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选址
贰货真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过了两日,朱厚照正在规算修历所需仪器和物料。手里拿的笔已经换成了青铜笔尖,果然是比黄铜的更顺手一些。
刘瑾带着于经进来,于经给太子汇报,说是弹子房专做铅笔的人手十二个,日产铅笔百根。
朱厚照来了兴趣,便跟着于经过去看看。
压笔芯的工具用铜做成了粗细三级,固定在两尺高的木架上。木架顶端是一个螺纹压杆,内外螺纹稍显粗糙。于经说是匠人锉出来的,涂上油挺好用。
有了新工具,制笔芯的人现下只要三人即可完成。先筛泥拌墨,再一人和泥,两人压制,一个多时辰就可压出百来支。
窑口有三个人,压制完成,就拿着陶托盘送窑里烧。
现下慢的反倒是木工和装配。木工四人,要把杉木板子解成拇指粗细,再削圆打磨,耗时不少。
装配有两人,一人打孔,一人装芯。
打孔用的是舞钻,整个工具像个十字架,一根皮绳缠绕在钻杆上,连着横杆的两头,往下压横杆就可以使钻杆旋转。钻头是三棱形的,为防钻偏了,就从两头往中间钻。
钻好后,一人拿鱼胶涂了笔芯往进安装,鱼胶起到润滑作用,干了便成了粘结剂。
“不错,做好的除了御前,再给外廷各衙门送一些,十根配一个铅笔刀。再给顺天府送一百根,让他们转交会同馆的波斯使臣。”
朱厚照交代完,又想了想,“御前作解玉的作坊有种脚踏的砣机,于管事去看看,能不能想法子用来做笔杆。”
正说着呢,乾清宫的人跑来找太子,说是陛下让太子去平台议政。
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朱厚照一边往宫里走,一边问身后的乾清宫太监。
“议的何事,非要俺去?”
“奴婢不知。”
“都和谁在议事?”
“除了陛下,便是内阁三位老先生。”
到了平台,边听到里面有人正说着话,“去冬以来,山东、河南、直隶等处雨水皆少,臣等自曲阜一路看来,各处农田虽已下种,但苦于无水,如此下去恐怕灾情难免。赈灾一事要早做准备了...”
说话的是李东阳,一张鞋拔子脸上满是忧虑。
内阁三人组,谢迁长得最好,三缕长髯,仪表堂堂。李东阳最丑,鞋拔子脸不说,还是地包天,平日也不甚注重仪表。刘健年纪最大,今年已经七十了。
见太子进来,李东阳便停了话头。朱厚照先向弘治一拜,然后转身向三位先生一一作揖,口中说道:“见过三位先生。”
刘健加衔太子太师,谢迁是太子太保,李东阳是太子少保。三位名义上都是朱厚照的老师。
弘治让朱厚照坐了,示意李东阳继续。
君臣四人讨论的是北方的旱情。如今已是四月中,若再无雨水,年馑将至。
“顺天府前日报来,京师附近三月就下了一场小雨,四月至今未闻雨声。宛平、大兴二县已募人打井,但打一口井少则十天半月,再说也没有那么多匠人...”
正说着,太子冷不丁插了句话:“俺倒是记得有个便捷的打井法子。”
弘治和三位大佬停了话看向太子。
“宋时苏东坡曾记蜀中取盐卤之法,以圜刃凿井,深可数十丈,再以巨竹环环相衔以为井壁...”
“此事老臣亦知,但蜀中取卤水,卤水可似泉水般自流出地,除了山里,京师一带尚未听闻哪里有泉水的。且直隶附近也无巨竹。”刘健说道。
朱厚照从怀里掏出铅笔和一个小本本画了一个压水井的示意图,说道,“用杠杆之法,抽气提水,水也可以流出地面,此法好像汉时已有。”
君臣四人面面相觑,“老臣闻所未闻,不知太子是从哪本书上得来?”
“记不得了,不过俺可以先做个模型演示以下。”
“那便有劳太子,若此法可行,庶几有补于农。”
弘治问道:“你那模型几日可得?”
“一会便好。”朱厚照起身一礼,招呼戴义过来,让他去御前作找个手艺好的木匠,带上材料工具去武英殿等候。
戴义看了眼弘治,见弘治点了头,便快步出去。
刘健看了看太子,点点头,“听闻太子提举钦天监修历事,太子可有把握?”
“至少会比现下的历法好一些。”朱厚照不是吹牛,好多少不敢说,但自己一脑袋后世记忆,再比不上现在的钦天监水平,干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太子三月间与吴昊用元时旧法测过春分时辰,吴监正颇赞太子所学。”弘治很是自豪地把自家儿子夸了一下。
“如此甚好,詹事府讲读官亦常夸赞太子博学。不过太子向陛下进言,欲移钦天监观象台至煤山,臣等觉得不妥。”
“先生,修历一事离不开观测诸星,观测必要取高处才无遮挡。”朱厚照坚持道:“煤山较城内其他地方高出许多,最为合适。”
“煤山虽好,但离后廷太近,宫中多女眷,甚是不便。陛下也是这个意思。”
“那迁到哪里?或是不迁了?”朱厚照不乐意了,现在的观象台就那么大地方,已经安置了不少仪器,空地方不多了呀。
“太子莫急,陛下与我等商量下来,既然城内无合适的地方,不若迁到城外。刚才也看过京师舆图,最近的金山太子觉得如何?”
金山就是后世的香山、西山一带,本朝妃嫔及未就封的皇子、公主多葬于此处。
朱厚照说不出话了,迁到那里,自己如何观测?自己设想的仪器交给别人安装调试,自己也不放心。
“太子只需遥领其事,唤人去做即可。”谢迁在旁边补了个刀。
朱厚照不干了,“历学一道非比其他,不在其地难验其实,若是如此,儿臣怕难当此任。”
几个人都不说话了,没料到太子动了脾气,开始撂挑子。
这时李东阳开口道:“不若太子平日里在京遥领,迁址、安装或者逢节气需要测验时再前往视事?”
朱厚照想了想,怕是也只能这样了。不过能出城转转总是好事。便点了点头。
君臣都松了口气。
太子第一次办差事,弘治和一干老臣也都不愿打击太子的积极性,只是煤山确实不是个合适的地方。
其他用人、用物之类,众人也没有异议,只是涉及工部的,要请太子每三月将领用的物资列出清单,以便工部各库核销。
朱厚照也一一答应。
这时,戴义过来禀告,说是带了两个御前作的木匠去了武英殿,御前作管事太监也亲自跟了过来。
朱厚照便起身一礼,说稍待便把模型送过来。
小说推荐:【追书书】《石破天穿越令狐冲》《渣攻改造,BE改写HE》《黑之书》《是兄弟就来踢球》《泰昌大明》《穿到古埃及饲养法老》《好男人系统[快穿]》《志怪书》《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