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基建过家家》最新章节。

瞿万里说的没错,还没有到二月底,就有官员前来村里通知育秧准备事宜。

官府有优秀收成历史,农耕事务上在京畿地的信誉度非常高,他们说要怎么做,松河村里的人都非常配合。

三月初,农耕彻底忙活起来,有大型机械在场,修路工程也没有因此出现大减速。

院里的李子树满头云白,风一吹,墙里墙外如雪飞洒。

孟知尧从陈大娘家里收来一个废弃的水压井装置破烂,复刻了一个全木制的,她不用来抽水,而是利用杠杆和活塞完成压制工艺。

脚边有满满一盆草木灰,桌上放了许多编织细腻的麻布和土黄色草纸,还有一个模子。

草木灰吸水性强还能杀菌,草纸有稻草秸秆等制成,吸水性也很强,孟知尧要给她的姨妈期减负。

第一步是压缩草木灰的空间体积,第二步是调整草木灰和草纸的比例,再能保证杀菌的卫生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吸水性最强的草纸占比。

月事带已经有过许多次的改版,二楼书阁有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专门记录了这个历史改进过程,现在的月事带种类很多,常用可拆卸式,把草木灰纸袋固定在又宽又长的底托上,吸满血之前替换下来,不会让底托沾染血污。

还有前期常用的月事裤、月事裙,这些消耗布匹更多,属于有条件才能用了。

孟知尧很轻易就能接受月事带,甚至觉得和现代的安睡裤只差在工艺和材料上,草木灰看着脏,实际上比她脸还干净。

其实,可怕的是社会上共识的月经羞耻或者说月经忌讳,群体意识的屏蔽罩,让更先进、更方便、更卫生的月事带得不到好的传播。

小黄狗今天有空上山,站在门外探头探脑找人。

孟知尧:“瞿万里不在。”

“昂!”

孟知尧:“他回家啦。”

小黄狗没看到朋友,犹豫着跑开。

等孟知尧选出了目前为止的最佳配比后,松河村开始插秧了。

种在地里的青麻有手掌那么高,山里的松树绿色更新,也有去年迟长的青麻遍野,引人采收。

如今修路种田事事忙,大家也做好了分工,力气大的去搬砖、打路基,腿脚受伤的、力气小一些的,就去切木头,个子矮的进窑里烧火……

还有陈二叔,收了两个衙门来的小吏当学徒,在炭窑里帮忙淬火,和加工圆锯片。

因为松河村有大机器,还有很多新手艺,陈二叔又放过话,这些本是祖师爷赏给他们里正的饭碗,但里正不在乎这些,但学徒们既然是吃官家饭的,就得在这上头给些好处。

此后,不止是东华县工曹吏安排了人来,连隔壁几个县也想分几个名额。

两个厂的原材料都快不用花钱,泥、铁、木材,几乎都有人买单。

现在大机器一个顶六个,还有人下地回来无事可做,都上山收野生青麻去了。

小孩都在学堂念书启蒙,教书先生没有固定的,但都是老家伙,他们不教科举考试的东西,孩子们能读书识字就算毕业了。

孟知尧从砖厂出来后,闲逛到学堂看过一眼:“识字用的什么书啊?”

她想看看是不是《三字经》一类,检验一下自己在古代的读书水平算哪一层。

“里正,这本是识字的。”孟六爷缓缓翻出柜里的一册旧书,送到孟知尧眼前。

看着手里的《军规》,作者孟冼,孟知尧陷入了沉默。

“想当年,孟家军里也是许多不识字的汉子,军规就得写得简单易懂,字也不能太晦涩,这本《军规》可都是精华,还能当歌儿唱呢!”他不觉得自己在做什么危险发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将士的孩子,也得会打仗,且不说里正以后要起事的话,那——不和游泳一样简单嘛,跳下去就有了。”

孟知尧郑重其事:“我不造反。”

“当个不管事的里正挺好。”她又说。

孟六爷叹惋,百无聊赖地翻玩掌中书页,只字不曾入眼:“是咯,听我爹说过,自打瞿帅入主陈地,那一辈的老人就知道了,天下风云旋涡,虽,王旗相继,皆非吾主。不如龟缩老巢,蹭他大越一份安宁,保佑孟陈血脉,如松河陈水。”

孟知尧问:“一百年前瞿帅还没起兵,这里还是无主之地。听说我们的另一支族人离开松河村,到外头逐鹿了,他们现在还在吗?”

“不在了。”六爷没细说。

学堂里空荡荡的,课桌干干净净,孟六奶奶倚在门边,中气十足:“老六!下学那么久了还不过来!快点!”

孟知尧:“干嘛去?”

“剥青麻,”孟六爷摸摸孟知尧的头,“里正来不来?”

“嗯!”孟知尧跟着老夫妻去了她家河对面的山上人家里。

剥麻的人都聚在一起,有说有笑,青麻都是野生的,松河村气候适宜,一年四季都有,冬天少一些,春天来了,见风就长,今天收了一批,明天又有新的窜得老高。

孟六家的小孙女孟嚣,今年正八岁,书包都没有放,跑到大家围聚的地坪中央又唱又跳。

“《征南河》听过嘛?”孟嚣手舞足蹈地问爹娘伯婶。

大家纷纷说:“这谁没听过!我们陈地的老歌儿了!”

“这调儿唱的是我太奶打仗那段,我家都可爱听了。”

松河村如今最高辈分的太奶也来了,乐呵呵听着,她也和周围小辈说:“我爷爷,是孟帅麾下一员悍将,南河一战,用一条臂膀,换来三名敌将人头。”

别看太奶如今九十高寿,在她家里面可是老幺呢,只有她还能说有爷爷辈的打过南河战场。

孟嚣好高兴:“那我给你们唱这个啊!”

“那么长,你捡一段来,别一天到晚嗷嗷那嫩嗓子,当心跟青麻似的劈咯。”孟六奶奶一面念叨,一面找来凳子,“里正,坐!”

“那我就唱剥青麻那段,给大伙儿应应景!”孟嚣清清嗓子,黄鹂鸟鸣般的歌声在高阔山野中飞旋。

『好晴天,在门口剥麻等来』

『娘出远门有交待』

『孟公过南河,要征麻,六百担』

『织麻衣,编麻袋,麻绳套弓钻,麻鞋过山关』

……

陈地二百年歌谣传唱至今,口音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

“好几个字是古音了,学得挺像样,”孟六爷坐在孟知尧旁边,慈祥地望着唱歌的孙女,“差不多隔代了,口音都会有一点听不太懂的地方,尤其是京畿地,‘人来人往’,更迭频频。”

奶奶接道:“打仗嘛,军队里口音本来就杂,现在我们说的松河村话,和嚣嚣说的话,也不一样了。”

“她去年在东华县码头玩,回来说了三天的南腔北调,”孟六爷随口一提,“官话学得也可以,但是我觉得,里正的官话最标准,和小皇帝一模一样。”

孟知尧心上漏了一拍,是“做鬼心虚”了。

四月,路基夯了四分之三,青砖从两头开始铺设,这活儿是最累最磨人的,请人来帮工,也会贵一些。

织了麻布,还剩一点麻丝用来搓麻绳夯土,两人向外一拉,夯锤凌空,再放松,夯锤落下来。

咚!

两人的重锤,就是比单人夯锤砸得更快。

松河村的路基已经全部完工,要开始下砖了。

齐闰月的药田长出了苗苗,一派生机勃勃。

齐府家丁找到她家门口:“大姑娘,老爷病了!”

“什么?”齐闰月丢了手里的葫芦瓢,抓紧了篱笆,“他怎么了?”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维持女配的尊严

维持女配的尊严

淅和
温双沐重生后得知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一本校园甜宠文,书中随便拉出的一个男性角色,都是当下最火晋江风,以至女主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终极修罗场。譬如清冷校草学神男主苏起言,考前从不复习的他有天突然整理笔记,只为站到女主面前,将笔记递上。譬如骄恣嚣张男二周彧,做事我行我素,却在一日摘下黑色耳钉,换上规整白衬衫,向女主献上一束白色小雏菊。譬如温柔克制男三沈之庭。女主的中考状元成绩,他带的,女主的助学金和生活费,他
言情 全本 95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言情 连载 343万字
国医

国医

甲子亥
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被开除,也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穿越。方洲就是其中一个。他穿到了修真界,花了五百年,完成了从医宗三等杂役到长老的完美蜕变。现在,他穿回来了!#主角会进入医院工作##日更,一般中午十二点更新,最多推迟到晚上六点#张嘴吃安利~星际第一制卡师国师大人重生日常小爷七零年代重生日常快穿之登高临下炮灰为王[快穿]势不可挡[快穿]求你别秀了……
言情 全本 81万字
宫斗从选秀开始

宫斗从选秀开始

折秋簪花
简介:姜羲从五岁起便一直在做一个梦,梦里她十三岁失孤,家产被远房叔叔霸占,竹马一家退避三舍,她为了安葬爹娘只能当街卖身。适逢德安侯世子当街打马而过,一眼认出她那张与生母分外肖似的脸,将她带......
言情 连载 8万字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半疏
简介:文案:许小华穿到了一本年代文里,成为里头上一世五岁走失,始终未能归家的边缘女配许勉如!原书主要讲述女主许呦呦生父早逝,跟随改嫁的母亲到了许家,成为许家上下皆护在心尖尖上的女儿,倾注诸多心......
言情 连载 161万字
兽世大猫生存日记

兽世大猫生存日记

采蘑菇的老猫
秋言意气用事下,丢了狗屁似的工作,转头房东奶奶又找上门,说想要收回房子给孙子住。他只能揣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存款,找可以过度的小出租屋。让秋言想不到的是,运气背到极点,人是可以掉下水井道的。让他更想不......
言情 连载 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