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三千黑骑纵马狂奔在宽阔的大秦驰道上,如一道黑色的闪电,
一闪而过,只有滚滚灰尘记录着电光石火般的飞逝。
八百里大秦驰道,一路黑骑,一路黄沙,三天三夜方才消散。
清晨拂晓,宽阔异常的渭水河畔驻扎了数千人马列阵以待,阵阵鸡鸣声叩开了高有两丈的宽大城门。
扶苏一马当先,带领蒙恬率领五百余骑急速入城。
“蒙卿,分五十骑,由都尉董翳率领。守住城门,没有我的命令,许进不许出。”
“分百五十骑,由副将苏角率领,持我符剑接手武库。”
“请武城侯、通武侯、淮南侯、陇西侯、丞相、太尉,召治粟内史、中尉、卫尉、宗正速来咸阳宫。”扶苏有条不紊地吩咐道。
队列中苏角、董翳应诺,迅速带领部队直奔目标地。
一行人快速进入咸阳宫,连周遭高大威猛的十二金人,也没能让扶苏驻足。
........................................................................
扶苏在咸阳宫正殿来回踱着步子,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时而拿起笔在绢帛上写写画画。直到听得蒙恬的喊声,方才停下来。
“拜见公子扶苏。”几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抱拳,稍稍躬了躬身子。
扶苏将笔一丢,三步并作两步,一一搀扶起几位老人。
“现已至多事之秋,请诸老助我。”扶苏正色肃然地恳求。
几位老人互相对望了一眼,不动声色地退了退,慢条斯理地说道:“请公子说一说详情。”
扶苏语不惊人死不休,坦言相告道:“始皇帝陛下驾崩了。”
老人明显被惊着了,中尉等人更是吓得扑通瘫倒在地上。所有人心里都在想着:天塌了,天真地塌了。
大殿寂静,只有相互之间喘息声相闻。
“请问公子,有何凭据?”老成持重的王翦略带质疑地问道。
“有手书为证。”扶苏从怀中取出一卷玺书。
只见玺书上歪歪扭扭写着“与丧会咸阳而葬”。众人明悟,但仍有不解。
扶苏目视蒙恬,蒙恬解释道:“三日前,有使者携伪诏,阴谋赐死公子,幸被识破,玺书也同日由黑冰台快马加急送达。”
众人凛然,这是有人故意**息准备谋朝篡位了。
事态确实紧急,已经到了千钧一发、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蒙武突然问道:“这么大的事,蒙毅呢?他没来消息?”
扶苏明白蒙武等人仍有疑虑未消。
他不急不缓地问道:“诸君莫不是忘了荧惑守心一事?”
“上崩在外,恐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思虑深远。然既来伪诏,必有人矫诏。赐死孤,谁受益?胡亥、赵高,甚至还有李斯。蒙毅或被囚禁,或不知帝崩。诸君如何应对?切莫使预言成真啊!”
“方才老夫细细查验了玺书,是陛下手笔,宝印是真的,甚至加盖有陛下当年使用的秦王印玺。诸君可放心。”年迈的王翦慢条斯理地说道。
“当务之急是**息,抽调大军,筹备粮草,驻守关隘,以防有变。另外,三川郡守李由调任少府,由少府章邯率五百精兵立即接任。”在王翦对玺书真伪一锤定音后,扶苏迅速作出决断。
“中尉、卫尉有多少人能战?”蒙武听得王翦确认玺书后,果敢地问道。
“中尉满编三万人,六千人随陛下出巡;卫尉满编六千人,二千人随侍护驾。”中尉、卫尉赶紧回答。
“中尉、卫尉暂由通武侯统一调度。孤要一只鸽子都飞不出咸阳城。”扶苏直接命令。
“请冯相拟定调令,迅速完成三川郡守调任事宜。请太尉做好军队安抚事宜。保证政府机器运行不受影响,军队调度听从指挥。”扶苏接着补充。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发,咸阳城高速运转。
........................................................................
始皇帝既死,赵高一行将棺载辒凉车中,由原来亲近的宦官陪乘。每到一个地方,照旧送上饭食。百官和过去一样上奏国事,宦官就从辒凉车中批准他们所奏之事。只有胡亥、赵高、李斯和五六个亲近的宦官知道始皇帝已经死去。
等到行至九原,受命前去赐死扶苏、蒙恬的使者终于赶上车驾。胡亥急切地想要知道结果,听到使者汇报扶苏持剑自刎,赵高抚掌大笑。又听闻蒙恬不肯**,面露愠色。待听得使者安排把蒙恬交由法吏,关押在阳周,又面带微笑。
李斯长叹一声:“公子扶苏受诏**在意料之中。当年楚氏集团被连根拔起,他便战战兢兢,又被发配上郡,心里应是时常忧惧,闻诏**不出所料。倒是蒙恬,不愧为陛下看中的将领
,可惜了。”
赵高却呵呵笑道:“扶苏已死,蒙恬已关,待蒙毅回来一并拿下,大事可定。舒坦。”
又吩咐道:“陛下口谕,加速返回咸阳。”
此时正赶上暑天,始皇帝的辒凉车散发出阵阵臭味,赵高只好命令随从官员每车装载一石鲍鱼,用来混淆始皇帝尸体的臭味。
........................................................................
扶苏回到咸阳的这几天,紧急召见了三公九卿等各级官吏,启用长城军团将兵,替换了不少中尉、卫尉官兵,拿下了咸阳令,圈禁了胡亥以外所有兄弟,把整个咸阳城牢牢掌握,调动了三川郡守,掌控了朝廷交通枢纽—荥阳。不断调兵遣将,守牢关隘。又遣蒙恬速返上郡,节制长城军团。赵高一行则快马加鞭,日行夜奔,满怀期待,却不知扶苏效法齐桓公故事,抽丝剥茧,已经基本拔除赵高、李斯势力。他们来得越快,越是自投罗网。
........................................................................
胡亥很是兴奋。向李斯许诺,待到登基称帝,允许李家作为新贵世家与国同休。向老师赵高承诺,提拔赵高为右丞相,封其弟赵成为郎中令,赵氏与国俱荣。
一路上,不苟言笑的赵高也阴沉地嘿笑着,连称不敢。
李斯则总有一股心惊肉跳的感觉。仿佛始皇帝陛下在一直盯着他一般。他为了个人的权力和家族的势力,辜负了始皇帝的期望,矫诏杀**皇长子,囚禁了帝国大将,推这么一个**幼稚的少年登基称帝,却不知对大秦是好是坏。希望二世能够在一帮老臣的辅佐下成为一位守成之君。如果情况不妙,他只能联合众人忠言逆耳地多劝谏。他这样想着。
“丞相,已到上郡。陛下让你去劳军。”赵高沙哑的声音打断了李斯思绪。
李斯闻言,微微拱手,应诺。带三五十骑,高展玄鸟黑旗与大秦黑龙旗,直冲长城军团大营。
………………………………………………
守卫远远望见大秦军旗,略有诧异,但并没有打开路障放行的意思。一马当先的李斯黑着脸,微紧缰绳,马速缓缓降了下来,在路障前方三丈站定。
他示意同行将佐下马交涉。只见那皮肤黝黑的大方脸汉子一跃,跳下马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路障处。
他高声说道:“奉始皇帝陛下旨意,着左丞相李斯劳军。请速放行。”
守卫虽然是战场好手,但却也是文盲,只问军令,不见军令,绝不放行。其中一人小跑着向伍长汇报,伍长报告什长,待得传到副将王离处,李斯已经无可奈何地候了半盏茶时间。
王离小跑着,声音从大老远传来。
“李丞相久候。军中粗人,不懂规矩,怠慢丞相了。”
李斯面色稍霁,微微说道:“无妨无妨,将军治军严正,陛下想必是乐得其成的。”
王离的脸色微变,连道不敢。忙让过身子,请李斯先行。
李斯边走边吩咐。
“陛下赐酒百坛,大鲨鱼一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王离立马俯拜。
军营中此起彼伏地响起阵阵“陛下万年,大秦万年”的声音,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到得中军大帐,李斯悠悠说道:“陛下让问旬日前旨意,杀扶苏,诛蒙恬,如何了?”
王离正衣冠,躬身回复:“公子扶苏已死,草葬;将军蒙恬已关,请求陛下处置。”
“葬在哪儿?关在哪儿?为何不依旨意?”
李斯的急言厉声质问得王离冷汗涔涔。
他嗫嚅着说:“蒙恬将军毕竟是长城军主将。”
李斯一摆手,拒绝了王离的开脱。他吩咐道:“蒙恬入囚车,送咸阳城审判。”
“诺。”王离只得应着。
《大秦二世皇帝》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