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闸口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四月二十五日,休沐。
朱厚照在清宁宫书房的明间里坐着,正在看译书处已经翻译好的一部分文稿。
若一条直线切于一圆,则圆心到切点之连线必垂直于切线...
若在一三角形中,有两角彼此相等,则两角所对之边也彼此相等...
朱厚照已经很确定这本书就是后世的《几何原本》,作者兀忽列的便是古希腊的欧几里得。
荣王朱祐枢趴在一边的桌子上,手里也拿着几页文稿在看。
前些日子,朱厚照为了生母之事闹到御前,这家伙听到消息吓得再也不敢进宫。
现在看看没事了,又打着恭贺太子乔迁的幌子,拿了些宫外买的吃食跑了过来。
“设甲乙丙为直角三角形,已知角乙甲丙为直角,则可证乙丙上之正方形等于乙甲及甲丙上之正方形面积之和...”
“怎生如此拗口,译这些东西有何用处?”
“关乎天象,关乎天下众生。”朱厚照头也不抬回了一句。
“俺读书少,你可不要骗俺。”
“整日里不是听戏就是斗鸡,一天天的都不知道干点正事,看不明白活该。”
“咦,这几句话怎么跟俺娘说的一样...”
两人正斗着嘴,刘瑾打门外进来禀告,钦天监吴昊求见,说是观象台新址大致圈了地方,拿了地图在刻漏房候着,要请太子指正。
朱厚照便放下手中文稿,起身跟了刘瑾出去。朱祐枢也起身,顺手抓起桌子上的铅笔偷偷揣进自己怀里。
清宁宫地方不小,是一个五进的院子,正殿空着作为礼仪之用。朱厚照的书房在第二进,第三进是自己的实验室,居室在后面。后院很是宽敞,朱厚照把自己的健身设备也挪了过来。
出了徽音门,过了金水河桥,往西走就是刻漏房,吴昊在那里等着太子。
宫里的刻漏房归直殿监管,但钦天监派驻的有漏刻博士,白天每时辰往各宫挂时辰牌子,晚上则由玄武门更鼓房报夜。
吴昊在刻漏房门口等着,进了屋,里间一张桌子上放了张地图。
说是地图,其实就是幅画,上着颜色,能看个大概。
选的地方是京师西北三十里左右的瓮山,山下有个水面很大的瓮山泊。往西隔着清河便是玉泉山。
此地很是开阔,东、北、南三面一览无余,西边是金山,离得较远,不影响观测。
朱厚照看着地图,口中却说:“只看舆图哪里知道好坏,是吧?”
吴昊秒懂,“不若由微臣上书,恭请太子亲往探看?”
“嗯嗯,眼见为实,那就有劳吴监正了。”
次日,吴监正的奏本就摆到了弘治的桌上。
既然前面答应了太子,那就去吧。
太子自小就是个主意正的,不让他去,下次还是会变着法儿的闹腾。
三日后,朱厚照就在去往瓮山的车上了。
前面是金吾卫五十骑开路,中间是朱厚照的车驾和亲随十几人,后面是勇士营一百骑押后。三队人中间分别隔了一两里。
太子及随行一干人都穿着常服,也不带仪仗,仪仗都是步行,太慢了。
一行人从西直门出了城,过了高梁桥一路西行。
朱厚照正坐在车里生闷气,游泰不让他骑马。自己有两匹河西马,是去年生辰时父皇赐下的,除了在内校场遛过几次,还没正经骑过。
车外徐光祚正和朱祐枢吹牛,说是自己袭爵那天,戴义刚念完圣旨,西天便显出五彩祥云。
据他老娘说,那是自家积了功德,佛祖庇佑,日后徐家必将子嗣兴旺云云。
一队人刚过真觉寺,就看见路边三个举子模样的年轻人拦在路边打躬作揖,三人旁边还停着一辆驴车。
游泰刚呵斥了两句,朱厚照从车窗里探出脑袋。
原来这三个人要去西山永安寺,半道上车轴磕坏了,车上带着行礼行走吃力,瞧见朱厚照这里有车,看看能不能搭个车。
朱厚照一个人坐在车上正是无聊,便很是殷勤地招呼三人上车,顺便还瞪了一眼游泰。
游泰无奈只好允了。
三人上车向朱厚照致谢,互报了姓名,这三人都是进京参加明年二月会试的举子,来的比较早,礼部还未开始录名。
京城赁房太贵,会馆则是下半年才开始接待举子,三人便寻思着到寺庙里借住一段时间。
三人都是南直隶人士,年纪较长的叫顾鼎臣,苏州吴县人;另外两个年轻点的,一个叫徐祯卿,一个叫陆深。徐祯卿也是吴县人,陆深则是松江府上海县人。
朱厚照自称朱寿,家里是钦天监的,去城外圆静寺上香。
三人衣着普通,看着都不像什么有钱人家子弟,顾鼎臣衣服上还打着补丁。
朱厚照的车子虽不是太子专用的金辂,但也是宫中特制,宽敞自不必说,里面铺设也甚是奢华。三人一上来未免有些拘谨。
朱厚照把面前案几上的几何文稿扔到旁边座位上,从怀里掏出一副扑克牌,招呼三人一起斗地主。
几把下来,三人便把矜持扔到九霄云外,捧着一把牌跟着朱厚照一起大呼小叫。
行到广源闸,一行人停下来休息片刻。
朱厚照也下了车舒展舒展。
路对面就是广源闸口,朱厚照溜达过去瞧了两眼。
闸口约摸四、五丈宽,七、八尺高。闸口现在闭着,两边的玉河里都没有什么水。
闸旁立着一碑,碑上文字已有些涣漫。朱厚照仔细瞧了瞧,碑是至元年间郭守敬所立,讲述通惠河引水之事。
按上面的说法,当时广源闸口的水深可六尺,旱时开闸往通惠河补水,闸口以下水深可到四尺。
这样看来今年真是旱得厉害,旁边吴昊却说往年不旱,玉河的水也过不了一尺。
朱厚照问为何,吴昊便带着朱厚照绕到碑后,碑的背面刻着一幅图,吴昊解释说,当初前元定鼎,修通惠河连接通州运船,也是因为缺水难行。
后来郭守敬自昌平白浮泉引水,向西绕行五十余里给通惠河补水,槽粮方得入大都。
后来太祖定都南京,通惠河便被废弃了三十多年。后来再想开通,河道多已堰塞。
吴昊说起郭守敬也很是敬佩,“史书上记载,白浮泉至瓮山泊落差不过四丈,但中间多山岭,群臣皆言不可行,唯郭太史独辟蹊径,向西逆流而上,穿行山谷五十余里不差分毫,实令我等汗颜。”
朱厚照点点头,摸了摸碑上的引水图,问了一句,“堰塞了再开挖便是,图都是现成的,吴先生为何不将此事上奏朝廷呢?”
吴昊有点尴尬,“永乐后,本朝历代先皇山陵俱在昌平天寿山,朝中曾有人说起此事,群臣以为引水西流有损天寿山风水。加之通州往京师运粮车马均属朝中势力人家,多有阻挠...”
“切,朝里哪还有比钦天监更懂风水的?只怕是没胆量揽这个事吧!”朱厚照鄙视了一下吴监正。
一行人继续西行,小半个时辰便望见前面烟波浩渺的水面。
此处据永安寺尚有十里路,朱厚照便让车驾将三个牌友送过去,自己则趁机爬上了马背。
《中兴大明:朕的特长不一般》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