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取得大胜的战报很快传回北平,全城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这个消息甚至冲淡了先前王府中的愁云。

朱棣南下的这段时间,北平也不是一片平静的。

主要不稳定因素在北方。

年关时朱棣曾带兵西进,攻击大同,回程时有蒙元人来投,朱棣便将他们纳入麾下,带回北平。

这些日子的边患正是因此而起。

谍报传来,蒙古可汗坤帖木儿率兵自沙漠而来叩关,其目的就是为了几个月前投靠来的鞑靼国公赵脱列干、司徒赵灰邻帖木儿、司徒刘哈剌帖木儿等人。

此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趁着朱棣带领燕军朱棣南下后再来,显然也是早就做过情报工作。

正如朝廷不能将云贵等地边军全部调配北上,朱棣也不能把北疆的边军全部带到南边去。

居庸关、开平卫等各个卫所、关隘仍留守有不少士卒。

但留守归留守,与蒙元开战又是另一个概念了。

当下的燕军很难承担起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压力。

可真真切切的威胁就在眼前,不能不解,毕竟北平太重要,出征将领、士卒的家眷们大多都在此,不容有失。

情急之下,朱高炽甚至都动了写信给朱棣,让他派兵回援的念头。

他觉得只要朱棣肯派出部分兵马回援,或许不用作战就能将蒙古人吓退,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此自然皆大欢喜。

但朱瞻壑却劝住了他,说鞑靼如今还只是陈兵在关外,尚未进攻。

这时候就让朱棣回援也太早了,肯定会耽搁他与李景隆的兵马作战。

南军本就占据兵力优势,燕军再分心,很难取胜。

还不如先抗住压力,让朱棣安心作战。

免得北边也输了,南边也输了,到时候燕军可就真的大难临头了。

朱瞻壑的想法赢得了徐氏的支持,并且留守在城中的郭资、唐云、宁王朱权等人也一致认为应当如此。

而且朱瞻壑还对他们道,与其给朱棣写信求援,不如试试给蒙古可汗写信,陈明利害,晓以祸福,让他退兵。

朱瞻壑穿越过来后把大半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这些书可不是白读的。

至少他对北边的势力形势已经了如指掌,知道这位蒙古可汗坤帖木儿也有自己的忧患。

自元朝廷被大明赶到漠北后,其历史遗留下来的外患便爆发出来。

南宋开庆元年,蒙元大汗、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在钓鱼城被南宋守军射死,其两个弟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展开激烈的内斗,最终忽必烈取得胜利。

其后的百余年里,阿里不哥的后裔一直生活在草原上,并世代与忽必烈家族为敌。

元廷退居上都后,阿里不哥家族与支持他们的蒙古贵族们在西蒙古抓住机遇趁势崛起,摆脱元廷控制,大明称他们为瓦剌。

而元廷代表的忽必烈家族盘踞东蒙古,被大明称为鞑靼。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于捕鱼儿海大破元廷。

北元后主脱古思帖木儿汗与其太子天保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出去,但早有准备的瓦剌贵族们联合阿里不哥家族的后王也速迭儿在漠北土拉河发动了袭击,将此二人击杀。

也速迭儿承袭蒙古汗位。

自此阿里不哥家族终于在一百多年后从忽必烈子孙手中夺回了蒙古汗位。

又因为蓝玉北伐成功,切断了蒙元残部之间的联系,令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元辽王阿札失里成了孤军,其在不得已之下遣使降明。

太祖高皇帝将其分成三卫,也就是如今的兀良哈三卫,亦称朵颜三卫。

瓦剌、鞑靼、和借助明廷力量的朵颜三卫在草原大漠便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如今朵颜三卫已随朱棣南下与李景隆交战。

而瓦剌与鞑靼之间也没有过消停时候。

也速迭儿身故后,其子恩克相承袭蒙古可汗,但在洪武二十六年,鞑靼与瓦剌又爆发内乱,恩克相被杀,汗位又回到忽必烈系额勒伯克汗手中。

阿里不哥系自然不甘心,汗位刚在手里攥了不到五年,还没捂热乎呢!

建文元年,也就是在去年。

瓦剌领主乌格齐哈什哈以可汗政治腐败、杀弟夺妃为由,举兵弑汗,并扶持阿里不哥后裔坤帖木儿继承汗位。

先前来投奔朱棣的几人都是依附于忽必烈系的鞑靼贵族,如今阿里不哥系掌权,他们害怕遭到清算,便躲到了大明来。

朱瞻壑猜测,坤帖木儿刚登位不足一年,又是

个被拥立上去的可汗,他是没什么威信的。

或许他本人对这次出兵喜闻乐见,因为若能索要回那几个鞑靼贵族,便能加重他在蒙古朝廷中的威望。

但这次出兵大概率不是他促成的,而是他背后的西蒙古瓦剌贵族们,欲借此打压东蒙古鞑靼贵族。

劝其退兵的关键亦在于那些瓦剌贵族。

朱瞻壑与朱权、唐云、郭资等人商议一番后,最终决定写出两封信,一封给坤帖木儿本人,另一封则一式三份,遣人送给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个瓦剌贵族。

这三人才是西蒙古的实际掌控者。

信中不仅是好言相劝,朱权和唐云等人都说这些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朱瞻壑便在信中暗示他们,若瓦剌实在不知进退,那大明将暗中支持鞑靼贵族与他们继续争位。

这并非一句空口白话,而是能让马哈木等人切切实实感受得到的威胁。

东蒙古的鞑靼贵族虽短暂处于下风,但他们可不是吃素的。

至少朱瞻壑就知道,再等两三年,鞑靼贵族阿鲁台便会在斗争中占据上风,废黜坤帖木儿,再立忽必烈系后裔为汗。

瓦剌地处鞑靼西北,其领土少有与大明接壤之处。

而鞑靼就夹在大明和瓦剌中间,他们南边在大明受气,西北方向又挨瓦剌的打,就这还能与瓦剌斗的有来有回。

这足以证明鞑靼的实力实际上是强于瓦剌的。

所以,你们还是回去玩你们的内斗去吧,别看着大明也起了乱子,就想来掺和两脚,捡捡便宜,立立威风。

信由徐氏看过,又遣使送去给朱棣看完,并得到他的首肯后,便以朱棣的名义送去了蒙古军营。

没过半月,蒙古人拔营退兵。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燕王长孙,开局教朱棣起兵》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浴火重生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历史 连载 28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如果穿越回宋代,是该吟诗作赋、风花雪月?还是厉兵秣马、争霸天下?不论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
历史 连载 4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