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群贤毕至长安城

“真是个寒冬啊。”每个在路上行走的文士,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不让冷风由领口灌入。

刘彻的求贤令已经颁布下来两个半月。

关中、三河一带的文士,早已抵达长安,现在方才到达的,乃是由楚国、辽东一带而来,他们要比其他地区的人晚上近一个月得知求贤令的事情,为赶路筹备的物资以及在中途耗费的时间,又是其他地区文士的数倍。

故而来得晚了些。

而这些人恰巧撞上了第一波寒潮。

从辽东、代国而来的文士,倒是早有准备。

在老家的时候就感受过什么叫做天寒地冻,知道冬季骤然降温的威力,行囊中备着数件加绒的厚衣裳。

可南方的文士哪见过这般阵仗。

只不过是十月末,南方有时候还艳阳高照,气候宜人,哪怕是穿件单衣在外面闲逛,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结果空中砸下来指节大小的冰雹,打得他们疑惑的脑袋上冒出满头的包。

完全是不讲武德的偷袭!

面对这般情况,陈洛早有预案。

他早料到会有不清楚地域差异的文士,会成为一个个倒霉蛋。

因此在泾水开始,再到长安城门,一路专门设有免费的休息场所,提供热水以及简单的食物,若是实在衣物太少,还可以集中用马车送去太学。

毕竟刘彻在求贤令的诏书中有学周公吐哺的意思,那么若真有前来太学应聘的文士冻毙于道,恐怕就是事故了。

当然,在路上设立的这些休息场所,同样方便了不少普通行人。

反正每日途径某处休息点,前去太学的文士就只有那么多,热水的份量肯定是够的,路人要喝,基本上没有哪个负责的官吏会板着脸不给。

要知道在赶路的时候,可以喝杯热水暖暖身子,确实是一件舒坦身心之事。

而休息点中的免费食物,除了饿到极点的人,没有谁会想着去占那个便宜,他们这些日子对读书人是渐渐生起了崇敬之心,自然不愿意去主动破坏玷污这份圣洁。

无形之间,陈洛以及太学的声誉,在普通百姓心中又提升了不少。

当然,意外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也有文士在官方提供的休息点中,无理撒泼。

他觉得自己千里迢迢的赶来赶来长安,应该得到更加隆重的礼遇,仅仅提供了些热汤算什么,至于那些发干的面饼,完全入不了此人的眼。

按此人的说法,路遇风雪,陈洛礼贤下士的真正表现,是亲自从长安驾着马车,皇帝派出禁军在前开路。

这样才算尊重贤人。

当手下人把这番话告诉陈洛的时候,陈洛懵了一瞬,反复确认了三遍,保证自己没有听错。

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禁军开道的待遇,自己都没享受过啊。

让天子做到这个份上,那要不是对大汉的江山社稷有再造之功,要不就是到了“加九锡,假节钺,剑履上殿,赞拜不名”随时准备篡位的地步。

至于正常人脑子里冒出这个想法,那估计是嫌自己脑袋长在脖子上面太碍事了,不然的话,除非说和九族有仇,想借此复仇。

陈洛当即是告诉前来汇报的属下,让他把那个白痴给哄走,避免导致对方来太学应聘,辱了太学的名声。

当然,他的原话还是客气委婉不少。

……

太学馆内。

“伯玉,最新来报到的文士,已经是两日前抵达的,其于长沙国出发,历六十一日至长安。”李序推门进了主室,向里面端坐的陈洛汇报。

前来应聘太学文士的这批贤才,都要先自报门路,比方年岁几何,从何处来,师从何人,研习精通什么经典……

这些内容综合起来,是可以描绘出一个人的基本画像。

不过李序现在汇报的内容,想要说明的倒不是这些。

现在的长沙国,是大汉货真价实的边疆区域,那儿属于最晚得到求贤令消息的地方,在长沙国内从听闻旨意的消息再到赶来长安者,亦是属于到得最迟的那一批人。

但最新来报道的文士,就已经是由长沙国前来的人,而且在他之后两日,再无新人前来。

其他地方若真有心前来太学应聘者,路上哪怕出现意外,耽搁了一会,都不至于比长沙国的文士来得更晚。

因此李序的意思很明显。

现在该来的人应该都已经来得齐乎,我们是不是该推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闻言,陈洛颔首道:“再等两日,若无新人前来,那我们就开始正式考察这些贤

才的学问,确定聘用哪些人成为太学博士。”

汇聚在长安的各地文士,总量加起来得超过千人。

这批人几乎都有真才实学,正儿八经学过经典,存在明确的师承。

不靠谱的假文人,是不敢在这样的场合中滥竽充数,试图鱼目混珠的。

正因为聚在长安的这些文士质量出奇的高,才更应该郑重对待。

要知道遇上了真正的人才,每错过一个,那不仅仅是使得明珠蒙尘,更是整个大汉的损失。

而想要对一千来人仔细考核,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这一千来人同属某家学派,那倒能以解读经典入手,去出几道试题考察,从回答的优劣先进行简单的筛选。

可现在来的这些人归属于不同学派,他们研读的经典甚至可能在核心理念上,都存在偏差,甚至完全相悖。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一套死板的题目去进行笔试,纸上的回答必然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再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分,恐怕为难的就是阅卷人了。

不过好在这些文士抵达长安,前来太学报道的时候,陈洛就让他们填写了自己的师承。

对于他们的理论上的考察,陈洛是根据每家学派的差异,设立了不同的考题,而且提问的方式非常灵活,只要做题人的思维灵活,不是死记硬背经典的人,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进行回答。

当然,在理论方面的考察并非重头,只占比三成分数。

他们将知识运用在实事上的能力,更受陈洛重视。

这就是后面的那道考题,策问。

让这些贤才对大汉的某项政策或者曾经的某项政令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好是坏,都要提出自己相应的见解。

现在不像后世存在明确的八股文体,这些贤才写下文章,必然都会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从他们的见解之中,可以判断出他们的能力如何,是否符合刘彻接下来的政治诉求,是否符合大汉未来的走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 连载 686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