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我们一起等他
《冲喜夜,重生医妃炸翻全京城》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京城里,已经暂时化为了平静。
靖安帝不愿意因为太后让自己的名声受污,自然不会给后人留下什么“母子不合”的猜想,总之把一切的过错都推到了裴斯睿的头上,给太后举行了符合她身份的丧仪。
谢修时和霍丛璋一文一武,辅佐皇帝收拾了残局,整顿了朝堂。
而此前罄州刺史遇害的事情,也被谢修时的人查明,和刑部一起对樊礼明下了最高的拘捕令。
只是这个叛将十分警醒,见势不好便立刻抛弃了陷在京城里的裴斯睿和乔寅,带着自己的兵跑了,不知所踪。
谢修时隐约发现,樊礼明这么多年以来,其实一直和天水堂的人有所联系。
天水堂之前屡次三番地和朝廷作对而得手,里面都有他通风报信的原因在里面。
借着这一波东风,谢修时带着人追击了一把,抓捕了许多和天水堂有关系的人,甚至以儆效尤地逮捕了许多百姓。
原来,天水堂每到一个地方开设新的据点,都会先用银两好处,收揽人心。百姓没有那么多大义,对于他们来说,过好日子更加重要,拿一点小钱,做一些小事,在他们看来并不算什么。而这些被他们用利益撬动的人,来往得多了,得到了天水堂内堂人的肯定,就会被威胁加利诱,最后发展成堂内的自己人。
天水堂就用这种方式,默然地把自己的爪牙,蔓延到了大楚的各地,渗透其间。
可是,这些人来得轻易,忠心也最容易被击碎。
谢修时一剂猛药下去,许多原本抱有侥幸心理的人,再也不敢出手帮助天水堂。谢修时趁势追击,又道如果有百姓主动和官府报告自己所知道的天水堂之人去向,还有奖赏。
一时之间,不知道多少人一夕之间下了囹圄。
在谢修时的穷追猛打之下,天水堂大伤元气,不得不为了自保而销声匿迹,最后消失在了边界。
经由此事,谢修时立下大功,被皇帝连着提拔了两级,直接从九寺进了六部中枢。
与此同时,温玉汝则是跟着太医署的前辈们一起,为裴彦钧的伤头疼。
温玉汝自以为自己跟着解无忧走南闯北,见过的疑难杂症没有上千也有几百,算得上是见多识广。没想到却屡次在裴彦钧的身上栽了!
他这具身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紧急,温玉汝也不敢擅自动手,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稳住他的情况,治疗好了其他伤痛。把详细的内里写信寄往北疆解无忧那里。
但是总不是只干等着师父。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温玉汝几乎是睡在了太医署的藏书阁,不停地翻阅过往记载的所有类似的病例,试图找到突破的地方。
她本就受伤失血,身体虚弱,又这么拼命,整个人看上去十分不好。
等到裴成蹊带着她回宁王府的时候,端懿太妃握着她的手就哭了。
“我苦命的玉汝啊……你怎么、怎么瘦成这样了?”
虽然温玉汝刚嫁过来的时候就长得清瘦,但是被世子爷好好喂养了一年多,到底丰盈了许多。加上怀了恒哥儿,更是珠圆玉润了一些。谁知道这么一遭,竟然又一夕变得和几年前那样了,端懿太妃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她又是生气裴彦钧不爱护自己,让玉汝受罪,家里人担心,又是心疼他现在还生死不明;另一方面,心里对皇帝也生怨。
好好的孩子,跟着他出去了一遭就变成了这样,联想到皇帝对宁王府的忌惮,老太妃才不相信里面没有皇帝的推波助澜。
只是又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她这个老人只能一如既往地吃斋念佛,为儿孙祈福,恨不得以身代之。
温玉汝回到了久违的景和院,终于又看到了恒哥儿。
那时候恒哥儿原本被顾嬷嬷哄着睡着了,小小的身子,柔软而健康,焕发着生命力。
温玉汝看到他的一瞬间,长久以来的委屈疲倦,好像都被抚平了,鼻子忍不住一酸,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发。
恒哥儿明明睡得很香,却像是感应到什么似的,好好地又睁开了眼睛,醒了过来。
“……”看到面前眼熟的面容,恒哥儿突然便精神了,嘴里清晰地喊出一声,“娘!”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对爹娘十分依赖,更有着有别于他人的感应。明明温玉汝穿着一身以前从没在他面前穿过的衣服,还瘦得不像话,连老太妃一眼都不敢认,这孩子却毫不犹豫地一眼认出来。
“恒哥儿……”温玉汝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忍不住把儿子整个抱进怀里,用脸颊贴着他暖和的小脸,“
我的恒哥儿……”
“娘,爹呢?”恒哥儿懵懵懂懂地问道。
一旁的弄雪和青芜,难忍地偏过头去,皆是泣不成声。
小世孙这段时间,虽然看上去什么都不知道,心里其实十分想念爹娘,夜里都总是睡不好。时常忽然哭着醒过来,让嬷嬷们好一阵哄。即使有大夫人和二夫人陪着,也还是不像以前那么活泼。
她们这些丫鬟在旁边看着,也十分揪心。
“恒哥儿乖,娘回来了,不会再离开你了。”温玉汝忍住心中的酸楚,亲了亲他的额头,声音十分温柔,“你爹……也会很快回来的。我们一起等他,好不好?”
裴彦钧,你怎么忍心还不醒来的呢?
就在温玉汝一边忙着哄儿子,一边找卷宗给裴彦钧治病的时候,一直在外放任的温岐年回来了。
原来,他原本去了小县城里任职县丞。事情虽然繁琐,但他到底有个做京官的爹,和王府的姐夫,没人敢为难,总得来说还算上手。就等着一年任期满了,履历好看点,就能调到京里。
可是,公务办得好好的,却突然又受到了亲爹从京城传来的信,说是宁王府的姐夫出了事,只怕已经没命了,姐姐也不知所踪。
吓得温岐年几乎是一夜没闭眼。第二天就跑去和县令商议,借着出公差的名义跑回了京城。
穿心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