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天半子,我祁同伟绝不屈服》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接下来的几天,祁同伟就待在办公室学习资料。

1979年9月,国家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

1979年9月,汉东省委也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知》。

1980年5月,领导人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农民的壮举,肯定了一些地方“大包干”的做法。

1980年9月,国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提出在不同地方、不同社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

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的必要措施。

从1981年到1982年夏,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汉东省逐步推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2年1月,国家下发首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1月,国家再发“一号文件”,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汉东也随即在全省推广包产到户。

到1983年,汉东省98%的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汉东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产量低,收益差。

岩台山县的很多乡镇还处在纯人工作业方式,特别是孤山岭乡。

岩台山是汉东省最穷的县之一,而孤山岭乡又名列汉东有名的贫穷之首。

1989年,全乡46个行政村,8.3万人,人均收入仅185.8元(全省人均860元,全国人均603元),人均口粮仅在270公斤(全国人均362公斤)以下。

当然,大自然的条件不可否认,但更重要的是,时代因素长期捆住了人们的手脚,孤山岭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孤山岭乡的老百姓还没怎么开始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方法,如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孤山岭乡的农民种植使用的还是农家肥,至于农药他们从来不用。

同时,农业机械化也还没开始普及,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还没开始使用。

孤山岭乡的农民种地还是牛耕人种,收割也是用镰刀一刀一刀的割,用手和木制农具一点一点脱粒。

农民的劳动强度仍旧很大,生产效率依旧很低下。

孤山岭的农民,主要种植玉米、大米、小麦、花生、蚕豆、豌豆、黄豆和红薯等。

孤山岭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梯田和山地,平地比较少,机械基本上用不到。

蔬菜种植的不多,基本上只是自家吃和喂牲口。

而且种类比较少,只有青菜、南瓜和扁豆,

牲畜有猪、牛、羊、驴和骡子,家禽有鸡、鸭和鹅。

骡和驴只有少部分农民有,用来驮东西的。

鱼也有,只是比较少,也没有人专门养殖。

经济作物也基本上没有,这也是孤山岭乡落后贫穷的原因。

看完孤山岭乡的情况,祁同伟心里很沉重。

孤山岭乡的情况很差,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

相对应的,干部们的日子也苦。

因为挖河修堤、农田基建、交公粮、纳提留以及乡镇财政的解决全靠几万农民负担。

这就导致乡里教师和干部们连工资都发不了,修桥铺路办企业更无从谈起。

这也是县城通往孤山岭乡的公路如此差的原因,因为乡里没钱修整。

从孤山岭巨人情况资料上,祁同伟分析出乡镇财政极度紧张,可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发不上一分工资。

即便发工资也达不到全额。

祁同伟庆幸回了一趟家,祁父给了100,否则自己接下来就要过苦日子了。

想要跟乡里支钱,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

祁同伟知道,祁父给的100得省着用了。

除此之外,还要想办法挣钱,万一乡里好几个月不发工资,自己也有钱生活。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日子会比较苦。

孤山岭乡在推广的农业技术有杂交水稻、地膜玉米、化肥、农药和人工半咸水河蟹育苗(大闸蟹)等。

其中杂交水稻是重点,在杂交水稻出现之前,我国稻田的亩产量,也就300公斤左右。

杂交水稻推广种植之后,我国稻田的亩产量,已经超过1000公斤了。

杂交水稻是将几种稻谷的优点集中在一起,让它既穗大粒多,抗病抗虫能力强,又米质很优良。

这样,我的水稻产量大幅增加,而且质量也上去了,不但吃得更饱,而且吃得更好。

袁老等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尝试、再失败、再尝试……

最后,终于把科学家幻想中的穗大粒多、抗病抗虫能力强、而且还米粒质量优秀的水稻,给杂交出来了。

培育成功之后,就开始大量推广种植。

孤山岭乡的情况,急需种植产量高的粮食,来满足46个行政村8.3万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现在的孤山岭乡老百姓,交完公粮,每家就不剩多少粮食了,经常饿肚子。

因为粮食产量低,所以每家每户的收入也低,三提五统收起来了很困难。

导致乡里的财政收入非常少,无法发放干部和教师及医生护士的工资,经常拖欠。

只不过,这项技术的推广并不顺利,因为种植杂交水稻无法留种,每年都要买种子。

否则孤山岭乡的粮食产量不会这么低。

再生之父的水产专家赵老大明的人工半咸水河蟹育苗技术,是用人工方式创造了中华绒螯蟹(大闸蟹)所需的独特生活环境。

从而为内陆地区的人工养蟹提供了必要条件。

后世吃到的大闸蟹,也许多多少少都和这项技术有关。

这项技术好的推广也不顺利,虽然孤山岭乡的清水河有不少螃蟹,但很多老百姓只想抓了吃,并不想花大力气养殖。

上世纪80年代,农业科技人员与封竹村当地农民一道,试种地膜覆盖保温播种玉米技术成功。

亩均单产由原来不足180公斤增加到300多公斤,为解决高寒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随后,封竹地膜玉米技术在全国高寒山区推广,建始全县种植面积达40万亩。

每年秋季,家家户户晒玉米,金灿灿的一片。

不过,这个技术是为解决高寒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孤山岭乡还够不上高寒。

这项技术的推广也并不顺利,因为孤山岭乡在汉东虽然海拔比较高,也相对冷一些。

但从全国来看,孤山岭乡还算气候比较炎热的地方。

推广的化肥主要有尿素和磷酸二铵及多元素复合肥。

不过使用量非常少,毕竟尿素和复合肥是要钱的。

而孤山岭乡的老百姓根本没钱。

至于农药,基本就没有人使用了。

毕竟农药要钱,打农药的工具也要钱。

谷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国医

国医

甲子亥
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被开除,也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穿越。方洲就是其中一个。他穿到了修真界,花了五百年,完成了从医宗三等杂役到长老的完美蜕变。现在,他穿回来了!#主角会进入医院工作##日更,一般中午十二点更新,最多推迟到晚上六点#张嘴吃安利~星际第一制卡师国师大人重生日常小爷七零年代重生日常快穿之登高临下炮灰为王[快穿]势不可挡[快穿]求你别秀了……
言情 全本 81万字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拭微
简介:【绝世枭雄VS清冷美人】梁朝末年,山河飘摇、胡人铁蹄南下,自此开始长达百年的乱世,文化断层,史称“胡马之乱”。漠北王拓跋骁,汉胡杂血出身寒微。十六岁横空出世......
言情 连载 8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如满月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言情 全本 8万字
嫁给铁哥们

嫁给铁哥们

衣落成火
言情 连载 307万字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山川千野
温柔(?)漂亮的腹黑攻x只对攻低头的龙傲天受晚十二点日更,封面是捏人,已购买商用权,画手@Dd简介:宋礼玉作为一个omega,主要有三大爱好:织毛衣、插花、煲汤。十八岁,突如其来的二次分化,他变成了一......
言情 连载 10万字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迹,也越来越吸引女孩子的关注。女生:陈着你有什么优点?陈着:人老实,话不多。发小:我觉得骗人是不对的,你现在一点都不老实。陈着:没骗!人老,实话不多。(首先声明,绝对不是作者真实经历)
言情 连载 1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