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幼军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送走了阿黑麻,于经和方文先又找了过来。
灯市的铺子生意已经开张,铅笔是大头,内官监为六部及各内官衙门下了五万支的订单,每支定价八分银,约好一个月交货。
作坊里人手不够,俩人跑来申请增加人手和设备。
人手的事朱厚照让方文先自己想办法,砣机和笔芯压制工具朱厚照则写了条子,让于经去御前作找蒋贵,和经厂一样,底价加两成结算。
经厂的纸牌已经在铺子里发卖,卖得不是很好。于经说定价可能有点高,问能不能把价格降一点。
朱厚照想了想,便说让方文先先去找找京里其他的书肆,看看有没有人家愿意分销,根据销路再看看是不是要降价。
经厂印的《四书章句集注》这两天刚上架,还看不出销量,朱厚照也让方文先去找找其他书肆谈谈分销合作。
次日,御前作掌事太监蒋贵来找朱厚照,说是摆钟调试已毕,问安放到哪里合适。
宫里安放报时仪器的地方有三处,一处是文华殿边上的刻漏房,管日间报时;一处是玄武门城楼上的更鼓房,管夜间报时;还有一处在奉天门,是专为大朝会服务的。
朱厚照想了想,觉得还是先放在刻漏房。那里有钦天监专人看管,每日报时最精确,离清宁宫和马神庙也最近。
等蒋贵带着五、六个人把摆钟刚抬进东华门不远,文华殿呼啦啦走出一大批人,为首的正是弘治皇帝。
今日恰逢经筵,弘治在文华殿听翰林院诸学士讲史。抬着摆钟的众人赶忙避到一边。
弘治一行已瞧见了蒋贵一行抬着个奇怪的柜子,便招手叫了蒋贵过来询问,蒋贵说是太子为钦天监新制的计时仪器,唤做摆钟,不受天时影响,任何时候都可以报时。
弘治听了好奇,便和众人过去围观。一人高的细长柜子,里面是个刷了白漆的圆盘,圆盘上有刻度,也是十二等分。
但和沙漏不一样,圆盘上并没有写十二地支,而是写着从一到十二的数字。
圆盘下面却是空空如也。蒋贵说是搬运时怕损坏了,底下的摆锤和重锤没有装上去。
弘治便叫蒋贵先去安装,等午后经筵讲经之前自己和众臣再过来看看。
午后,等到弘治和一干臣子到了刻漏房时,朱厚照、吴昊等已在那里候着了。
摆钟已安装好了,午正时分已和日晷、滴漏对过时。为了让众人看得清楚内部结构,摆钟后面的木盖板也已卸下。
在太子的解说下,弘治和一干大臣看得津津有味,没想到一个摆来摆去的铜锤也可以拿来计时,这确实比铜壶滴漏精巧多了。
看完之后,一干大臣围着弘治七嘴八舌讨论了起来。
“京师钟楼自永乐年间焚毁后一直未修复,城台基址尚在,不若把此摆钟做得大一些放上去...”
“太子多有巧思,上午经筵所言之《神机制胜书》不若让太子一起参详,若有所得也可有利边关...”
弘治一一听了,又和内阁三人组讨论了一会,便把太子叫了过来。
“此物甚是精巧,吾儿看看是否可以造一个大的,放在钟楼之上?再把汉经厂的那口永乐大钟移过去,为全城百姓报时?”弘治问道。
太子表示没问题。
“还有一事,陕西巡抚杨一清上书,言及军中火器不敷使用,自总兵以下没人敢用,担心会炸裂伤人,请兵部和工部改造。
另外,杨一清还提出为大将军炮制作载炮车,以用来出城作战。朕与内阁均觉得太子善制机巧之物,想将此事交予太子,太子可愿总领其事?”
朱厚照心里盘算了一下,自己手里的正经差事有钦天监译书修历、弘治字典编撰和铅活字印刷、管理制镜处、白浮瓮山渠故道修整,自己还要上课、还要打理自己的铺子。
事情是不是有点多了,虽然据说九九六是福报,但自己这个太子应该不需要吧。
看着太子有点迟疑,弘治便道:“兵器乃是军国大事,太子既有此才,莫要荒废在望远镜、摆钟这类小玩意上。”
朱厚照不乐意了,父皇怕是说反了吧,这些小玩意儿才是改变世界的力量,你对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
见弘治和一干大佬都盯着自己,以前都是自己主动找事做,这次却是大佬们第一次承认了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布置任务。
不接看来是不行,但得趁机给自己谋点福利。
“军器涉及百工,作坊俱在宫外,儿臣出入不便...”
弘治瞪了太子一眼,你啥时候出入不便了?哪次出宫俺没有答允?你上次在城外野了快半个月俺也没有责骂你吧?
“以后只要不出顺天府界即可,出城提前和俺报备,去城内作坊在宫门处报备即可。”弘治看穿了太子的心思,还是做了让步。
刘健却在一旁说道:“太子总领其事便可,无需事必躬亲。出入宫禁太过频繁恐怕有骇物议。”
朱厚照一言不发地看着弘治。
弘治无法,只得说道:“太子既领其事,当需身体力行,不是亲眼所见,不了解实情,难免疏漏。”
君臣一时僵住,李东阳赶忙在旁插话道:“兵者,国之大事,不好疏忽。既已命太子提举此事,当允太子便宜行事。太子只要答允陛下及臣等,外出多带护卫人手,不做那等白龙鱼服之事便可。”
谢迁也在旁补充道:“太子过了年即已成人,本朝太宗皇帝曾设“幼军“以充储君护卫,即今之府军前卫。不若陛下再设太子卫率,领府军前卫,做为太子的扈从。”
弘治想了想,太子年岁渐长,军中之事迟早也要面对,府军前卫虽早已不如太宗、宣宗时煊赫,但毕竟也是上直二十六卫之一。早点打打交道,也能了解军中实情。
“如此也好,太子要听少傅所言,用心于事,不可贪玩。”
听到自己手下有了一支军队,朱厚照有点懵,这怕是跑题了吧?俺不是这个意思呀?俺只要能愉快地出宫玩耍就好,俺要支军队干啥?
看出太子在发懵,弘治又嘱咐了一句:“既为储君,当知国事。领军、养军皆非易事,太子不可轻乎!”
这已不是教子,而是评论国事了。朱厚照只好低头应了。
两天后,弘治发明旨,以府军前卫为太子卫率,着太子提举军中火器及车辆修造事,内府兵杖局、工部虞衡司及宝源局、军器局、王恭厂、广积库等皆听调用。
第一个跑来拜码头的是府军前卫指挥使、南宁伯毛良。
朱厚照没有和南宁伯家打过交道,毛家是景泰年间抵御瓦剌有功而得爵,到毛良这里已是第四代。
两人在武英殿里见了面,毛良年三十五岁,文质彬彬,怎么看都不像个将军。
毛良先把自己的差事讲了一遍,府军前卫原先是洪武年间大将军蓝玉的亲军,蓝玉“谋反”被杀,府军前卫撤编。
永乐年间太宗皇帝复建府军前卫,征募民间三十岁以下的青壮应役,号为“幼军”,做为当时的皇太孙朱瞻基的护卫。巅峰时,有卫所二十五所,员额三万多人。
《中兴大明:朕的特长不一般》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