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刘备想出头最少也要等到黄巾起义以后。

可就算是黄巾起义平叛立功,刘备因为出身太低的原因,几年折腾下来也没见得有多大建树。

这么迁延下去,等他们出息的时候,刘俭差不多都是半老头子了。

有些事情可不能顺其自然。

刘俭思来想去,觉得如今正是夏育等人跟鲜卑战失败的第三年,今年江夏和庐江郡反叛,幽州边境多年遭鲜卑入寇,已属事急,若能借着这个机会建功,说不定可以让自己和刘备抢先一步进入仕途,早点开始积累政治资源。

若是能够在大乱之前,拿下一块根据地,那肯定是最好不过的。

但仅仅从军建功是不够的。

正如张飞所言,良家子从军的多了去了,能建功的人也多了去了的,从小卒开始干,能熬出头吗?

要建功,同时还得有靠山和门路相辅相成。

……

“公孙瓒?”

刘备有些不以为然:“他虽是辽西大族中人,可不过是庶子出身,公孙一族的资源不会给他多少,他能帮我们什么?”

刘俭闻言笑了,果然和他想的一样。

他在缑氏山跟公孙瓒当同学的时候,就有些奇怪,既然刘备跟公孙瓒关系还凑合,且都是因身份问题而被束住手脚,算是同病相怜,那为什么公孙瓒早年发迹的时候,刘备没有去求,而是后来等公孙瓒事业大成时,才勉强拉了刘备一把?

切身处地的生活在汉朝后,刘俭才明白,不是刘备不想早用公孙瓒这棵大树,而是他不知道公孙瓒现在是干什么吃的!

听着很好笑,可真就是不知道。

跟后世相比,汉朝的通讯真的太落后了,电视、手机、报纸、图书要啥没啥,人口识字率也很一般,很多人连居住地的县署各级官员叫什么都弄不清楚,更何况异地他乡?

类似于公孙瓒这样的同窗,在离开了卢植的学堂,对于刘备来说就差不多是人间蒸发了一样,除非是非常特意的关注打听,否则讯息的时效都会以年为单位来延迟。

但现在,刘俭可一直在打听公孙瓒的消息。

且自打在缑氏山分别之后,他也时不时的会给公孙瓒写信,保持适当的联系。

哪怕公孙瓒不怎么给他回信,他也写。

汉末两个大诸侯,一个前期一个后期,都是他同学,除非他是真傻,才会放任公孙瓒自流。

至于公孙瓒的具体情况,他能做的也只是花钱买通驿吏,定期从辽东那边知道一些零星半点的讯息,但仅仅是这样,对他来说就足够了。

他不需要知道的太多,只需知晓关键的节点。

“兄长不知道,公孙伯圭如今已是今非昔比,不可与当年相提并论。”

“何意?”

刘俭耐心地给刘备捋顺:“公孙伯圭因为相貌威武,嗓音高昂,被本郡候太守看中,招了女婿,不然你以为当初凭他公孙氏一庶子,凭何能入卢师门下?”

刘备惊讶道:“当初在卢师门下,却不曾听他说过此事!?”

“上门的女婿,靠着岳父,不甚光彩,他自然不好意思多说……不过他现在可发达了,去年此时,他是辽东属国的六百石长吏,年末上计后,已是比千石的县令,不日就要来此上任。”

刘备闻言甚感吃惊。

这才过了几年,公孙瓒就已是当过六百石的长史,如今更是一跃至比千石的县令,月谷八十斛的高官。

在大汉,千石是一个分水岭,自千石以上,就当另眼相待了。

公孙瓒目下虽是比千石,可他一年也不过比千石高官少一百八十石而已,已然是一脚迈进了大汉高阶之列。

呆愣了一会,突听刘备道:

“来此上任?贤弟的意思,是他要来涿县当县令?咱涿县户过万,口过十万,可是大县啊”

“是啊,所以说他厉害了……据我所知,伯圭昔年曾在郡守刘其下任御车,期间刘其犯法被发配,他乔装改扮护送,在押送途中刘其获赦乃还,伯圭也因此事迹被举孝廉,我估计这事肯定是有些内情的……但他自此却一路直上,直到今年初得了比千石的县令,按时间算,他回辽西省过亲,本月差不多就要到任了。”

刘备心中羡慕公孙瓒真命好。

这年头就是举了孝廉,也少有实职就任,十个孝廉中有八个在郎官的位置上候着。

公孙瓒年纪轻轻,举孝廉后就是六百石辽东属国长史,毫无疑问,这与他个人的才干肯定是……没太大关系,应是凭他那两千石的岳父帮忙。

羡慕之后,刘备问道:“那你我该如何做?”

“来日禀过父亲,咱们就出县迎接同窗就任……往远点走,咱们往西面的官道百里处去迎他,以显诚意!”

刘备低下头,抿着嘴,表情很古怪。

“你怎这幅表情?不愿意迎他?”

“不是。”

“那怎么了?”

良久之后,方见刘备长声叹息:“只是感慨贤弟你远见卓识,当初咱们一同在卢师门下,为兄见识短浅,与公孙虽有交往,却更喜攀附泥阳王邑,灵州傅燮,河间魏杰,清河崔成等人,唯有贤弟当时不慕旁人,只是一心与公孙瓒交好……”

刘俭白眼一翻:“休捧我,听着肉麻”。

刘备见他不领情,有些气急:“我是真心实意的!”

当时在卢植门下学经时,他们兄弟的身份非常尴尬。

缑氏山中,放眼望去都是身份和门第远高于他们两兄弟的士门之后。

似泥阳王邑,灵州傅燮,河间魏杰皆出于士林名门,前途不可限量。

刘备当时不知天高,想用‘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去跟一众学子攀交情,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中山靖王之后,放眼整个中山国,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你算个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