储备。”
工部尚书也说道:“殿下,除了收购余粮,我们还可以加大对粮食加工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商人开办粮食加工厂,将粮食加工成各类食品,提高粮食的附加值,这样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促进商业发展。”
秦易珩听后,微微点头,说道:“二位爱卿所言甚是。此事就由户部和工部共同负责,尽快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务必让农民们能够真正受益。”
就在朝廷积极解决粮食问题的同时,秦云乔在民间也听闻了一些消息。
她得知,一些地方的豪绅地主趁粮食低价,大肆囤积粮食,企图日后高价出售,谋取暴利。
秦云乔意识到,此事若不加以制止,朝廷的努力很可能会前功尽弃。
她连忙进宫,将此事告知了秦易珩。
秦易珩听后,怒目圆睁,拍案而起:“这些豪绅地主,竟敢如此贪婪,不顾百姓死活!七妹,你可有什么办法对付他们?”
秦云乔沉思片刻,说道:“五哥,我们可以颁布一条法令,限制豪绅地主囤积粮食的数量,若有违者,予以重罚。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另外,朝廷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向百姓宣传粮食市场的真实情况,让百姓了解到朝廷的政策,避免被不法商人误导。”
秦易珩听后说道:“七妹,你考虑得十分周全。此事就依你所言,立刻安排下去。定要让这些不法之徒知道,朝廷绝不会容忍他们为非作歹。”
在朝廷的一系列措施下,粮食价格逐渐稳定,农民们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而医学堂也终于建成,第一批学生正式入学。
秦易珩亲自来到医学堂,为学生们发表开学致辞。
他站在讲台上,目光坚定地看着台下的学生们,说道:“医学乃仁术,关乎百姓的生命健康。你们今日踏入这医学堂,便是肩负起了救死扶伤的重任。希望你们能够刻苦学习,钻研医术,将来成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良医,为国家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们纷纷起身,齐声说道:“谨遵殿下教诲!”那洪亮的声音,在医学堂的上空久久回荡。
日子一天天过去,秦易珩所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逐渐显现出成效。
莫格里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