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函数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兴大明:朕的特长不一般》最新章节。
转眼已是夏至,天越发热的厉害了。朱厚照开始了自己的“暑假”。
六岁那年宫中太热,太子中暑差点挂掉。自那以后,每年夏天都是朱厚照最难熬的日子。
清宁宫空地上支起了黑纱凉棚,每隔一个时辰用井水泼地,各殿里也放了冰,但扔挡不住蒸腾的热气。
朱厚照穿着自己设计的t恤、沙滩裤,脚上套了双草鞋,正在书房编制余弦表。
历算译书处把每本书目录大致梳理了出来,署名麦者思的的那本《造司天仪式》里有张不完整的弦表和计算方式。
朱厚照靠着后世记忆里的填鸭学问,整理了三角函数的公式证明,并着手编制每隔半度的函数表。
刘瑾进来禀报,观象台新址主殿已经架梁,问太子何时有空去确认下新仪器的基址?
进度挺快的嘛。朱厚照顿时来了精神,套上一件外袍便说去乐成殿看看。
乐成殿原先的陈设被搬了个精光,水车和砣机成了主角。靠近磨坊的墙上打了个大洞,一根圆木穿过墙上的洞,用皮带连在了水车车轴上,跟着车轴一起转动。
乐成殿主殿沿着圆木轴一字排开六架砣机,砣机的主轴也用皮带与头顶的圆木轴连接起来。
磨镜子的砣机还用了青铜齿轮和蜗杆改变动力传递的方向,磨镜机的主轴改成了垂直的,底下是个碗形的生铁模具,工匠装上不同尺寸的模具先把镜片打磨出形状,再进行手工磨制。旁边另有一架类似的砣机用来抛光。
朱厚照来瞧的不是这些砣机,而是正在最里面鼓捣的兵杖局几个铁匠。
“调试的咋样了?”朱厚照凑过去问道。
一个粗壮的汉子直起身来说道:“差不多了,拿芦苇杆子试过,很是利索。”
朱厚照吩咐再用芦苇杆子试试,让自己也瞧瞧。
铁匠们转动一根木杆子上的手柄,木杆子上套着的齿轮带动一个圆盘状的往复机构开始来回摇摆。
连接在往复机构上的两把锯子也跟着快速摆动起来,铁匠把芦杆凑过去,锯齿便像剪刀一样利落地将芦杆剪成两半。
“不错,刘瑾放赏。”朱厚照又吩咐俩工匠过两天跟着一起去清宁宫庄,在庄里找辆牛车再试试。
说完又在殿里转了转,嘈杂的声音有那么几分工厂的意思了,只是齿轮不时传来的金属摩擦和碰撞声有点刺耳。没办法,渐开线现在对朱厚照来说属于天顶星科技。
这几副齿轮是用青铜在泥模里浇筑成的,靠手工大致在轮齿上磨出个弧形面。
出了乐成殿,朱厚照便去乾清宫请旨。
“住几天?这是为何?”弘治皱着眉,觉得太子是不是跑得心野了。
“观象台仪器安装,还有瓮山渠故道勘察都不是一两日能做好的。这每次去程还好,回程要赶到酉时前回宫,就得在大太阳底下赶路,太热了...”
“钦天监和工部不是有人手吗,让他们去做不行吗?”
“不成,这新制的仪器钦天监见都没见过。前元的仪器他们都用不明白,俺这仪器讲究又比较多。再说工部这次也要试用新的测高仪器。”
弘治听着也都是公事,不是外出游玩,便勉强点头同意了,“让锦衣卫先去清宁宫庄布置关防,过了端午再去。”
朱厚照点头答应了。
五月五日,端午节。今年因有闰四月,再过半个月就入伏,天气太热。往年按例皆有的太液池龙舟、西苑射柳等娱乐项目都取消了。
当天上午,陛下赐在京文武百官宫扇、蒲鞋,三品以上赐冰。原本的赐宴也免了。
朱厚照也收到了七把折扇,三双蒲鞋。
清宁宫上下正在给太子准备行装,东西准备了三辆车,除了铺盖、陈设之外,太子书房里的常用物件和新制的仪器单独装了一车。还有一辆车装了朱厚照和郑氏给赵氏带的日常用品。
次日卯初,天刚放亮,城门还未开,太子一行便浩浩荡荡出了西华门。
这次朱厚照随行人员多了一大批,除了刘瑾、谷大用、黄玮等东宫六局内侍,马神庙和乐成殿也选了人跟着去了。
随行的护卫除了勇士营,还有仁和公主的长子齐良带的锦衣卫人手。朱厚照当然不愿意被这么多人跟着当个显眼包,跑到乾清宫抗议,被弘治训了一通,说不要人跟着就别去了。太子无法,只好老实受着。
和上次一样,朱厚照没有用太子仪仗,下面人也交代过了,在外面要以小爷相称。大伙也习惯了,知道太子喜欢戏里面微服私访的调调。
齐良找了个机会,和太子说了自家和太子外祖郑旺之间的交往。与扶安说得一样,是奉了太皇太后懿旨,事情没办好,请太子见谅。
朱厚照不怪齐良,浑人钻了牛角尖,可比一般人执拗多了,谁也没办法。
汪鋐骑在马上,手里拿着一沓纸看着。太子说让自己尽快熟悉新的测量之法。里面是经纬仪的使用说明和函数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与《海岛算经》并不一样,汪鋐看得入迷。
虽然没有实际使用过,不知道准不准,但汪鋐也是个识货的。整个体系逻辑缜密、推理严谨,尤其是坐标系的使用,不但易于理解,汪鋐还隐隐感觉到这后面怕是有更宏大的东西。
众人趁着清晨的凉爽,一口气走了一个多时辰,赶到圆静寺才歇息。朱厚照把勇士营大部分留在了圆静寺,庙里顿时鸡飞狗跳,和尚们敢怒不敢言。
仪器被小心的卸下车往山顶搬运。原来的小路已经拓宽到一丈左右,刚铺上条石。
汪鋐让两个士卒抬着经纬仪,跑到远处开始测量瓮山的高度,验证一下新学到的方法。
朱厚照一行稍作停留,便往大屯庄而去。
清宁宫庄原是英宗朝大太监曹吉祥的产业,主院是个五进三跨的大院子,占地颇广。
众人到了了门口,扶江早已候在外面。随行人员安排到了东西两个跨院,朱厚照则让人把母亲和自己给赵氏准备的东西往后院搬,自己也跟了过去。
赵氏也听扶江说了今日朱厚照要过来,这会儿正在后院准备午饭。
谷大用领着人大包小包的往后边的罩房抬东西。朱厚照上前给赵氏行了礼,拿了母亲的信给赵氏念了一遍,赵氏嘱咐一会回来吃饭。
出了后院,趁着还不算太热,就又去了瓮山。
王惟和早就看见瓮山上来了不少人,扯着祖父一起跑过来看热闹。
走在半道,就看见一个青袍的官儿一头汗水的指挥着几个士卒在路中间忙活。
路边竖着一个三脚架子,架子上面是个有刻度的木头盘子,盘面上相互垂直地放着手指粗细的木管子。盘子上面架了了个半圆形的环,顶上还有一个长不到一尺的望远镜,环上也密密麻麻的画着刻度。但刻度上面的符号,祖孙俩却一个都不认得。
正要往山上去,王惟和却冲着北边招手,“朱家哥哥,朱家哥哥。”王铉转身一看,认出是上次来家里做客的小哥。
朱厚照上前与王铉见礼,说自己是来安装调试观象台新制的仪器的,要呆些日子,欢迎王铉和王惟和上门做客。
客气完毕,几人便一起上了瓮山。
瓮山顶上,紫薇殿、晷影堂等一干房舍都已铺上了瓦,工匠正在给门窗上漆。
新设的两间观测室也已按照台基厂的模型建好,一东一西处在观象台两边最顶头。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