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入宫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辰时末刻,朱厚照正在崇本门外面伸着脖子等着王惟清的车驾。刘瑾已经跟着宣旨的戴义去了成山伯府,身边跟着的除了黄玮、马永成之外还有一个宫正司的女官。
马永成上次安置外祖母赵氏有功,朱厚照这次便安排他跟着照应王惟清。
按照宫里的规矩,待选的后妃中选后,要在元晖殿住上半年,由宫正司女官教授宫中礼仪。
朱厚照身后跟着的女官叫沈琼莲,是宫正司右宫正,奉弘治旨意辅导王惟清。这沈琼莲四十多岁,长相甚是普通,但却是宫里大名鼎鼎的才女,弘治称之为“女学士”。
见太子亲自跑到崇本门迎接,沈琼莲虽觉得于礼不合,但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三月份金殿救母的事情传出来后,宫里上下都知道太子虽年幼,却是个有主见的。此后半年太子又是修历、又是铸炮,都有功绩传扬。这个月又悄无声息地修通了京中漕运,可见是个有手段的。这样的人怕是很难用规矩约束。
又等了一会,便见从左顺门外拐过来一辆小马拉的辂车,慢悠悠地往崇本门走来,前后跟着几个人,打头的正是戴义和刘瑾。
车到崇本门外停下,王惟清身边一个叫春燕的丫鬟先下了车,看见旁边立着的人里,打头的面熟,正是夏收时让自家小姐用衣襟兜麦子的“登徒子”,不由一呆。
王惟清扶着春燕的手下了车,看见朱厚照等在门外,脸又红了,垂下头,嘴角却翘了起来。
沈琼莲正要上前说话,朱厚照却先过去和王惟清见了礼,然后自说自话地介绍了沈琼莲和身边服侍的人,“暂居元晖殿的这些日子,由马永成安排一应用度,他在俺身边时间长,有什么事情也可由他转告俺。”
王惟清轻轻点了点头。
内廷不许车驾进入,春燕依依不舍地作别了自家小姐,跟着辂车往东华门外走去。王惟清跟着沈宫正和朱厚照进了崇本门。
“这是省愆居,往东就是清宁宫的侧门关雎右门...”
“这里便是元晖殿,你要在这里住上半年,这里的房子朝向不好,这个月还可住在北次间,下个月天凉了还是搬到南侧暖和些...”
朱厚照一路絮絮叨叨地跟在王惟清身边说着话。
进了宝善门,沈琼莲回头看了眼太子,意思很明显,是让太子不用再跟着了。朱厚照冲着沈宫正咧咧嘴,继续叨叨,“前面便是景运门,再往里就是内廷后三殿...”
到了坤宁宫,太子没有跟着进去,但也没有离开,就在中圆殿后面的穿堂找了个地方坐了等候。
王惟清随着沈琼莲进了坤宁宫,皇后正在明间里等着。行过礼之后皇后让王惟清近前来,仔细打量了一番。
看着王惟清略带稚气的清丽容貌,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出身虽有不足,但陛下既然定了,尔更当尽心尽责、恪守宫规。太子虽聪颖好学,但心思用在正途上的少,现下派了差事更是连文华殿讲学都不怎么去了。日后要多规劝太子,少出宫游玩。”
王惟清想起笄礼那日朱厚照的叮嘱,便点头说了声:“是。”
皇后又问了成山伯府里的情形,王惟清字斟句酌地一一回了。皇后瞧着王惟清低着个头规规矩矩地问一句答一句,看样子是个老实的,又叮嘱了几句便让王惟清下去了。
出了坤宁宫的大门,王惟清和沈琼莲同时松了一口气。皇后在宫里一向说一不二,再加上三月间的事情,沈琼莲也捏了把汗,生怕王惟清应答不得体,还没成亲就被皇后嫌弃。
朱厚照迎了过来,笑嘻嘻地看着王惟清。王惟清眨了下眼便低下头,朱厚照晓得应是过关了。
下一站是咸熙宫,朱厚照厚着脸皮一路跟着。沈琼莲无奈,只好由着太子在王惟清身边叨叨。
咸熙宫正殿,太后拉着王惟清的手稀罕了半天。看到太后没什么架子,王惟清心里也松快了许多,细声细气地讲起了乡间的生活,说到有趣处还慢条斯理的比划了两下,一副讨喜的小模样。
沈琼莲在旁边忍了笑,这和坤宁宫里的木头人可是相去甚远,看来刚才在皇后跟前演得挺辛苦。
王惟清还给太后带了礼物,一幅自己画的寿星图,画里的寿星乐呵呵无事自足地样子很是合了太后的心意。
到了后殿,郑氏早已等候多时。王惟清晓得这位便是太子的生母,正犹豫该如何称呼才好,朱厚照在旁边说道:“你跟着俺叫母亲便是。”
王惟清脸又红了,和皇后那边一样,行了四拜两叩大礼,口里
轻轻说了句:“给母亲请安。”
郑氏忙起身扶起王惟清,客气地说道:“以后便是一家人了,俺出身乡里,跟前也没那么多规矩,咱们平日里也别这般礼来礼去,看着怪辛苦。”
王惟清低头应了,又陪着郑氏说了一会话,才在沈琼莲的提醒下辞了出来。
在宫里兜了大半个圈子,出了咸熙门已近午时。朱厚照一直把王惟清送到元晖殿门口,还想跟着一起进去。沈琼莲忍无可忍硬是把太子堵在了殿门外关上了殿门,朱厚照才消停了。
午后,朱厚照正在清宁宫小憩,戴义跑了过来,说是让太子去平台听政。
“又是啥事把俺抓过去?”朱厚照迷迷糊糊被喊起来,有点起床气。
“黑眚案已破,东厂和锦衣卫已刑讯完毕,拿了口供。因此案与太子疏通京槽有关,太子亲军立了功,因此让太子过去一起评议。”戴义回道。
朱厚照听完觉得哪里不对劲,“黑眚”虽与京槽之事有关,但刑案不是该找三法司吗?自己又不管刑狱之事。亲军立了功该怎么奖赏就怎么奖赏,大不了赏赐少了自己再给亲军加一石粮便是,把自己叫过去评个什么议,自己说了算吗?
“说老实话,别逼俺踹你。”朱厚照不往前走了,揪着戴义的领子威胁道。
戴义无法,只好讪笑着说道:“案子涉及宣城伯家人,成国公跑来说情了。陛下碍着面子,不肯严惩宣城伯,刘少傅认为太子是奉旨疏通京槽,宣城伯此举乃是大不敬,理应严惩。陛下认为事涉太子,要听听太子的主意。”
明白了,父皇说不过内阁,找自己来顶缸了。
虽说通槽之事伤了了车马行的利益,有所反弹也在意料之中。但搞出“黑眚”这样的事情,还伤了人命,那就理应严惩。
这是两回事。
律法就是律法,成国公一说情就把律法当厕纸,大臣不答应自是理所应当。
但自己要怎么办呢?父皇好面子,对勋臣一向宽容,叫自己去无非是表个态,从轻处置宣城伯家人。
父皇有难处做儿子的自然不能干看着,但自己又不想顶这个缸,那只能从成国公这里入手了。
成国公可不是软柿子,那是靖难功臣之首,姻亲故旧遍布朝野,就这一代成国公来说,家中姊妹四人嫁的可都是权贵人家。
朱厚照搬着手指头数了数,成国公长姐是魏国公夫人,二妹是李东阳夫人,三妹嫁的就是宣城伯卫璋的亲兄弟卫瓒,还有个四妹嫁给了龙虎山张天师家。勋贵、重臣、世家这都占全了,怪不得父皇为难。
但自己也只能和成国公掰扯了,要不咋办?
《中兴大明:朕的特长不一般》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