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李渊称帝(2)
受禅登基,开国建元,那仪式自然是少不了的。
李渊派刑部尚书萧造在大兴南郊禀告上天,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德”。中国的史书上,又多了一个纪年方法。之前是隋义宁二年,之后是唐武德元年。李渊撤销了“郡”的建制,恢复为“州”,太守一律转任刺史。又推演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转关系,认为“土”是唐王朝的幸运标识,所以黄色最为高贵。
六月初一,李渊任命赵公爵李世民为尚书令,黄台公爵李瑗为刑部侍郎,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右仆射兼知政事,司马刘文静为纳言,司录窦威为内史令,李纲为礼部尚书,殷开山为吏部侍郎,赵慈景为兵部侍郎,韦义节为礼部侍郎,陈叔达、崔民干为黄门侍郎,唐俭为内史侍郎,录事参军裴晞为尚书左丞。李渊对归顺投降的隋王朝官员也给予任用,只是职位做了一些调整:原民部尚书萧瑀改任内史令,礼部尚书窦琎改任民部尚书,蒋公爵屈突通担任兵部尚书,原长安县长独孤怀恩升任工部尚书。这里顺便提一句,独孤怀恩是李渊的表兄弟。
在新政府的诸多大臣之中,李渊对待裴寂特别优厚,所有官员都不能跟他相比。李渊不仅赏赐他许多的金银财宝,还在生活上给予他特殊的照顾。他命令宫廷御膳房的总管,每天自己吃什么,就同样送一份给裴寂。李渊出席金銮宝殿朝会时,也一定让裴寂坐在身旁。每次裴寂进宫奏事之时,李渊都要把他让进自己的卧房。对裴寂的建议,野山谷言听计从。还有一条,李渊对别的大臣喜欢直呼其名,而对于裴寂,则只称他的官职。。
李渊如此厚待裴寂,除了表示对这位大臣的敬重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表示自己礼贤下士,同时也想给大家树立一个榜样。
在日常管理上,李渊则把行政工作全都交给了萧瑀,自己做起了甩手老板。萧瑀受命以后,每天小心谨慎,勤勤恳恳,纠正偏颇,处罚过失,可谓是殚精竭虑。官员对他都很敬畏,但树大招风,也有不少人攻击他,说他滥用职权,举止失当。还有人说他做事迟缓,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这个李渊曾经领教过。一次李渊颁布诏令,而内史省却不迟迟没有颁布施行。李渊急了,就去责备萧瑀,说他不能迅速及时地贯彻领导的决策。对此,萧瑀解释道:“前朝内史公布皇上的命令,有时候一日三令,而且前后相反,这就让下面无所适从。所以公布容易,施行困难。我在内史上班很久了,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而今,帝国新立,每一个诏令都可能会影响到社稷安危。在此天下未定之日,远贤未归之时,如果我们的政策不当,就会使民心生疑,有损朝廷的威信。所以我每接到一个手令,一定先仔细研究,确定它跟从前的诏令不相违背,然后才予以颁布施行。延误的原因,就在在此。”
李渊听了,非常高兴,他说:“你用心这么仔细,我还有什么担心呢?”
李渊不喊裴寂的名字,但每天朝会时却都叫自己的名字,还邀请一些大臣跟自己同坐一个席垫。刘文静认为君主应该高高在上,不可跟下属过于亲密,就劝告他说:“从前,王导有句话:如果太阳跟地下万物一模一样,人民还怎么能仰望日光普照?如今尊贵的陛下和卑贱的臣属竟没有分别,不是正常现象。”
李渊不以为然,他说:“从前,刘秀跟老友严光同睡一床,严光把脚压到刘秀肚子上。而今,各位大臣德高望重,大多又是我的平生好友。深情厚谊,如何能忘?希望你不要在意这个事。”
李渊的讲话运用了刘秀的一个典故。据《后汉书·严光传》记载:刘秀得了天下后,曾把老朋友严光接到内室,谈论往事旧情,整整一天,相聚一起。此时的刘秀信心满满,得意洋洋。他问严光说:我比从前怎么样?
严光并没有像一般臣子那样大赞“皇上圣明”“功业盖世”,而是给了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评价:陛下比从前略微有点进步。
晚上,二人同榻而眠。严光的睡相不雅,竟然把脚压到了刘秀的肚子上。
第二天,太史奏报:客星侵犯帝座,来势紧急!
刘秀笑说:“瞎扯淡,昨晚是我跟老友严光睡在一起!”
李渊当了皇帝,还能如此平易近人,不忘旧情,着实令人感动。这个在历史上的确并不多见。曾经在昔日的伙伴面前发下“苟富贵毋相忘”誓言的陈胜,刚刚混出点人样,就骄傲得找不到北了,把前来投靠他的穷朋友杀了;我们熟知的朱元璋,这位农民出身的天子,一朝登上了帝王的宝座,立马就换了一副蛇蝎心肠,把昔日的伙伴一个个都给“咔嚓”了。
所以说,从这方面来看,李渊还是值得称道的。
李渊追尊高祖父李熙谥号宣简公爵,曾祖父李天赐谥号懿王,祖父李虎谥号景皇帝、庙号太祖,祖母梁女士谥号景烈皇后,老爹李昞谥号元皇帝、庙号世祖,娘亲独孤氏谥号元贞皇后,追赠正妻窦女士谥号穆皇后。
改朝换代之后,新帝登基,往往都要建庙祭祖,李渊也不例外。
六月六日,唐帝李渊把四代祖先的牌位,送进皇家祖庙(太庙)供奉起来六月七日,李渊封世子李建成当皇太子、赵公爵李世民当秦王、齐公爵李元吉当齐王;皇族黄瓜公爵李白驹当平原王、蜀公爵李孝基当永安王、柱国李道玄当淮阳王、长平公爵李叔良当长平王、郑公爵李神通当永康王、安吉公爵李神符当襄邑王、柱国李德良当新兴王、上柱国李博乂当陇西王、上柱国李奉慈当勃海王。
新皇登基了,他的兄弟子侄自然跟着沾光。所以封王拜将是免不了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皇帝一窝王。
六月十二日,李渊封逊位的隋王朝三任帝杨侑为酅国公爵。他下诏说:“近世以来改朝换代,前代皇家亲族都要全被屠灭。王朝的兴亡,全在天意,岂在人力?所以,我不会诛杀皇室成员,对于他们之中有才能的人还要给予重用。”
老李的意思是,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前代的领导人的亲族都要杀头的。现在我登基了,对他们不仅不杀,还要给他们安排工作。比较起来,我是很宽宏大量的。
当然他这样做就是为了收买人心,做做表面文章而已,并不是真心要给皇家亲族特别是前代帝王买什么人身保险。所以杨侑的命运也注定好不到哪里去,就在李渊登基不久,这位退了位的年轻君主就非常离奇地“暴病而亡”了。
六月二十四日,万年县法曹孙伏伽上书李渊,指出:“隋王朝因为拒绝听到自己的过错,而导致灭亡(需要说明的是,到六一八年,隋王朝还没有灭亡,但唐政府为了表明自己的政权是当时唯一合法的政府,就自己单方面宣判了隋王朝的死刑),陛下真龙天子,一朝晋阳腾飞,四方群起响应,不到一年,就登上皇帝宝座。大家都知道陛下得来天下是如此容易,却不知道隋王朝失去天下也同样毫不困难。所以我认为应该汲取隋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充分了解民心。身为帝王的一言一行,都要特别谨慎。我曾经看见,陛下今天登位,明天就有人呈献雏鹞,这乃是少年时代的玩艺,圣明的君王怎么会有这种需要呢?而各种歌舞演艺、特技杂耍都是促使国家灭亡的东西。近来,太常(负责祭祀的部门)向民间借用妇女穿的长裙及短袄五百余套,充当歌女的衣服,打算五月五日在玄武门外演出,这也不是一种使子孙可以效法的行为。像这样的举措都应该坚决废除。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出于早晚不停地累积,累积到一定量之后,就会产生质变。皇太子(李建成)和各位亲王左右的幕僚,应该谨慎选取贤能之人充任。至于这些人选的条件,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那些家庭不和睦的,不喜欢做善事的,喜欢奢侈豪华的,迷恋声色犬马的,应该一律斥之门外。从古到今,骨肉猜忌,互相仇恨,甚至败家亡国,没有一个不是因为有人在左右挑拨离间造成的。但愿陛下听我之言,慎重从事。”
比起魏征、房玄龄等著名的大臣,孙伏伽的名气要小得多。不过从上述这番话来看,这位确实也是一个优秀的治国之臣。所以有时我想,大唐的兴盛不仅仅是一个皇帝或者几个能臣的功劳,他们确实拥有一个数量众多的人才团队。
李渊看到奏章后,十分高兴,立即下诏褒扬,并擢升孙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赏赐布三百匹。又把孙伏伽的奏章,远近传观。孙伏伽的无畏谏言和李渊从善如流,一起被记入史册,成为治国者学习的榜样。
需要说明的是,孙伏伽的良言似乎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李渊和他的后继者们依然骄奢淫逸,依然亲贤远佞,依然滥用民力。而在六二六年发生的“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李世民兄弟更是依然上演了一出骨肉相残的人间惨剧。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小说推荐:《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维持女配的尊严》《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小燕文学】《好莱坞的亿万富豪》《我是主角攻的作恶兄弟》【重生流小说】《娱乐春秋》《游戏搞到一个亿》
《灯下隋朝》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