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第十二章
四贝勒府正是一片其乐融融之景,忽闻宫中遣人传谕,府上上下立时噤声,未敢动。不多时,见一小太监快步进来,说:“敏娘娘薨,请四大爷速速入宫。”府中众人顿时面面相觑,只有胤禛出府前不着痕迹地看了眼宜修,宜修冲其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见状,胤禛不再逗留,立时离去。
敏嫔终究是没有撑过这个夏天。
康熙三十八年,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敏嫔章佳氏薨逝。敏嫔作为四妃之下最得宠的第一人,她的早夭令康熙十分悲恸。
“走了,又走了,孝诚仁走了、孝昭仁走了、孝懿仁走了、温僖也走了。现在连敏嫔也走了。朕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走了,都弃朕而去啊,不知道朕的这一天是不是也快到了。”这位四十五岁的一代帝王终究富有天下也终是逃不过人生八苦。“魏珠啊,传旨内务府和钦天监,敏嫔,追封敏妃,按皇妃仪制置办丧仪。另外,敏妃可用土葬,棺椁可暂时安放在景陵,待朕百年以后,她可附葬陪同。”
“哎呦,万岁爷真是疼敏妃娘娘,咱们大清朝从入关以来一直实行的是满族火葬,从万岁爷您亲政后开始,为了缓解那些汉臣心中的芥蒂,特命改土葬,可那是太后,皇皇,皇后,以及地位重要的阿哥和妃子才能享有的。万岁爷您这是给了敏妃娘娘极大的死后哀荣啊。”
康熙还未来得及说些什么,梁九功进来通禀,“万岁爷,敏妃殡宫宫人前来禀报,太子爷携众位爷在殡宫祭时,多罗诚郡王和十三阿哥闹起来了。”
“简直没有一日安生,子女都是债,朕真羡慕你们,无子一身轻。”说罢便起身,梁九功和魏珠忙近前伺候。
康熙赶到敏妃殡宫时,就看到跪着请安的阿哥们头低的不能再低,太子似乎很是心急而三阿哥面部还有些许红色尚未褪去,十三阿哥则是跪的直愣愣的,上嘴唇紧紧咬着下嘴唇,瞪着个大眼睛,拼命克制住眼泪的可怜样儿。
康熙心里,登时高下立现。“这是怎么了一个个的,可是为敏妃难过?”康熙轻嗤。
“都起来罢,小十三来给朕讲是怎么回事。”
胤祥却在下跪,禀,“儿臣有罪,请皇阿玛治罪。”
“哦?你有何罪?说来一听。”
“儿臣出言不逊,出言顶撞了三哥,让三哥生气了。”胤祥的眼睛已经像兔子眼睛般红红的,声音却听不出一丝哭腔,这稳重的样子更是讨得康熙圣心。
“你且说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有没有错,朕自会判断。”
“是,今日哥哥和弟弟们来祭母妃,儿臣很是感激,等到中间休息的时候,儿臣就想说,给众位兄弟添一碗酸梅汤。可谁知儿子路过偏殿,就听到三哥问手下护卫,自己剃头,这么遮挡会不会被看出来?儿臣就想起,皇阿玛教导过,丧期白日内我们是不能剃头的。便一时忘了分寸,冲进去问三哥,谁知三哥怕这事传出去,就和儿臣争执了起来。儿臣想起皇阿玛曾教导过我们,‘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便想着规劝三哥。谁知反而惹得三哥恼了,想来儿臣是做错了,还引得皇阿玛至此,儿臣请皇阿玛责罚。”
“胤祉,朕给你个辩白的机会,你有何话说。”
“皇阿玛细想,儿臣再蠢笨无知。也知此话不足为外人道,自然和护卫之间的交谈声高低只在彼此之间。如何能让十三弟从殿外路过都能听到,莫不是他提前知道,故意此时而发?再者,丧期剃头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前面兄弟之间常有为之,十三弟从小在皇阿玛身边长大,与敏妃娘娘都不曾有过几面之缘,只是担了生母之名罢了,怎么就闹得让皇阿玛都得来的地步,儿臣实在冤枉。”胤祉越说越激动,声音不免大了起来。连太子胤礽闻得此言都忍不住冷眼侧目。
“住口!你十三弟今年才十三岁,而你,足足比他大了九岁。你是说你一个二十二岁的,被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设计陷害了是吗?你自己还不够,还要编排你的兄弟们,据朕所知,你素日除了太子,再无旁人,兄弟之间常有为之?你是说太子不孝还是朕不仁不义了呢?”
胤祉闻言面色大变,方知自己乱中失言,先看了眼太子,发现对方再没了焦急为自己求情的意思。赶忙伏地道,“儿臣口误,儿臣无知,望皇阿玛赎罪。”
“朕看你不是无知,是殊属无礼。魏珠,传旨,多罗诚郡王德不配位,降为多罗贝勒。至于这身边护卫,也是不行规谏,还不如胤祥一十三岁小儿,革职交宗人府查办。”
胤礽待康熙言毕,上前一步道,“皇阿玛,儿臣看十三弟侍母至孝,想请皇阿玛赏些什么给胤祥,以示嘉许。”
“罢了,他既侍母至孝,朕便特许他为敏妃素服三年敬敬孝罢,别的朕也不想多说了。今日闹了这么一场。朕累了,你们也该累了吧,都散了吧。”
八贝勒府内,直郡王胤禔、四贝勒胤禛、八贝勒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围坐一桌。
胤禩开口问道,“大哥可看出来今天是什么情形?”
胤禔道,“今日之事,断非偶然,想来是有人有心。”
胤禩点点头,“正如大哥所言,可大哥是否能看出究竟是何人所为?”
胤禔双指扣桌,扫了一圈,开口道,“我且不说,我先问问你们的想法,老十,十四弟便罢了,今天不过十一岁,可我记得你已经十六了,不能总是靠着别人。说说你的看法。”
胤礻我连忙告饶,“大哥且饶了我罢,你知道我最不爱动脑子的,好大哥,有哥哥们在,弟弟不用动脑子。”
胤禔瞪了胤礻我一眼,“出息样子。老八、老九,你俩呢?整天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叫外人不知道还说是两个断袖。凑在一起光玩儿了,也不知道在一起学学好,说说你俩的想法。”
胤禟急忙开口,“大哥快别打趣弟弟了,一会儿给八嫂听到,你知道她那脾气,还不得扒了我一层皮?大哥知道的,弟弟唯一会的就是会看哪个行当未来能赚银子,提前把自己的钱财、房产地产什么的投进去换未来更大的回报,其他再是啥也不回了。大哥再逼问我,我可要再这桌上开赌桌了啊?”
胤禔一脚踢过去,胤禟忙躲。
胤禩笑着开口救场,“大哥,依弟弟看,今天这事确有蹊跷,必有幕后主使襄助。否则单凭小十三一人,断不会想的这么周全。即便他能想的周全,他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做到的事必定有限。”
胤禔没回答,继续问,“老四,你看呢,这兄弟之中就你年龄最大了,哥哥对你抱的期望也是最大的,可不要让哥哥失望啊。”
胤禛尴尬笑笑,“弟弟有负哥哥所期。弟弟最近都忙着研究道学,钻研的都是道法自然之类的。这等厉害的权数,弟弟只怕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
胤禔气急,拍桌而起,指了一圈,最后停在胤禛这儿,开口骂道,“你们能不能学学好,真是要气死我。别人就算了,你一个当哥哥的,你还炼上丹了?”
胤禛忙学着胤礻我开口,“大哥且饶弟弟一回,再教一次罢。”逗得一旁的胤祯咯咯直笑。
胤禔无奈,“罢了,我再教你们一回。看事儿,你们要从结果琢磨。老三失势,那获益的只有老十三一人。你们想,如果没了老三,那老十三就成了太子最重要的心腹。来日太子登基,那老十三岂不是权倾朝野?依我看,这事定是他做的。老八你被是被外表蒙蔽了,一个人的手段和心智,与他的年龄无关。只是想那老十三,仅仅十三岁就有这等谋算,真是叫人触目惊心。再看看你们,这不成器的样子,太子手下有十三弟这样的能人。可我呢,我只有你们!都学点好吧。”
胤礻我如梦初醒,鼓掌大赞,“还是大哥厉害,这样复杂的事儿一下子就看明白了,大哥你说那胤祥要如何做到?”
胤禔坐下,点了两下胤禛,“老四,再给你一个机会,你来告诉他。”
“弟弟想,”胤禛小心开口,恐再被胤禔斥责,“三哥没那么傻,要在敏妃娘娘丧期剃头。他非要这么做,无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发生了什么导致他不剃头会比剃头罪名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无奈,他只得剃头。只是如何做到让他非剃头不可,这弟弟就想不明白了。”
胤禛说罢,胤禔给了胤禛一个肯定的眼神,道,“还好,多少改成点事。你要是这点事都想不明白我明天就去你府上把你那炼丹炉砸了。如何做到我也没想明白,但是想来也不甚重要。”
说罢,胤禔环视一圈,“今儿教给你们的,都要牢牢记住,学以致用,都得长进才好。罢了,去玩儿吧,下次有事,咱们再聚。”
众人离去前,胤禩唤住胤禔道,“大哥,咱们这么一直相聚,弟弟担心,让皇阿玛知道会不高兴。”
胤禔道,“有何可怕?那太子也不是时常和老三、老十三一起闲聊吗,咱们也是,闲聊罢了。你若害怕,以后有事,大哥担着就是了,就说我非要考察你们的功课就好。”说罢,便离去,众人也相继散了。
几个月后,一位未来举足轻重的人即将登上历史舞台,欲知此为何人,且听下回分解。
《衔泥燕(宜修重生)》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