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菊然堂内,宜修和胤禛一起饶有兴致地看着这篇顺天府“檄文”的抄本。
宜修手指轻点了两下“檄文”,问道,“爷如何看这篇文章?”
“不过是些没有门路的人,想为自己谋便宜前程的打算多几分可能罢了。”
“哦?请爷赐教。”宜修边问边继续看文,却从她的语气中听不出一丝发自内心的好奇之感,这提问不过是给胤禛一个抒发自己想法的机会罢了。
果然胤禛十分受用,也只有在宜修面前他才能有这样的机会,也才敢表达自己对于治国的想法。“就算他们闹得满城风雨,但我说他们可没想过把事情闹大,不过是想被注意到,希望能从这篇文章上,换下几个来自己顶上罢了。他们若真的敢闹,这篇‘檄文’上怎么会少了两只最大的‘大老虎’呢?”
“哪两只?”宜修嘴里在问,眼里却看到了一个名字,不着痕迹的记下了位置。
“只看现下朝堂上哪两派斗得最火热便是了。这一位是大哥的人,明珠之孙,性德之子富尔敦。还一位便是太子的人,索额图外孙,当今首辅伊桑阿的儿子伊都立。”
“可那富尔敦出生权臣世家,这伊都立也是才名在外。妾听说这伊都立今年不过十三岁,却能将几百篇状元佳作倒背如流,许是并没有走这些门路也说不好……”
宜修还未说完,胤禛摆摆手打断了,继续道,“这考场上,一个墨点,一张纸,一个座位都是学问,都有门道。再说你就看这‘檄文’上的名字,有几个是没点真本事的。这本身考不上的,世家里谁会送来丢人呢。寒门秀才觉得不公,可这世上哪有真正的公平,从今不会,今后更不会。同样是读书,这世家子弟,能请最好的老师甚至当朝大臣做西席,读的呢都是写有名家注释心得的书。那寒门子弟,连多买几本书对他的家庭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负担。这不公并不是自考场而始。若是交给我来管,我必设法废除八旗子弟特权,并将满汉分开应试,分开录用,以安民心。”
“爷多讲讲,妾爱听呢。”宜修起身又给胤禛添了茶,让他能道个痛快。
“只是这样的事皇阿玛根本不会去做,皇阿玛也好,皇玛法也好,设科举的目的从来就不是选官,而是给天下读书人一个差事让他们且去忙着,他们为了这个目的地,就会去有目的性地学习拥护大清统治的内容。而不是坐在那里发牢骚,煽动民心。这可比当初秦始皇焚书坑儒管用多了。说难听点,大部分官职其实栓条狗都能正常运作,能不能当个好官自然也不在八股文写的好不好。只是写八股文写的最好的,一定是最符合当下万岁爷自己想法的,这手八股文的功夫也一定是砸了大钱养出来的。”
“那依看,今年这榜是响榜还是哑榜?”各位看官,何谓响榜哑榜?原来这自宋而始,受儒家文化影响,同年参加科举还在同张榜上的考上,会互称同学,考生也会称考官为老师,师门文化会使素不相识的同学们互帮互助,如果某一年的榜上出现了一位影响历史的大人物,那他则会把同学们都提拔一遍,所谓“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大致如此,这种情况就称之为响榜。与之相反,都是默默无闻的,则称为哑榜。所以,哪一年参加考试,也挺看运气,当然,更多的是一门需要交学费的学问。
“这伊都立和富尔敦本身在八旗内的影响力本就是足够的,何况皇阿玛还不知如何定夺这榜单。”
“妾指的不是叶赫那拉氏和伊尔根觉罗氏两位公子,而是这位。”宜修轻轻点了点这纸上一人的名字。
“年羹尧携湖抚资囊,潜通昏夜——年遐龄子馈一万。嚯,好大的手笔,只是个乡试就掏出一万两来,早就听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此言果然不虚。只是这湖北巡抚年遐龄之子我认识,似乎应该是叫年希尧才对。此人与三哥是同一路人,研究几何学、透视学、医学之类的。似乎没听过他有入仕的想法。”
“妾既然向爷推荐了此人,自然是命戴铎事先调查过一番的。这位年羹尧,是年家庶子,爷自然是不知道的。此人生于康熙十八年,比爷还小上一岁,但妾注意到他却不是因为他的家世。”
“哦?你且说来一听。”
“爷有所不知,此人的发妻是叶赫那拉氏,不是别人,正是明珠的嫡亲孙女,性德的女儿。”明珠素有‘万花筒’之称,亏本的买卖他才不会做。而他却将自己嫡亲的孙女嫁予了年家的庶子。这年家也不是什么显赫人家,不过是前明降过来的文臣世家,叶赫那拉家的女儿可各个都是和亲贵大臣联姻的,这样一位嫁给皇子都配得上的世家贵女却在入闱前嫁了一位庶子。妾想着,这年羹尧,必有过人之处,将来很可能会成就不凡。所以妾以为,今年这榜,定是响榜,且是因为这年羹尧。爷何不多留心些年羹尧是否可用?”
胤禛笑了笑,不以为意,“如你所说,明珠可是他的伯乐,他的大恩人,更是他的姻亲玛法,想要用他,怕是不能够的。他定是明党,只怕以后也是大哥的人。”
“那妾与爷打个赌如何?妾就赌今年这张榜,不会受这京城风雨的影响,还会照常录用。若是妾赢了,爷应了妾一件事可好。”
“你怎么学的和老九一般了?且说来听听是什么事,我才决定要不要答应你,可是有什么想替弘晖讨了?”胤禛笑道。
“如果妾赢了,妾想要去以妾的名义为爷暗自资助两个今年的考生。”
胤禛正色,放下茶杯,道,“这世上怕是没人比你精了,就依你了。对了,那个戴铎,十三弟的事他办的不错。把他叫进来。”
宜修去唤,戴铎闻言喜极,进门立刻向胤禛行了大礼。
“戴铎啊,你这次的差事办的不错,只是不知你如何做到?”
“小的谢过四爷,小的听闻那三爷素日好书如痴。那日便在三爷下朝后官轿路过的一小巷里,卖几册孤本,并当街吆喝。三爷路过,果下轿前来翻阅,小的事先准备好的人则在旁边店铺的二楼向下吹了几枚火星子到三爷的顶戴花翎和头发上。只因这三爷最新书本,加上火星极小,便也发现不了。”
胤禛闻言,盛赞,“甚妙,官员私卸顶戴花翎是重罪,他因怕皇阿玛得知治罪,只得私下更换花翎并修剪烧毁的头发。被发现剃发也只能在剃发和私卸顶戴花翎中二者则一。竟是无路可退了。此番全是你之功,还为本贝勒留心了年羹尧,实在是可用的人才。”
戴铎闻言,先是看了宜修一眼,只见对方也不看他,只低头盖上手中的茶杯杯盖。戴铎忙道,“谢四爷,为四爷考虑自然是要周全的。”
胤禛点点头,“以后你可直接与我联系。”
戴铎大喜,再拜。
两人即去,只是宜修临去时,暗自给了戴铎一张纸,上面写了一个并没有书在“檄文”里的名字,命戴铎去查。
回府的路上,大鞍车内胤禛开口问宜修,“宜修认为戴铎此人如何?”
宜修道,“本事或许有一些,但他连十三爷的功劳都敢抢,实在不是可靠之人。”
胤禛为难道,“我也不信这事全是他的主意,也不喜他做事没有分寸,只是眼下换人不易,且留着他罢。”
宜修明了,“妾明白了,他贪功冒进,确实不够稳重。但这贪功冒进,有朝一日,或许会助四爷一臂之力,替四爷开口。所以他是有用之人。”
胤禛道,“有卿如此,乃我之幸事。”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车轮继续向前进,任谁也挡不下来。正如回府的路,走多少次,还是同一条。
康熙三十八年,闹得轰动的顺天府舞弊案,最终引得康熙爷勃然大怒,抓了两名主考官下狱后,又亲自出题,重考这批考生。再一次考出的结果,竟与第一次毫无差别,此事便不了了之,从头到尾只是抓了两个主考官治罪,便揭过去了。
放榜的第二天,戴铎驾车带宜修至一小巷中。
宜修下车,敲门,良久才有一人前来开门。
此人正哭红着双眼,手拿着一本书,而院中放着个火盆,似乎正在烧书。
宜修礼貌开口,“路过贵地,想讨口水喝,不知可否方便。”
此人道,“这屋子是我临时租来的,今天就要还回去了,十分简陋,如果你不嫌弃,当然是可以的。”说罢引宜修进了屋,关门。
宜修见院中火盆,奇道,“既中了举?又何苦还烧这些书籍呢?”
那人奇道,“你怎知我中了举,娘子竟知我是谁?”
宜修笑道,“自然知道,西林觉罗鄂尔泰,我此番,便是为你而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小说推荐:【笔趣阁】《灾变卡皇》《探虚陵现代篇》《炼道升仙》《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谁让他修仙的!》《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穿越了】《北美新神》《团宠幼崽爱护计划》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衔泥燕(宜修重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