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死杨广(3)
杨广的耳朵清净了,但外面的世界并不清净。
我们再来说一下赵行枢和杨士览这两个人。他们都是西逃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平时就在军中积极联络,发展成员。赵行枢和将作少监宇文智及的关系不错,而杨士览又是宇文智及的外甥,所以赵、杨二人不约而同地把宇文智及当成了发展对象。他们一起来做宇文智及的工作,同时向他透露了叛逃的具体方案。
计划原定于三月十五那天开始实施。但关键时刻,宇文智及却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向司马德戡等人提议说:“皇上虽然无道,可是威令还在,你们逃跑是没有出路的,窦贤就是前车之鉴。现在天下已乱,英雄并起,有二心者何止千万?我们不如乘此机会大干一场,兴许还真能成就了帝王之业。”
看来,宇文智及比起司马德戡胆子要大得多。他不仅仅满足于逃命,他还想趁乱世干一番大业。
司马德戡等人被他说动了,就同意了他的意见。
可以说,是宇文智及把原本的一次脱逃转化成了一场政变。
经过一番密谋,他们打算推举宇文智及的哥哥、屯卫将军许公宇文化及为首领。一切安排就绪,这才去告诉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虽挂将军之职,但性格怯懦,根本没有做大事的魄力。一听此言,吓得脸色煞白,后背冒汗。但是他懦弱的性格又使得他不敢极力地推辞,只好听从了众人的安排。
司马德戡让许弘仁、张恺去备身府,四处造谣说:“陛下听说骁果想反叛,酿了很多毒酒,准备利用宴会,把骁果都毒死,只和南方人留在江都。”
骁果都很恐慌,互相转告。俗话说,三人成虎。不怕你不信,就怕说得多。谎言重复了一千遍,一般人就辨不出真假了。“毒死骁果”的谣言经过反复传播之后,已经弄得满营风雨人心惶惶。初十,司马德戡召集全体骁果军吏,宣布了自己苦心炮制的政变计划。军吏们本来就心中思变,此时纷纷表态:“一切听将军的吩咐!”
当天,大风刮得天昏地暗。黄昏时分,司马德戡偷出御厩的马匹,暗地里磨快了刀剑。而元礼、裴虔通则利用在大殿值班之便,串通城门守将唐奉义,让他在关闭城门时,各门都不上锁。三更时分,司马德戡在东城集合数万人,点起火把与城外相呼应。
杨广看到火光,又听到宫外面的人声嘈杂,感觉不大对劲,就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裴虔通就哄骗他说:“陛下勿扰,是草坊失火,外面的人正在一起救火呢。”
当时宫城内外隔绝,杨广就信以为真了。
宇文智及和孟秉率领一千多人,劫持了在宫城门外巡夜的候卫虎贲冯普乐,然后布署兵力分头把守街道。燕王杨倓发觉情况不妙,就想去宫中通报。他小心翼翼地躲过路上的兵士,穿过芳林门边的水闸,来到玄武门,但大门早被乱兵占据了,要想进去绝非易事。
情急之下,他就撒谎说:“臣突然中风,就要死了,请让我当面向皇上告别。”
杨倓这个谎撒得太弱智了。你想想,既然中风严重,快要死了,你还能半夜三更出来溜达。这种假话估计连小孩子也骗不了,如何能骗得了裴虔通?裴虔通根本不买他的账,当时就把他抓了起来。
十一日清晨,天还没亮,司马德戡派遣裴虔通带领一队人马,替换各门的卫士。裴虔通则率领数百骑兵由宫门进入成象殿,本来想出其不意解决了值宿卫士,不料被卫士发现。他们高喊“有贼”。裴虔通一看自己形迹暴露了,就索性挑明干了。但他并不想斩尽杀绝,于是用了一个类似于打猎时候的“网开一面”的招数:命令关闭各门,只开东门,然后驱赶殿内宿卫。宿卫一看情况不妙,纷纷放下武器,从东门逃走。
事已至此,右屯卫将军独孤盛还不明就里,他问裴虔通说:“这是谁的部队,行动太奇怪了!”
裴虔通说:“不关将军您的事,您小心为妙,不要轻举妄动!”
独孤盛看出裴虔通谋反之意,大骂:“老贼,说的什么话?”
独孤盛顾不上披铠甲,就与身边十几个人一起出战。由于众寡悬殊,很快被乱兵杀死。
千牛独孤开远知道事变,也迅即带领数百殿内卫兵来到玄览门,准备向皇上请战。但找来找去,没有见到杨广的影子。他怀疑皇上是躲起来了,于是就在外面高喊:“陛下,外面现在武器完备,足以破贼。陛下如能亲自临敌,人情自然安定;否则,祸事就在眼前。”
独孤开远扯破嗓子喊了一通,但里面竟然无人应答,军士逐渐散去。这时候,蜂拥而至的叛军捉住独孤开远。但见独孤开远声色俱厉,凛然不惧。他的忠义行为感动了叛军,以至于又把他释放了。
杨广曾经挑选了几百名勇猛矫健的官奴,安置在玄武门,称为“给使”,目的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防爆突击队。给使们深受皇帝信赖,平时对他们待遇也是十分优厚,甚至还把宫女赐给他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最关键的时候,这支应急部队却完全没有派上用场,成了一个摆设。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宇文化及等人深知这支部队的厉害,就事先买通了一个宫中女官“司宫”魏氏。这个人平素深得杨广信任,在宫中也是个能够呼风唤雨之人。这一天,魏氏就假传圣旨,放全体给使出宫休息。所以兵乱之际,玄武门竟然没有一个给使在场。
司马德戡等人率领部队,毫不费力地从玄武门进入宫城。杨广听到动静,这回慌了神了,赶忙换了衣服逃进西边的屋子。裴虔通和元礼进兵推撞左门,魏氏听到声响,就跑来开门。乱兵进了永巷,问:“皇上在哪里?”
有位美人出来指了指西屋,校尉令狐行达拔刀冲上去。杨广躲在窗后,一见令狐行达冲进来,吓得浑身哆嗦。他问:“你想杀我吗?”
令狐行达回答:“臣不敢,不过是想奉陛下西还长安罢了。”
令狐行达说完,就上来搀扶杨广。裴虔通对杨广这么客气,还是有些原因的。原来,杨广在当晋王的时候,裴虔通曾是他的部下。那时的杨广还是比较平易近人的,对待裴虔通不薄,还把他引为亲信。所以杨广看清了来人是裴虔通,多少恢复了一些底气。他问道:“你不是我的旧部吗!为什么要谋反啊?”
裴虔通回答:“臣不敢谋反,是将士们都想回家,我不过是想奉陛下回京师罢了。”
杨广听出裴虔通兵没有害他的意思,就顺着他的话音说:“我正打算回去,只为长江上游的运米船未到。现在既然你们急着要回去,那我就跟你们一块走吧!”
这时候的杨广,完全失去了帝王的威严。他忍气吞声,希望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裴虔通决定不了杨广的命运,他还得等待新老板的命令。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灯下隋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