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娘,阿娘,快来看嫂子做的鱼丸。”
沈安听见门口传来声音,扔掉火钳跑出来,他扯住周氏的袖子,把人往里拉。
周氏顺从地随着沈安的拉扯进屋。
进屋前,周氏脑海中还响起孙柳说的话。
她说,先前还当大房给你儿子娶的媳妇是个好拿捏的,没想到竟敢作住他们一家分家。
周氏但笑不语,若她强势,也不至于要让自家儿媳来落了这些不好。
脚步声一停,姜南忙活的手停在,她困惑地抬头看去,她娘定睛,眼神深邃地看着自己。
她娘是在怀疑······
“阿娘?”
“诶。”
周氏回神,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摆摆头,踏进厨房。
灶台上是今天刚买的小号木盆,里面是煮好的鱼丸,白花花的,浮着袅袅热烟。
周氏侧目,凉粉已经做好。
“小南,怎么不等娘回来一起上山啊。”周氏嗔怪道。
周氏不赞同地看着忙活的姜南。
若是说以前在沈家,那些活是不得不干,但现在家中只有三个人,不该把全部的担子都压在姜南的身上。
话中的关心,姜南怎会听不出,想到之前在现代,她是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也是这般关心自己的。
她心里暖暖的,轻声说道:“阿娘,这也不累,再说孙婶子也是因着我们家遭这无妄灾,我想着阿娘和婶子若是要说些体己话,还有小安帮着呢。”
姜南看向一旁守在鱼丸旁边的小孩,笑着说。小孩子扎好的包包头,瞧着可爱,她没忍住撸一把头。
脑袋被摸,沈安还有些享受,骄傲地抬起头,一脸求夸赞。
周氏看过去,沈安正笑着,嘴里还说:“阿娘,我帮嫂子摘了好多桑叶,还吃了桑果。”
沈安一说,周氏仔细看去,小孩嘴角还有紫红色果浆干掉的痕迹。
“你不给你嫂子捣乱就谢天谢地。”
“哼,嫂子说我干得好。”
沈安不赞同地反驳他娘亲的话。
他嫂子明明夸赞自己做得很好。
“阿娘,来尝尝鱼丸,看看好吃吗?”
姜南面也醒发好了,她准备做点手擀面。
“我来,我来,这哪用得着你,你和小安去吃。”
周氏本就是做活的一把好手,动作利索地擀面。
姜南没法,拗不过,只好跟沈安站在一边。
她找了碗,给自己和沈安夹了一个鱼丸。
她怕捶打的时间不够,鱼丸不够q弹。
尝一口,比想象的好,鲜嫩软化,腥味淡,要是调个蘸料,会更好,做鱼丸汤或者鱼丸面也是不错的选择。
“嫂子,好香!”
姜南循声看过去,沈安碗中的鱼丸,已经没了。
她都怀疑这孩子是自己的捧场王。
每次做的吃食,一吃就是好香,好好吃。
不过有个小捧场王,也不错的,哪个厨子不喜欢听夸奖呢。
“若是好吃就再吃一个。”
姜南放下碗,准备去给面调个料,锅里的水烧开了。
“不要,我要等阿娘和嫂子一起吃。”
沈安依依不舍地放下碗,鱼丸软滑的口感还停在舌尖,比他之前吃过的所有鱼都好吃。
他明明看见嫂子放了鸡蛋,但他一点也没吃出来。
周氏手脚快,水刚开,她的面也擀好。
姜南化了猪油,加了香粉,盐和一点胡椒,还有野葱。
把熬好的骨头汤舀进碗里,冲开猪油,一股油香混着葱花的香味就随之而来。
周氏把面下进锅,快好的时候,再烫一点野菜,当作蔬菜了。
一碗热腾腾的鱼丸猪骨面就做好。
堂屋传来呼噜面条的声音,方才还说要等阿娘和嫂子一起吃的小孩,正埋头在碗里,头都舍不得抬。
“小安,你慢着点。”
周氏见人吃面条的猴急样,生怕给人呛着。
不过也不能怪孩子,这面当真是极好,油汪汪的,这猪骨汤也是极好喝的。
周氏把骨头肉多的全都夹给姜南。
姜南啃了几块,解了馋,就让周氏别夹。
劝了周氏,小沈安学着他娘的样子,非给姜南夹菜,他还知道换双干净筷子。
“好了,阿娘,阿弟,你们也吃,等日后赚了银子,买肉吃。这骨头汤阿弟多喝些,能长高的。”
“真的吗,嫂子,我要长高!”
沈安碗里的汤已经喝光,听见姜南说能长高,又跑去舀了一碗。
分家已过去几日,中途赵春娘被罚在祠堂反省,姜南一家也过了几天安分日子。
这几日,姜南带着沈安一起去码头,周氏在家把屋后那块地开荒出来,还能赶着日子种些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