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第393章 回府,众人来访 (第1/2页)
第393章
回府,众人来访
陈洛与刘彻的会谈持续了数个时辰。
他们不仅将察举制和太学的大概框架给设计出来,甚至连很多细节都已经商定完。
比方察举制的人数。
原本按照刘彻的想法,是大汉每郡、国每年举荐三人。
而陈洛表示不赞同,并且给出了理由。
比方每个郡国的辖区大小、富庶程度并不相同,那么郡内的百姓、户数亦有差距。
三河地区的大郡,可能人数是边关地区小郡的数倍之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河地区的贤才难以获取那两个受举名额,至于那些偏远郡中的人才又没有那么多,后面免不了进来一些滥竽充数之辈,浪费朝廷资源。
因此按照人数比例来进行举荐,更为合适。
刘彻选择采纳陈洛的建议。
他之前的方案确实过于死板,各郡情况尽不相同,得考虑实际。
于是又经过一番商讨,他们将察举的人数标准大致定了下来。
一郡人口低于十万户,每年举荐贤才一人,孝子一人,廉吏一人。
一郡人口在十万户与十五万户之间,每年举荐贤才两人,孝子两人,廉吏一人。
一郡人口超过十五万户,每年举荐贤才三人,孝子两人,廉吏一人。
大汉郡、国加起来有大几十个,每年举荐上来的人才加起来大概就有小几百人了。
这些人能直接通过考核,出任官员者少,大概率还是需要到太学中去学习一段时间,提升个人能力。
按照陈洛的计划,太学虽然不像后世的大学,需要四年时间才能毕业,但至少也需要花费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行。
而那些招收进来的孩童,从发蒙开始,到培养成才,短则五六年,长则需要十余年之久。
不过虽说颇费功夫,可相应的收益同样不小,刘彻亦非急功近利的皇帝,愿意下一着闲棋,长远布局。
至于太学博士,即老师的待遇问题,两人同样商定好了。
分为兼职与专职两种。
若是由朝中官员兼职博士,是叠加起来,多发放四百石的俸禄。
专门聘请过来的讲师,则按照六百石的官员标准发放俸禄,抵得过地方上的县令了。
毕竟作为大汉最高学府,在太学里讲课的老师得给足牌面,以显尊师重道。
诸如此类细节,陈洛和刘彻是一条条仔细讨论,磨出最终定案。
往后的察举制或许会因为时代原因,做出相应的调整,但那终究只是在今日制定的框架下变动,进行填充和修补,不会再出现大的变动了。
待到陈洛离宫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沉。
亦步亦趋地跟在宦者身后,他的身心亦是疲惫,但内心倒是被充实感填满。
其中的原理就和玩p社游戏做填色一样,只不过自己更是亲自参与帝国上层的政治框架构建,在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阿张久等了。”走出宫门,陈洛见马车仍停在原处,张安的姿势仿佛都没有变动过,与自己离开时唯一的差别,唯有照射在对方脸上的光线暗了下来。
张安摇了摇头,“此乃在下职责所在。”
当初见到主君用箭射杀十余逆贼,原本以为他是要取军功,自己则跟在身后一同披荆斩棘。
没想到主君摇身一变,走上的是文臣道路,今儿更是可以与天子畅谈如此之久。
不过无论如何,自己的选择终究没错。
随着陈洛坐稳,张安扬鞭。
马车迅捷而又平稳地启动,在月色足以照亮街道之前,抵达了陈府。
走回府内,陈洛见到李序走了过来,对方脸上的疲倦丝毫不比自己要少,眼中还夹杂着几分怨气。
“哎哟,伯玉你可算是回来了。”李序揉了揉眉心,“你一大早就出去了,留我在这,嘴巴都快讲干了。”
“咋回事?”陈洛一愣,不明所以。
李序叹了口气,“这不是那些人想来拜访你嘛,从辰时到申时就没停过,我们这门槛估计都被踩低了三寸。那些人的身份就没几个低的,我要是闭门不见或是摆臭脸,还不是给伯玉伱惹麻烦,只能陪他们泡茶聊天。”
“这……”单凭这段形容,陈洛都足以想象那副热闹的场景,“你咋不说我受召见进宫了?”
听到这话,李序眼中的怨气更甚。
他握拳道:“我不提还好,我一提这话,他们反倒更加兴奋了,直接说在要这等你回来,而且等得越久越激动。”
陈洛默然。
好像没毛病。
自己进宫与刘彻谈得越久,证明越受刘
彻的重视,那么在那些人心中的潜力自然越高。
不过恐怕那些人也没想到,刘彻会和自己连续交谈数个时辰。
刘彻登基之初,招揽贤才的时候,与最为欣赏的赵绾、王臧交谈,亦不过两个半时辰,而后二人便一步登天,没用多久便取得了三公九卿的地位。
至于陈洛进宫,按照常理推测。
先因为赈灾办得不错,刘彻进行一刻钟的嘉奖,接着再勉励展望一番,花上一两刻钟的时间,然后考察几个问题,满意的话,还会多聊聊见解,大概小半个时辰就能解决,最后鼓励加上告诉封赏,外加陈洛表忠心,至多用一刻钟。
这套标准流程走下来,甚至用不了一个时辰。
但谁又能想到陈洛在面见刘彻的时候,直接抛出来了“察举制”和“太学”,组成王炸,让刘彻根本不在乎时间流逝,耗费的时间自然超乎那些人的想象。
只是苦了李序。
“行行,懂得你的不容易,我这回肯定好好补偿你。”陈洛无奈道,做好被狠讹一笔的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