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第252章

和亲?痴心妄想!

京城,皇宫之内,朱常淦朱常淦搓了搓冰冷的手,如今的京都天寒地冻,他从陈圆圆处出来,神清气爽。

总的来说,对于五大营和平虏军朱常淦还是满意的,宁锦之战、辽阳之战无不证明了明军的军心和战力。

接下来只要明军按部就班地一步步推进,盛京大抵也是不成问题的。

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自己白天无法在现场,无法感受这坚不可摧的一切。

朝堂之上,令朱常淦愤然的是那群士大夫的“倔强”。

如孙承宗所说,明军之中的将士,他们虽然热血,他们为国争光,但不代表就明事理,可以为将,未必可以为官。

官乃开了民智之人,他们中许多人甚至不识自己的名字,无法算清楚自己一年可以领多少俸禄,如何能代表拥有智慧?

这种观念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朝堂之上所有朝臣的想法,这让朱常淦意识到,破除儒家独尊的迫切。

“皇爷,许赐复、刘之风请求觐见。”

“让他们进来吧。”

“是,皇爷!”王承恩哒哒地走了出去,示意众人离开,依照他总结出来的规律,皇爷每次从承华殿出来,心情都比较好,都会处理国事,以至于不仅他,就是皇帝的近臣也养成了习惯。

每逢皇帝去承华殿,他们都会早早地等在乾清宫外面,等着与皇帝讨论国事。

……

“臣,许赐复叩见陛下。”

“臣,刘之风叩见陛下。”

“平身!”

许赐复站起来说道:“陛下,您之前所说的建设五年义务教育的事情,臣已经在北直隶开始兴建……”

有明一代,从太祖朱元璋开始,对学子的待遇还是十分优厚的,如童生过了院试、府试之后,便是秀才,可见官不拜,若是中了举人,那出去彻底翻身做主,进入士的阶级,一步登天。

但也正是给了这些士绅们太多的特权,以至于他们中举,中了举人之后,开始为自己的家族谋福利,开始大量的侵占、兼并土地。

朱元璋也曾力推全国上下建立社学,也就是15岁以下的子弟,读书认字,主要就是为了让他们学习道德礼仪、政策律令,可惜数次推行,却没有成功。

其中缘由,很大原因在于没钱。

但也正是如此,八股文盛行,科举愈加的僵化,官学衰败,反而士绅们办学,大行其道,特别是那些宗族兴办的学堂,私人学堂,成了大明中后期的主流。

如此那些学子们被士绅们笼络,成为他们的附庸,士绅宗族的势力也愈加壮大,发展到最后便成了族学。

族学只招收宗亲子弟,或者是亲友的子弟,寻常人家想进入,便要拜码头,要坐师礼,也就是要成为人家的嫡系,才能进入族学之中学习。

这样人家才会认真教你,甚至出资助你前往参加科举。

一旦高中,首先反馈的就是家族,而非朝廷,许多事情即便是有心也是无力,因为他要照顾背后士绅的利益。

这也是为何大明中后期,税赋越收越少关键原因。

也是皇权不下乡,里甲制崩坏、地方政令要靠士绅的原因。

如今江南数省的士绅被流寇给消减了大半,看上去万象更新,可如果这个生态部打破,很快就会形成新的士绅阶层。

所有的一切会再次重演。

“陛下圣明!”刘之风再次跪倒在地。

朱常淦眯着眼睛笑问:“圣明在哪里啊?”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何乾隆喜欢和珅,作为皇帝身边不能全是清官、忠臣,更需要一个摇旗呐喊的,皇帝一个眼神,他就知道该怎么做的人。

比如刘之风,他并非卓然一身的清官,有诸多小毛病,如贪点小钱,好色,家中娶了六房姨太太,但这些罪不至罢他的官,革他的命。

他最大的点就在于自己想做什么,只要几個眼神,他就能明白,如这次兴建五年制教育。自己只是提了一嘴,接下来的事情刘之风便摇旗呐喊起来。

刘之风脸上的表情猛地一僵硬,连忙叩首道:“圣明……兴建义务学堂,受过教化的学子必然感恩的是朝廷,忠的也是我大明。”

“五年义务教育,让百姓子弟识文断字,算数记账,其中佼佼者,再参加大明的考试,成为地方吏员,此举更可斩断士绅豪强做大的根。”

朱常淦看着刘之风,点了点头,“好,此事就交由你来做。”

“陛下,臣乃刑部尚书,并不善学政。”

刘之风喉结不断的滚动,内心却是说不出的苦楚,这一招之狠辣,一旦实施,无疑是将天

下所有士绅都给得罪了。

可关键……这事儿落在自己头上,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朱常淦怎么可能不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眼睛如钉子一般盯着对方,“此学堂非彼学堂,礼部的人反而干不好,在朕看来,唯有你能办此事。”

“臣……谢主隆恩!”刘之风脸上的肌肉抽了抽,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朱常淦想了想,“再颁布一个法令,为鼓励百姓子弟入学,凡子弟进入义务学堂学满三年的,家中税赋减免一成,学满五年的,减免两成。”

“剩余的细则,你们再商量一下,到时候上一封奏疏。”

“是,陛下……”

刘之风和许赐复走了之后,朱常淦倚在龙椅之上,进入贤者时间。

兴建义务学堂,既可以改革大明朝的教育体系,同样也可以改变大明的政治生态,朱常淦还有一个考量。

维稳。

大明灾荒、打仗不断,流民太多,在各地兴建义务学堂还可以将他们归拢在一起,既可以给他们提供生存下去的赈灾粮,又将他们放在明廷的眼皮底下。

只要度过这个冬天,到了明年,番薯大量的推广开来,百姓们饿殍遍野的情况将彻底不复存在。

至于学堂里面的先生……廉政司如今成了香饽饽,许多不得志的秀才、举人,削尖了脑袋想进去,可最终能进廉政司的也只是少数,如今也便有了一个出路。

此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独尊儒术?

我偏偏要豁开一条天河出来,将尔等淹掉,大明祖制之士农工商四阶,将再无差别。

皇帝目光平静,摆手让所有人出去,自己刚想睡一会儿,王承恩的脚步声却将他给吵醒了。

“皇爷,好事,大好事儿啊!”

“什么好事?”

一问之下,才知道王徽他们解决了金属定装弹的研发。

有了底火,再加上之前的无烟火药,无论是从射程和精度上都提升巨大。

王承恩报喜的时候,都是小跑着的,“皇爷,王司正说,新型的子弹可以射程可以达到六百步,在三百步以内杀伤力惊人。”

三百步精准,在此之前,大明的火铳精准度也就是一百五十步,最多两百步,如今一下子提到了了三百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浴火重生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历史 连载 286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