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南洋霸主》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度量衡这东西,朱烨还真是给忘记了。
实在是他生活的年代,这些都已经是深入骨髓,太过寻常以至于润物无声。
好在这种东西并不贵重,在商城的技术衡量体系下,价格也不高。
朱烨直接将砝码、尺子、角度器之类的度量衡套件,买出来20套,存在他的空间之中。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朱烨开口道:
“那就定下用十进制的,等我回去后,你让人去我那里拿,早说你们没有好的度量衡不就完事了,我有哇。”
如此各级统一,起码计算和称量上的误差就会被磨平。
这不就距离炼出好钢,又进了一步么?
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如此,不可否认有天才的灵光一闪,可大多数成果都是这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而技术的壁垒也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的,前人遇到的所有坑,后人如果没有人手把手的教授,那么一样都会再掉坑里一遍。
技术和经验结合的壁垒,往往最难攻克。
“所以放宽心,咱们遇到的所有问题,别人也是一样,咱们取得的所有技术突破,也是别人的拦路石。”
朱烨如此安慰折铁心道。
眼见日头渐落,朱烨实在没想到,一天的功夫就这样消磨在铁厂。
他拒绝了折铁心的留饭,踏上了回家的路。
......
而远离东番岛的陆上山道中,也有骑士打马快行,那是朝廷的驿卒。
如今刚刚过了仙霞关,由浙入闽。
要说起这驿卒携带的圣旨,自是有一番故事。
故事的开头,便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那日熊文灿招抚朱烨的奏折传入内阁。
当即便如同热油浇凉水,当即就引爆开滚滚烟尘。
原来当时正是内阁首辅温体仁与何吾驺、文震孟斗的正凶的时候。
当时有个叫许誉卿的,这人在魏忠贤专权的时候,冒死上书对其弹劾,直谏魏忠贤祸国殃民,赢得了不小的声誉。
何吾驺和文震孟就想要为国举荐,任命他为南京太常卿。
太常卿虽然地位特殊,可是还是那句话,南京与北京不同。
北京的太常卿因为靠近皇权,又是执掌祭祀和典礼的主要责任人,对儒家和礼制起到表率作用,更多是作为一种皇帝任命的荣誉性职位。
是表明皇帝对一个党派或者团体的认可。
而对于南京太常卿来说,上述的隐藏意味就要少上许多,最多也就是何、文二人试探皇帝想法的一步闲棋。
也能看出,这南京太常卿确实不是什么太过重要的职位。
可是权利斗争的残酷性就在这里,打蛇打七寸,除草要燎原。
哪怕是这种没什么实权的荣誉性官职,温体仁也忌恨许誉卿的刚直,而不想用他。
甚至还顺势用计,想要将何吾驺和文震孟赶出内阁。
计策也很是简单,官场斗争生态,无非是细谏其过、过夸其功而已。
所以温体仁就命令手下的党羽,如吏部尚书谢升等人,弹劾那许誉卿与福建布政司申绍芳,勾结合谋,谋求官职。
偏巧巡按御史巡查到福建时,就发现申绍芳的侄子深陷贪腐案中。
温体仁将巡按御史岑同申的奏折扔到何吾驺的桌台上,语气不急不缓道:
“何阁老不是言我罗织罪名,捕风捉影?那这巡按御史的奏折,又当如何,总不能是我,还能遥控他们浙党中人吧?”
温体仁姿容庄重,身形修长,只可惜一双狭长的眼眉毁了他的慈眉善目,越老越妖,面相上看就是个不好相与的,特别是他不笑的时候。
那双眼睛阴恻恻的,偏偏还喜好装作风轻云淡,简直让人发毛。
文震孟正在饮茶,他还没有看到那封奏折,所以并不清楚事情起了变化。
只是抬眼看着温体仁,两方人马斗了这许久,按理说他应该对对方相当熟悉才对。
可是看着那人不悲不喜的模样,一股寒意慢慢从文震孟心底升起,因为他始终没有听出对方口中,有丝毫的不满与其他情绪。
而偏偏对方说出的话,却像宣言像檄文,战意盎然,似有必胜之意。
这时何吾驺也看完手中的奏折,他轻轻将其放下,往文震孟的方向推了推。
旋即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何吾驺虽然
年龄小于文震孟,可是两人性格却天差地别,反而是年纪大些的文震孟更为火爆,而年纪小的何吾驺心思内敛。
这从文震孟在崇祯三年,阉党一脉还没彻底断绝,甚至又积攒好力量,将要反扑的时候,他就敢刚勇直谏,力抗众阉就能看出心性来。
如今看到巡按御史上奏折,弹劾申绍芳纵容子侄贪腐乱政,以致福建糜烂,境内矿匪四起,海外群盗并立的描述,眉头紧皱。
一桩桩一件件虽然都是说的申绍芳的侄子徐芳,可如今串联起来,分明进一步坐实了那申绍芳和许誉卿的内外勾结之罪。
文震孟确信,他同何吾驺举荐许誉卿本就是心血来潮,事前并没有什么长久谋划。
如此短的时间内,那温体仁竟然能布局如此?
他此刻只觉一张大网于黑暗中展开,而他和何吾驺就像水中懵懂的游鱼,尚不知前路如何。
果真,随后便有人上疏皇帝。
遍数申绍芳和许誉卿十条大罪,写的极其吸引人眼球,言之凿凿宛如两人已成十恶不赦之徒。
可偏偏重罪而又轻罚,颇有虎头蛇尾之嫌。
这就让崇祯皇帝疑惑不已,皇帝并不清楚其中的内情,只是十大罪条太过唬人,而责罚又太过轻微。
如此反差之下,崇祯皇帝就错将重点从判断罪责的真实性,转移到罪、罚不相匹配上面,心中默认了两人有罪。
于是下旨驳回,吩咐重议其罚。
这便是温体仁摸准了崇祯皇帝的性子,知道他性子急躁且注意力不足,所以才出此计策。
但阻止许誉卿的任命并不是温体仁的首要目的,他主要求的还是将文、何两人踢出内阁。
所以他便送拟旨将许誉卿革除功名、斥责驱逐出京,将申绍芳并徐芳逮捕审问。
这才是计划中的杀招,借由他与皇帝站在一起的契机,利用文震孟的火爆脾气,刺激对方犯错。
原本文震孟怒火中烧,差点就要在皇帝面前怒骂温体仁党争误国,好在被何吾驺拉住才保住阁位。
温体仁颇为遗憾对方竟然能压住火气,不过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倒也并不气馁。
偏巧这时熊文灿为朱烨请官的奏折送到,温体仁也正在书房同崇祯皇帝奏对。
这奏折就被文、何两人先看了去。
本就肝焦火汪的文震孟一看又是福建,还是为招降的海盗请官,当即心头火起,再也压不住火的愤愤道:
“誉卿谦谦君子,一心为国尚不得善终,区区南海盗匪,反而能登堂入室,为官将兵,真乃咄咄怪事,当真幸赖温公玉成之!”
小说推荐:《重回千禧当学霸》《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圣拳!》《惶惶》《白衣披甲》【书彤网】《惊悚乐园》《庆余年:范府大宗师》《非洲创业实录》《大道朝天》
新钓的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