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使者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四月初三,太皇太后丧期毕,宫中除服。
一大早,朱厚照去了东二所和郑氏商量了搬家的时间。清宁宫打扫、修整尚需几天,母子二人算了下日期,朱厚照定在十日后搬。郑氏则是三日后去咸熙宫。
商量毕,朱厚照去了乾清、坤宁二宫,给父皇、母后打个招呼。
弘治让戴义搬家前去清宁宫检查一下,不要有什么疏漏,太子长这么大第一次搬家,还是有点不放心。
皇后那里就三个字:“知道了。”
午初,下了课。朱厚照又去了趟武英殿。裕德堂基本清理完毕,桌椅文房等一干应有之物均已配好。上午马穆礼已经带着两个人开始抄写书籍副本。
现下已到饭时,朱厚照闻到隔壁尚膳监大庖厨飘过来的饭香,就邀请马穆礼等人一起用餐。马穆礼有点尴尬,就说自己早上过来时带了饭菜。
朱厚照明白过来,人家饭菜和汉人不太一样。不过这早上带过来的,现下怕是也凉了,就起身去尚膳监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尚膳监大庖厨供应外廷膳食,在外廷办公的内阁、六科和各监衙门当值人等都到这里凭牌子取餐,免费的。
午门以南到大明门的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值房则是由光禄寺给饭,饭不好吃不说,路还死远。那里当值的人一般午时都回本部衙门用餐。只有三法司各衙门不在附近,只能去光禄寺将就。
皇城里东西两路还各有两个膳堂,西苑是西花房西酒房,东安门里是北花房和南膳房,是皇城内监各衙门及护军吃饭的地方。
到了大庖厨,就见到院里一溜十几排伙房,烟雾饭香混搅在一起扑面而来。伙房里面蒸煮煎炒、切案的、颠勺的、排饭的一片喧闹,外面窗口等着拿饭的和后世一样拎着食盒排队。
朱厚照没有再往里走,就在门房找到管事的,让他准备个灶眼,每日替译书处的人热下饭菜。管事说有现成,外廷自己带饭的也不少,内阁几位大佬都只吃自家饭菜。
交代完这些事,朱厚照准备回咸阳宫吃饭。边走边寻思,内膳房离着清宁宫可是不近,夏天还好,冬天饭菜送过来怕是要凉了。要不在清宁宫里修个灶台?
午饭后,朱厚照没有在院子里晒太阳,天开始热了,外面这几天风沙也大。
回到实验室,朱厚照又开始琢磨新东西。
桌子上是御前作按朱厚照的图样新制的“铜蘸笔”,笔杆是杉木的,底下套着一个黄铜笔尖,笔尖中间有条细缝。
朱厚照打开墨盒,把笔尖在墨里浸了一下举到面前看,细缝里吸了不少墨。
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感觉还行,笔尖打磨的很是光滑,蘸一次差不多能写四、五个字的样子。只是感觉黄铜做薄了,笔尖容易发软变形,下次再试试青铜的。
这时,黄玮自外面进来,内廷崇本门守门太监打发人过来传信,说是杨慎在门外请见太子。朱厚照想起来这事,前两天吩咐人给杨慎送了东华门的宫门牌子,约好了今天在文华殿见面。
到了崇本门,见到杨慎,便领去了文华殿,也不去正殿,就在文华门里面寻了个地方坐了。
朱厚照把奉旨译书的事情说了一遍,旨意里提到让国子监派人过来帮忙。想问问杨慎有没有相熟的愿意过来。
“上次与学生去观象台的诸人皆是有些兴趣的,不如让学生回去再问问他们?”
“嗯,你回去和他们说一下,凡是参与译书的,书籍付印,皆可列名其上。”没点激励大家都没积极性。
“真的?那学生先报个名。”这个刺激不可谓不大,书要能是流传下去,这可是个留名青史的好机会。
朱厚照斜了杨慎一眼,刚才咋没这么主动?一听有好处就抢着报名,急功近利的家伙,不是个君子。
杨慎也觉得不好意思,嘿嘿了两声就跑了。
钦天监调过来帮忙的人已经定了,监副高冕的次子高辅,《七政推步》作者贝琳的孙子贝岳,阿拉伯学者伍儒的后人伍才,还有两个漏刻博士杨源、朱裕。一共五人。
现下就剩顺天府了,怎么个章程也没回复。只得让黄玮跑趟腿,去顺天府衙门问一下。
未正时分,黄玮回来说,顺天府的意思是找人可以,钱谁出?圣谕里面也没说清楚。
朱厚照只好再派黄玮去说一声,只要找到人,后面的事不用顺天府操心。顺天府尹林泮,七十多了,惹不起。
隔了一天,顺天府送来回音,说人已找到,下午会将人带过来。
到了下午,朱厚照在文华殿正等得不耐烦时,刘瑾从外面带了两个人进来,一个是个胡人,后面跟了个四夷馆的通事。
胡人会说蒙古话,是撒马尔罕的使者。
朱厚照把自己的要求说了一遍,撒马尔罕的使者回复说,不用跑去波斯,本国就有观星台,比大明的还要大,观星台里很多人会波斯文字。
朱厚照一听,来了兴趣。让人给使者上了茶,好好聊聊。
使者叫阿黑麻,家就在撒马尔罕城。前些年那边在打仗,现在仗打完了,只不过国家也换了主人。
新国主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人,叫昔班尼,据使者说武功盖世。
观星台就在撒马尔汗城外,是帖木耳大汗的孙子兀鲁伯所建。阿黑麻描述,观星台里面有一个十几丈高的测星仪,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朱厚照听得一头雾水,就递了根铅笔给阿黑麻,让他画出来。阿黑麻拿着铅笔在纸上画了个图形,是一个圆的四分之一。
阿黑麻解释说,这个仪器是夹在两堵高墙之中,朝向正南,学者们用它来测量一年的长短。
朱厚照大约听明白了,类似于大明的圭表,大明是测影长,他们是测太阳的入射角度。
如果阿黑麻说的是真的,那这玩意儿确实不小。其实郭守敬的思路也一样,想要精度高,就得把仪器做大。仪器越大,误差越小。
阿黑麻说,这个观星台打仗的时候损坏了,但不少研究学问的人还居住在撒马尔罕,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太师喀西的徒子徒孙。
喀西是个波斯人,所以他的学生大多也会波斯文字。如果太子殿下需要的话他回去后可以代为招揽。
帮人没有白帮的,朱厚照就问阿黑麻想要啥赏赐。
阿黑麻和通事嘀咕了一会,通事告诉太子,阿黑麻觉得这个铅笔不错,问太子能不能赏赐他一万支。
朱厚照瞪了眼通事,觉得这家伙是不是把数量单位给翻译错了。
通事尴尬地解释,阿黑麻说这铅笔又轻又小,看着也不像很便宜的样子,打算多带点回去做个小买卖。
朱厚照想了想,问到,“使者觉得一支铅笔回去后能卖多少钱?”
阿黑麻想了想,说他认为至少可以卖一个腾克。
太子表示没听懂,通事解释了一下,他们那边的银子唤做腾克,一个腾克大约重一钱多的样子。
朱厚照认为这个价格定低了,大老远带回去,一万支也就卖个千多两银子。怎么滴一支也得卖七八个腾克吧?
阿黑麻表示这个价格自己没有把握,要回去试试。
朱厚照问了下通事,使者回国的时间。通事说差不多两个月后启程。
”那这样吧,我先送你一百支,你回去看看卖价合不合算,如果合算的话下次咱们再谈个优惠价。”
阿黑麻表示同意。太子又殷勤地问到他们那里缺不缺纸张,阿黑麻说朝廷赏赐了很多,之所以想要铅笔也是因为纸张布帛之类的太多太重了,想再淘换点好带的。
小说推荐:【飘雪中文网】《不可以离婚》【千趣阁】《炼道升仙》【笔趣读】《斗罗:七杀惊绝世》《我娘四嫁》《破云2吞海》《我有一枚命运魔骰》《穿书后成了狼孩》
《中兴大明:朕的特长不一般》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