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最新章节。

第392章

坏了,我成校长了

论证完察举制的必要,以及具体的推行方案之后,陈洛总算是松了口气。

总的来说,察举制属于时代向前发展的产物,比起军功取仕以及父死子继要先进得多,纵使先进程度比不过以后的科举制,但更加符合汉代的实际情况。

就像在民主社会想要弄出个皇帝,会被抨击独裁、专制、不可理喻,属于开历史的倒车,可在生产力尚且落后的古代,皇帝的存在有利于中央集权,骤然废除,将帝制取消,只会导致天下混乱,九州分裂,地方军阀拥兵自重。

东周即是如此,相较几百年前,汉代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步,从青铜时代迈入了铁器时代,但并未发生真正的质变。

与此同理。

在汉代,知识不再局限于贵族手中。

造纸术即使已经出现了几十年,虽说作坊尚未普及到各个郡县,但纸张的成本比竹简降低千百倍,很多典籍已经被刊印出来。

只是普通百姓并不重视知识,桎梏源于思想。

就好比经过一日劳累,在华灯初上时,拖着满身的疲惫回到家中,这个时候你是愿意打开手机点顿外卖,接着美美地刷起抖音、看起小说、玩起铲铲,还是争分夺秒地抓住宝贵的时间空隙,坐在书桌前琢磨厚重复杂的资料,为考证、考公做准备?

渴求安逸,乃人之常情。

主动地去高强度去学习新知识,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做到,大部分人会选择待在舒适区,得过且过。

科举制的推行,短时间内甚至会加强阶级固化,待到时间推移,才会有寒门子弟慢慢崛起。

站在刘彻的角度,他肯定不希望困扰自己大父和阿父的问题再出现自己身上。

因此察举制,便成了唯一选择。

低头思索的刘彻,神色看不出喜怒。

过了一小会,他缓缓抬头,开口道:“伯玉,那些人最终的考核没有通过,那是将他们遣回原籍,还是让他们继续留在长安呢?”

两个方案,各有利弊。

若是将那些征召察举而来却达不到标准的孝子、士人遣回,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告诫地方上的那些官员不可随意举荐,糊弄了事,朝廷有着严格的评判标准。

但如果同一期中不合格的人数太多,遣回原籍反倒会产生不良影响。

设立专门的讲学机构,有着讲师指导负责,便于迅速提升受举荐士人的水准。

只是相应的场地开支、导师人选、讲学内容,就成了问题。

面对刘彻抛来的这个难题,陈洛静心考虑片刻,震声道:“禀陛下,我以为朝廷设立专门的机构更为合适。”

“伯玉说说看。”刘彻问道,即使早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并非独断专行的君主,只要有道理,而且不损害自己的政治利益,完全可以容忍与之相悖的想法。

顿了顿,整理好思路的陈洛开口,“察举制最终能否成功,在于人心,在于举荐者,亦在于受举荐者。

察举变成了利益勾结,成了举者与受举者之间的交易。

待到受举者将来有一日又成了新的举者,又有新的受举者加入到这张关系网中。

那么官官相护的情况,必然在未来出现,就违背了今日定下察举之本意。

单纯将这些人遣返回原籍,并不能彻底切断原来的关系网,反倒会深化他们的联系。

如果在长安设立专门的学府,成为常态化的存在,哪怕这些士人暂时性的不合格,但仍旧可以允许他们在其中学习两到三年,举者与受举者的联系自然会淡化,他们感念的定是皇恩浩荡。”

陈洛所言中的构思,可谓“官学”,即官办学府。

这个概念并非什么新鲜玩意,从商周开始其实便开始出现,只是招生范围局限于贵族子弟,规模很小,现在广纳天下贤才,这座学府内的象征就完全不同了。

揉了揉下巴,刘彻先考虑起成本问题,“在长安城内建起容纳大汉群贤的学宫,那就是知识与思想的象征,不能简陋,但要是太过阔绰,里面只住着三五百人,是不是又显得有些浪费呢?”

大汉要建学宫,那断然不能抠抠搜搜,让贤才觉得小气。

可若是太过宽敞,导致大量房间闲置,似乎又显得贤才不愿出来效力,自己并非圣君。

看出刘彻的忧虑所在,陈洛趁热打铁道:“建好这座大汉学宫,在下觉得除了专门招收察举上来的人才,亦可从长安附近的百姓中挑选一批聪慧孩童培养,悉心教导,待到十余年后,他们皆是可用之才。”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这话是绝对没有说

错的。

只是现在没有推行义务教育的土壤,更没有推行义务教育的受众,但可以试着先在长安弄出这么一小块的“试验田”。

闻言,刘彻脸上略显犹豫。

原本只招收贤才的的话,每年最多就三五百人,但如果加上陈洛提议的孩童,那又是三位数起步,奔着大几百人去的。

若是单纯创办学府,那自己完全支持。

可从小开始培养一批孩童,属于完全没有先例,外加需要的时间拉得太长了,充满着不确定性。

陈洛沉声道:“陛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将孩童从懵懂无知培养成合格的官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正是有了这份不容易,他们才会念着大汉的好,念着陛下的好啊。

将来陛下颁布的旨意,这些人不会违背,哪怕有天大的困难,依旧忠心耿耿去执行。”

其实这话不该由自己在这个时间点说出,但它确确实实可以打动刘彻。

刘彻最不放心的势力是哪些?

开国功臣派、军功勋贵派以及外戚。

让他们完全盘踞官场,成了气候的话,欺上瞒下并非什么难事,而且一味地遏制不是办法,毕竟将这些人全部罢官,那该让谁来做事?

察举制的实施,能够治标。

而自己专门培养一批官吏,用起来更是放心。

吐出了口浊气,刘彻目光重新坚定,“既然有利于大汉,朕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这学宫,就这么办下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7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
枭雄1990

枭雄1990

落笔生
【放眼世间皆棋子,莫问谁是落子人。】前世陆野轻信身边人,落得惨死狱中下场。回到1990年,面对时代的浪潮,他起于微末,一路披荆,却不似少年郎意气风发。醒掌天下事,睡卧美人床。看陆野如何成为一代枭雄,执棋对弈成为那落子之人。
历史 连载 478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312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