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称帝从被陷害谋反开始》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大足元年,九月初三子时。

神都,洛阳城,

偏西的宣风坊。

邵王府庭院。

邵王亲事府三百多披着甲,手按着横刀、举着火把的将士以及十几名文职属官静默看着庭院台阶上相视的二人。

头顶远游冠,身着衮冕服,明眸皓齿,丰神俊朗的李重润一脸平静的看着眼前之人。

那人唇红齿白,穿着宦官服,手捧深红色托盘,正是来传旨兼送白绫、毒酒让李重润自裁的高力士。

已经穿越一刻钟的李重润充分了解了自己眼下的情况。

虽然前世作为拓展培训的主教练,但读书之时他的历史成绩还算不错。

穿越的那一刻他的确有显现出慌张,但也没引起众人生疑。

只因他穿越成了年十九岁的懿德太子李重润,已经被他的皇祖母武则天下令,在此时自裁。

而他清楚的记得,大足元年九月三日是他史书上记录的死期。

“殿下,该上路了!谋反之罪,没人能保得住殿下。”时年十七岁的高力士声音有些颤抖。

他的话刚落下,庭院中响起了数百吧横刀出鞘的声音,士兵高举的火把火光映射之下,剑芒闪烁。

高力士顿感后脊发凉,额头冷汗冒出,端着三尺白绫、一壶毒酒的手跟着身子一同颤抖,险些没端住。

李重润稳住心神,眼神宁静,没有一丝慌张,思量再三后用略带威严但无恶意的语气说道:“东西放下,就退出去吧!”

高力士顿时产生想放下手中深红色的托盘想要离开,他咽了一口唾沫。硬着头皮说道:“外边两千羽林卫已经将邵王府团团围住.....”

高力士话未说完便被李重润加重的嗓音打断:“你只是一个传旨的,没必要死在王府之中。”

“可...”高力士深吸了一口气:“你们冲不出去的,外边已经被羽林军包围,城门也已经关闭...”

李重润见他还不愿离开,负起双手,平和的说道:“本王不觉得喝下毒酒、又或者拿白绫上吊后,你还是一具完整的尸体。”

高力士听着李重润突然转为平静的话语,还有那横刀乍隐乍现的寒芒,顿感后背发凉,冰冷的汗珠划过额角流到下颚。

弯腰将托盘放到地面上,恭敬行了一礼,倒退几步转身想要离开,但邵王府的甲士却纹丝不动,并未让路。

跟随李重润近十年,身为两名典军之一的刘耀单膝跪地,持刀抱拳开口劝道。

“殿下,既然陛下已经下旨要殿下自裁,何不杀了这姓高的祭旗,我等定然护殿下离开洛阳城。”

“我等定护殿下离开洛阳城。”

“......”

在刘耀的带领下,将士皆单膝跪地,低头高喊。

文属官则是在司马诸葛敬的带领下提起衣摆跪倒后拱手高呼。

年紧十七的高力士顿时如吓破胆般转身,身体再也支撑不住,软了下去,匍匐在地,牙关发出“咯...咯...”声响。

李重润看着忠于自己的三百多人与跪在地上发抖的高力士,心中无奈的摇了摇头。

如果不是高力士,换一个人传话,他或许在了解清状况后,便已经先动手结束传话之人的性命。

一朝穿越,他自是知道古代政治斗争残酷,作为穿越客,也清楚自己是遭受到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构陷污蔑。

当然,他也清楚,能让武则天让自己自裁的旨意顺利发出,朝廷诸公必然已经议论完,且有证据证明他意图谋反。

否则,那些刚正不呵的忠直之臣绝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武则天逼死作为太子长子的他。

他从记忆中得知,历史上这桩谋反案的另一名被逼死之人,也就是他那被封为魏王的妹夫武延基昨日清晨被司刑寺带走。

而他派出打探消息的邵王府长吏徐源出府后再没有回来过。

司刑寺前身为大理寺,光宅元年,也就是684年更名为司刑寺。

在高力士带来的圣旨中,明述王武延基在司刑寺已经供述了自己与突厥勾结之事。

庭院中人聚集在此已有四个时辰,作为王府属官,命脉早已与李重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在知晓自家王爷牵连谋反之案,便已知晓自己必死无疑。

家中男丁最轻也是夺取户籍,入贱籍,流放边塞,成为劳役。

而女眷则是充入教坊司,后果可想而知。

李重润声音高亢,目光如炬的看着庭院众人:

“本王知道,你们以及家中老小无辜受到牵连,此时必然心急如焚,担忧身后之事。

你们是本王的属官,自知本王是遭人陷害,可世人不知、陛下不知、满朝文武不知。

而你们此时拦住的高公公也算一名无辜之人吧,将心比心,何必为难同为无辜的人。

你们愿以死护着本王离开洛阳城,不就是希望本王有朝一日能洗清冤屈,揪出陷害本王之人,

还自身,还你们一个清白,再善待你们留存的家中老幼吗?”

本就单膝跪着低头的众将士脑袋比先前又垂落了几分。

隐有抽噎声传出。

看着动容的众人。

李重润再度高声呼道:“既然忠于本王,那就遵从本王之令,让高公公离开。”

“诺...”

刘耀与诸葛敬带头应声,随即起身指挥士卒让出一条道路。

“谢...谢邵王殿下......”高力士重重的磕了三个头,砸得青砖作响。

曾因过被武则天下令鞭打后赶出宫一年的高力士为了能有更好的前程,自然更加关心朝中尊贵之人的消息,故而他知道李重润在京以仁孝、正直立本。

只是,此时他心中却是深深叹息:唉...虽临绝境,但身为王爷之尊的威严尚在,也难怪敢常论张氏兄弟因“美色”得陛下垂怜,从而把持朝政,只是怎么就剑走偏锋,行下等之策,不仅名声毁于一旦啊!就连...唉...

起身后他躬着身子一路倒退,经过花圃、走廊,从微打开的朱漆大门退出了邵王府。

看着重重关上的大门,高力士仍心有余悸,整个人还有些颤栗,转身看向领兵围困邵王府的杨再思。

杨再思的本名为杨綝,

他骑着通体深棕色的骏马,穿着紫袍,须发花白,现任左肃政台御史大夫。

他一脸凝重的看着高力士。

“高公公,逆贼不曾伏诛?”

高力士步履踉跄行至杨再思身前,声音依旧有些发颤:“未曾...”沉默了一会,本想说‘杨御史要提防待会邵王带人冲阵’的话语道出口的却是:

“邵王让咱家传话,希望在他自裁后,杨御史上奏时能替府中无辜的仆役与…”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马背上的杨再思截住高力士未说完的话语。

“这……”高力士一时不知再些说什么。

杨再思眼神轻蔑的看着被推出来冒死进入劭王府传旨的小宦官,语气嫌弃之意言于表:“高内侍,逆贼既然已经聚拢的下属,岂会自裁?怕不是故意诈你,让你出来假传消息吧,好为待会的冲阵做准备吧。”

高力士还未褪去青涩的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

杨再思不再看高力士,抚着花白胡须看向劭王府朱漆大门暗忖道:

不然为何陛下派遣两千羽林卫,其中还安排了二百轻骑迅游王府,就是防止逆贼冲阵逃脱!

无奈之下,高力士执礼道:“后边的事情便交给杨大夫了,要谨防...邵王府的人冲杀。”

好不容易谄媚张氏兄弟,逢迎皇帝武则天,才得到这领兵围困李重润的差事,杨再思不以为然的抬手指了指身边的骑兵,笑道:

“一个亲王亲事府不过兵卒三百三十三人,馬不过三十多匹,本官所带的两千羽林卫将整个府宅团团围住,更有二百骑兵巡游,逆贼如何冲阵,不过笼中之兔。”

加七分糖的可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