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霍丛璋和自己很像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回到京城的事情,温岐年没有告诉温怀济,只因为他从父亲的信里读出了别的意味。
不是关心姐姐姐夫,而是想让他别多管闲事,如果查实是真,就彻底和宁王府断绝往来,免得到时候被拖累。
在这种情况下,温岐年自然不会再寄希望于父亲会帮什么忙了,甚至害怕他会出手阻拦。
看到了久违的弟弟,温玉汝疲惫的心终于得到了一丝喜悦之意。
半年的时间,这孩子居然长高了这么多,而且不光是个头长了,整个人身上的气质也变得沉淀下来,一股子游刃有余的内敛成熟,仿佛已经从那个什么都还懵懵懂懂,战战兢兢的小少年,变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父母官。
温玉汝心里十分欣慰,温岐年却很是难过。
上一次看到长姐的时候,她还那样意气风发,无忧无虑,浑身被幸福的光辉所笼罩,结果再一次相见,竟然变得这样憔悴。
“世子他……”
温岐年也听说了裴彦钧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内里,欲言又止。
“他不会有事的。”温玉汝满脸疲倦,语气却十分坚定,也不知道到底是想说服温岐年,还是想说服自己。
太医署的卷宗几乎都快被她翻遍了,不知道多少次,突破的点,最终却还是会钻进死胡同,发现根本走不通。
好消息在于,裴彦钧的身体状况在好转,体内紊乱的筋脉力量,都被她疏通了一遍。
不知道解无忧那边会不会传来好消息。
“岐年……我好累啊……”在弟弟的面前,温玉汝终于得以放下了所有伪装的从容。
为了不让王府的人担心,也为了不让居心叵测的人看出什么,温玉汝在人前一直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让人探不透底细。只有她知道,自己心里的害怕忧虑。
几乎快要撑不住了。
“姐姐……”温岐年上前一步,伸出一只手拍着她的背,给予她依靠的臂膀,声音低沉,“放轻松,姐姐,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最后会变成什么样,你都还有我。
我是绝对不会放下姐姐,让你一个人的。”
裴彦钧,你为什么要这么对姐姐?
好不容易,她才下定决心,才获得这些幸福,这才多久?给了她的东西,就让她一直安心不好吗?
纵然心里知道不应该,温岐年的内心深处还是不由自主地生出了怨气,对裴彦钧的怨。
对于他而言,是绝对理解不了裴彦钧这种选择的。
保护皇帝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就是你冲上去做英雄?走之前你又是怎么答应姐姐和恒哥儿的呢?
只是,再多的抱怨,裴彦钧也是不可能听到的了。
看到温岐年回来,一直被温玉汝搁置在一旁没管的,关于温府的事情,才又重新回到她的脑海。
“岐年,你这次回京,爹不知道,你也没有回温府?”
“是。”温岐年坦诚道,“我会想办法见娘,但是并不想把我回来的事情告诉爹。”
也就是说,温岐年到现在应该还不知道温府目前的情况?
温玉汝犹豫了一下。
她开始思考,该不该把自己之前知道的温府的现状,以及自己的猜测告诉温岐年呢?
比如,她觉得以温怀济现在的模样,不见得还能给温岐年寄去那些信。
但是,她望着温岐年关切的表情,澄澈的目光,还是把话咽了下去。
有些事情,还是让她承担就好。
温玉汝一边拜托青囊居的各位一起帮忙,连竹茹也联系起来自己在西南的娘和族长,看看她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另一边,又拜托谢修时继续找司砚。
“砚哥……你到底在哪儿啊?”知柳从大理寺走出来,垂头丧气。
裴彦钧把司砚留在了京城,谁知道他给霍丛璋通风报信搬救兵之后就不见了人影。
一开始,谢修时还以为是霍丛璋,为了保证没有人阻止自己关住温玉汝,所以把司砚也控制了起来。可是现在皇帝的人已经和裴成蹊把温玉汝带了出来,却还是不见司砚的踪影。
“本侯那之后便没有见过那一位。”霍丛璋面对谢修时的质问,淡淡道。
带走玉汝是因为他想保护她罢了,可没有那个多余的精力去管裴彦钧的人。
说起来,其实就是因为这个裴彦钧安排下来保护玉汝的侍卫不够称职,不知所踪,霍丛璋才下决心不寄希望于宁王府,自己用强硬的手段把玉汝带走。
谢修时点了点头:“打扰侯爷了,如果侯爷的人有司
砚的消息,还请第一时间和本官联系。”
霍丛璋的手下人不少都见过司砚,应该对他有印象。
知柳十分不解,等到霍丛璋不在现场,才问谢修时;“谢大人,他的话可信吗?要不然还是让我再去查查?”
那个什么侯爷,实在不是个东西,趁人之危把他们娘娘掳走了,还不要脸地美名其曰“保护”,知柳实在是不太相信这么一张嘴里说出来的话,心里怀疑关于司砚的事情,霍丛璋有所隐瞒。
毕竟,他砚哥最后一次有消息,就是去给霍丛璋报信,哪里有那么巧的事情。
“不用。”谢修时却十分肯定地摇了摇头,“他说不知道,那就是真得不知道,也没有插手。”
对于司砚的事情,霍丛璋没有那个理由撒谎。
说句不好听的,谢修时觉得这个人对除了世子妃以外的其他人,都有种没有情感的漠然的不屑。
就算知道司砚会阻碍他留下世子妃,他也不愿意多看一眼,花费精力对他采取什么手段。即使有,别人问了,他也不会否认,而是会直言相告。
知柳:“……”
“谢大人,怎么感觉您这么相信那个人啊?”
知柳很是不爽,谢修时可是他主子最好的兄弟。这个人趁着主子不在,打起了娘娘的主意,谢大人不应该和他一样,对着这个妄徒口诛笔伐才对吗?
谢修时摇着头没说话。
倒不是他偏心向着霍丛璋,只是根据这段时间和他的共事,得出了这么个结论罢了。
从外人的角度来看,会觉得霍丛璋和谢修时完全是两个极端。
一个出生之时就高贵无比,一路走来浑身赞誉,君子高华卓然轻举;而一个自幼就在泥泞里摸爬滚打,低贱艰难地求生,即便现在得了陛下的青眼,也改变不了他嗜血好斗的本性。
可是谢修时有些时候却会觉得,霍丛璋和自己很像。
如出一辙的冷漠。
《冲喜夜,重生医妃炸翻全京城》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