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最新章节。

第417章

董仲舒劝学

这是董仲舒成为太学博士的第五天。

对于这里的生活,他可谓是再满意不过了。

现在察举制尚未正式开始执行,刘彻暂且只给地方郡县下发了旨意,让他们遴选贤才、廉吏及孝子,最终名单则要等到来年开春上交。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太学博士的教学任务尚未下发,自然是有大把的时间,由他们自己安排。

清闲仅仅是董仲舒满意的原因之一。

据他观察,太学的基础设施是相当完善,并不因为它只用了三个月建好,就显得仓促破败。

博士的居所乃是一人一间,卧房采光极佳,并且每间房内都安排了厕所,并不需要几十人一起去争抢公用的。

这些无疑是提升幸福感的细节。

要知道哪怕到了后世,某些城中村里,一楼十几户人家,只能在公共卫生间中方便,到了冬天,简直是种折磨。

在汉代,居民家中没有修建厕所的情况,可以说是普遍存在。

毕竟乡野之中,随处找个野地草丛解决即可,至于郡县之中,只要不在大马路上,其实各种角落,亦是僻静。

至于这些日子的吃食,他同样觉得非常方便。

太学中是有专门的食堂存在。

作为大汉最高学府,太学中的食堂倒不像后世中小学的食堂,由公司招标,把成本压缩到极低,反倒是官方补贴极多,不用考虑成本,最主要是让太学内的师生吃得满意。

公孙弘因为食堂的美味与便宜,屡次在董仲舒面前,赞不绝口,“我在考试结束的这些天里,去了数家食肆酒楼,欲一品京城美味,往往是败兴而归,差强人意的都少,没想到反在太学之内,尝到了让我满意的饭菜,真是令我意外啊。”

不过董仲舒对口腹之欲倒没有什么特别要求。

只要味道没有到令人反胃,吃了不会坏肚子的地步,那自己就能接受。

当然,吃饭不用离开太学,这样的方便,倒是让他颇为满意。

毕竟食堂与藏书室挨得很近。

往往用过餐后,自己便可以散步走到藏书室内。

那栋藏书室,才是董仲舒认为太学做得最好的地方。

要知道在地方上学习,想要获取典籍,那是非常困难的,不少典籍残缺不全,甚至属于孤本,一郡之内,只有某些大儒拥有,年少的自己上门求取,往往要遭冷眼。

而太学之中的藏书室,不说应有尽有,但各家典籍,保存得相当全面,甚至有一卷高祖时期流传下来的原版伏生《尚书》,以及三册由阳夏文贞侯收集的《乐经》。

它们的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更重。

要知道这代表着从战火中流传下来的文化。

野蛮与刀剑摧毁不了人们向往文明的种子,除非所有孩提的向学之心死了,只渴望名利,追求物欲,或许那才会摧毁文明的根基。

从藏书室中借阅典籍,亦不是什么难事。

原本董仲舒以为要经过数道手续,非常麻烦,因此他最开始都是在书架前站着看书,不想招来麻烦。

只是后面藏书室的管理员见着他常来,好心提醒,告诉他可以借回去看。

董仲舒这才知道,陈洛制定的借阅规则,并不严苛。

那些普通的纸制书籍,只需要登记名字,一人总共可以借阅十本,在两个月内归还即可。

而藏书室内竹简,倒是需要通过身份证明,才能带离,一人只能借阅一卷,需要在旬日内归还。

至于藏书室内的某些孤本,原则上是只能在这里观阅,不过因为某些研究想要带离,则是需要向陈洛申请,得到批准才行。

不过董仲舒暂且只需要借阅那些纸制书籍就够了。

毕竟那些竹简的信息量过低,除了有对照古籍的作用外,其他时候,还是翻书更加方便。

总的来说,太学博士的待遇,简直把福利基本拉满。

换成同等俸禄的其他官职,在长安哪有这么好的待遇。

比方现在的免费住宿,物美价廉的食物,清幽的办公环境……简直可以用享受二字来形容。

董仲舒觉得自己不算是无欲无求的那类人,但是太学内的生活满足了他的全部想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治学,那么阅读经典并非一件苦事,反倒如同享受。

要知道有多少先贤居住在陋巷之中,喝着清水,吃着粗劣的食物,晚上只能借三分月光读书。

他们在那样苛刻的环境下,仍旧传下了自己宝贵的思想。

自己拥有如此好的条件,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日子这般

不咸不淡地过去五天。

董仲舒在太学内的生活渐渐形成了规律。

起床,洗漱,与公孙弘结伴前去食堂用早食,交流攀谈,上午结束。

用午餐,前去藏书室还书,挑书,借书,阅览,下午结束。

晚饭过后,接触同僚,进行辩论,挑灯夜读,一日结束。

太学内的这些同僚,董仲舒觉得他们的能力倒是比外面的那些文士要强上很多,通过了太学的筛选,果然还是不一样的,在吵……在辩论的时候,这些人不至于最开始就被带入进自己的逻辑,进行交流的时候,还算是有来又回,没有被自己单方面给摁着输出,一言不发。

在第五日的傍晚,公孙弘过来敲响了董仲舒的房门。

“次卿过来,是有何事?”刚刚从藏书室归来的董仲舒,正在吃饭,不过他放下手中的食盒,先去开了门。

“你这又是去藏书室看了一下午,现在才回?”公孙弘乐呵呵地问了一句,感慨道,“你们年轻人的研学精神,我是远远比不上咯,现在年岁大了,只希望不要将原来的知识都给忘光就行。”

董仲舒笑着接话道:“我认为次卿这话有失偏颇。”

“哦?还请指教。”公孙弘倒不羞恼,虚心问道。

他知道董仲舒未来在学术上的成就,必然远远超过自己。

要知道整个太学之中,已经是汇聚了天下最优秀的一批贤才,而董仲舒这几日又能在其中脱颖而出。

未来儒家学派复兴的希望,公羊学派振兴的希望。

全系于其一身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7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